分享

【首发】逐梦之旅丨还好,我做了自己——小寒的“回归”之旅

 新用户78168KoG 2020-10-27

·

逐梦

之旅

·

都说开始最难,开始之后才发现,最难的是那一份一如最初的坚持。

有人兼职着梦想,有人卖梦为生。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游离,他们不忘初心。

无论你是青旅,独立书店,原创品牌,清幽茶室,文化团体还是个人······

我们期待与你一起走进逐梦之旅。

报名联系方式:个人微信-icedsea

我们将以访谈形式展现逐梦旅程上的坚持,

访谈首发“吧啦原创文学平台

---------------------

“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一些人,他们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

---梭罗《瓦尔登湖》

2013年,第一次踏上旅程,为期240天,跋涉26省。

2014年,第二次踏上旅程,为期300天,跋涉10省。

201411月,新书《孤单的人总会相逢》上市,在拉萨、成都、武汉、郑州、北京做了20场关于新书的分享会。

2015年,小寒继续启程,在不同的地方,获得不同的人生。

素锦:从2013年第一次出发到现在已经两年多,还记得最初的启程吗?当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小寒:迷茫,彷徨,恐惧。却又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和希望。

身上只有不到3000块钱,却告诉朋友们要去环游中国,自己都感觉像个笑话。

素锦:当时是辞职出发,当父母知道的时候,你已经在西藏半个多月。最初父母一定是很难过的,但是后来看到父亲说:“我不理解,但是成全你。”也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字眼:“小寒,一帆风顺,路越走越远,美好的愿望等你实现。”当你看到父亲的留言,是什么样的心情?

小寒:五味杂陈,我知道父母不易,从小到大都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一个乖孩子。可到现在却发现,装不下去了。人还是要活出自己的样子。

我很庆幸有这样的父母,他们平凡又伟大。可又非常心疼他们,可我知道,只有把自己过好了,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希望有一天他们能真正理解我,看着他们的孩子一步步取得的成绩,从心底认可,并为之开心。

其实,当时,只要他们说一句:“不要再走了。”我应该就会选择停下了。


素锦:但是就像父亲说的,他们选择成全你,放你继续远行。两年多的旅行,如今的你,会怎么看待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小寒:从迷茫到找准方向,从依靠外界到回归自身寻找力量。

从前以为自己鲁莽,不切实际。可后来看到蒋勋先生的一句话:“如果青春太切合实际,那就不能称之为青春了。”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宿命。既然来了,就好好去珍惜,不管前方多少荆棘。相信未来,一切都会好的。感谢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素锦:其实开始,就是一种可能。但很多人不敢开始,是因为恐惧,而这恐惧不是前路的未知,而是他们不知道开始之后,会不会迷失自己,会不会找不到回去的路。你分享会的名称是“一个背包客的回归之旅”,怎么看待“回归”这两个字?

小寒:回归不仅是外在形式的回归,更多的是内心的回归。有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孤单的人总会相逢》里有一个章节叫"故乡“,故乡并非简单意义上我们出生的的地方,更多的在于心灵上的归属。我们走遍千山万水,其实就是寻得一个心安的地方。心若无处安放,千山万水都非故乡。每个人都会迷失,可是没有迷就没有悟。只在原地不停地打转,这才是最大的迷失。


素锦:不错,心安处即是故乡。很多时候我们的浮躁迷茫,很大程度或许是我们没有找到让自己心安的地方。相信你也遇到很多迷茫的朋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你旅途中所经历的事前人已经经历,而后人或许正在经历,什么原因促使你想要把它记录下来?

