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你也是九零后

 新用户78168KoG 2020-10-27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90后曾一度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各种负面新闻也接踵而来。可是,90后也仅仅是一个年龄的标签,不应该是你理所当然懒惰的借口。我知道,我们更多的,都只是一群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可是你要相信,成功、从来都不会拒绝努力;你要相信,“如果你知道要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喜欢杨澜的这样一句话:“年轻时,最重要的资本不是青春、美貌和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拥有犯错的机会。”90后,趁你们还年轻,趁你们还活着,去追随梦想、去冒一次险,哪怕是,去犯一个错吧。成长不止在时光里,还在、掷地有声的泪水和汗水中。

听说,你也是90后?

— —  编辑 陌上秋

90后前段时间成了一个很热的词。最近,关于九零后的问题讨论的很热烈,咪蒙那篇名为《90后:过完童年,就是中年了》出来以后更是刷爆了朋友圈。90后的焦虑问题什么时候也成了大众讨论的话题。

我自己也是九零后,对90后的印象还停留在初高中的时候整个社会对我们的评价:“90后是叛逆的一代。”那个时候大街上到处是留着非主流,杀马特发型的少男少女。正是他们主导了整个社会对90后的印象。

前段时间在微信上和一位微信好友聊微商的时候,说到了各自品牌的创始人都是94年的姑娘,却早已经牛掰到不行。本来还觉得95年的自己还很小,一转眼,各个新闻上都是9495年的同龄人的辉煌史。

另一方面,我的那些小时候的玩伴,我的初高中同学曾经叛逆到不行,如今却结婚的一抓一大把,很多已经有了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孩子。闹腾之后的他们安于现状,过着仿佛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大众印象中的90后应该是安生的模样,然而很多人却都活成了七月的样子。

然后我身边的人就开始焦虑起来了,因为既没有奋斗出来一片天地,也没有成家立业完成终身大事。大多数的我们都还在为工作,恋爱这些琐事烦恼。

其实说实话,我既没有羡慕那些牛掰的同龄人,也没有害怕自己变得像大多数人一样碌碌无为。

我是一个挺普通的九零后,没有什么叛逆史,也没有什么辉煌史。我的小初高跟大多数人一样在平淡中体会着学校里的乐趣。除了学习,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努力考大学就是为了走出那个我待了十八年的小县城。

我在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读大学,即将走完我的大学四年,这是我人生中到目前为止最美好的四年,它给了充分的平台和空间让我去探索,去发展,去创造。我从一个除了学习之外一无是处的懵懂