小寒:生活本来就是一场记录,慢慢行走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适合做一个倾听者,记录者。最后就理所当然地做了这件事。这本书本来就是写给自己的一本书,同时分享给我的朋友。没想到,书出来之后,很多人从中找到了自己,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可也非常开心,33个故事,33种人生,衍生出来的便是无数的故事,无数的人生。但愿大家都能从中寻到自己的影子。

素锦:你说,2015年,即将第三次行走中国,努力将线下书店联盟做起来,让更多的人从中分享价值。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甚至会被认为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儿。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线下活动以及发起的原因。

小寒:这次活动的愿景非常美好,可真正花了几个月实施下来,实在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不过还是很难得地策划了江浙沪各大独立书店的巡讲活动。

接下来62728号也很荣幸地受西安今日阅读酒店邀请做演讲签售活动。路虽艰难,可心并没有变。

不过我也得到一些经验,与其改变别人,不如先做好自己。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好好沉淀下来,坚持做自己的事,写好下一本书,去尝试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目前这项活动已经不是今年行走的重心了,可我还是会努力去做,尽可能地帮助每一位需要的朋友。


素锦:今年行走的重点会放在什么地方?

小寒:写自己的书。曾经以为写一本书很容易,可是后来却发现提笔越来越难。我希望能静下心来,再去深度了解许多的故事,把这三年来的收获写一本自己目前认为满意的书。

素锦:写自己的书,沉淀自己,相信更多时候获得的是自己与自己的交流,也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你在普陀山的静修学习,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

小寒:哈哈,这个话说凑巧。刚好上本书《云游》一章中的禅悟师父就是普陀山佛学院毕业的,后来去云游,因为沙发主孙哲结缘。这次做江浙沪巡回演讲恰好宁波最后一站,刚好离普陀山不远,我学佛也不短时间,一直心向往之。本想来呆几天就走,没想到诸多因缘,便长待了起来。旅行本来就这样,跟着心走就好了。心在哪儿,人就在哪儿。

素锦:不错,心之所向,人之所往。说要不得随性,其实最要得也是随性。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小寒: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发现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旅行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更多种可能。可属于自己的路只有一条。最终我们还是要学会回归本心,来这里静修其实就是寻找本心的过程。

素锦:其实从最开始的辞职旅行,到遇到生命中不同的人事物,到一场场分享会,再到静修学习,不管怎样的因缘际会,在很大程度上的选择都是做了自己。事后,有没有一种感悟,还好,做了自己?

小寒:哈哈,看来你对我的功课做得不少哈。最近刚好写了篇文章叫《还好,做了自己》。对呀,想做自己太难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那是股非常大的能量。可是都因为周围种种事,选择了妥协。

我很庆幸。这一路辛苦之时,也常一个人夜里埋头痛哭,可哭完之后,还要面对生活。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我和她说了一句话;“要像悬崖上的树一样,顽强地活着,心中只有阳光。”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尝试,做一回自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便不一样了。

素锦:对啊,不管是何种因缘际会,要做就要做足功课,尽量让它更好的呈现,也算是给我自己的交待。其实很多路途,不走过,我们并不知道未来等待的是什么,在每一个岔路口,做自己,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小寒:对呀,即使你失去了全世界,也没有失去自己。其实找到了自己,也便找到了全世界。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走遍千山万水,环游世界,就在于繁华看尽,能否有一颗淡然的心。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旅行,不只是在路上,在生活中依然如是。最后送个大家一句话:“人生即是旅行,遇见你我,各自修行。孤单的人总会相逢。”

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吧啦。过两天就去西安的今日阅读酒店和西安的朋友们见面了,希望到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我们常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是这世界总有些人,在别人的犹豫之间,已经用身边的一根丝线钓起一条条鱼。

每个人都在旅行,不只是在路上。一段路程没有走完,很难知道最后的结局,或许是意料之中,但似乎更多是始料未及。但是不去走过,便真的无法知晓最后的结局。

小寒说:“世事恍如梦一场,我们都幻想成为彼此模样。而谁又知晓,我们真实的模样?”

还好,我做了自己。

小寒的西安行程:


END

文 素锦 | 图片 小寒| 编辑 素锦 木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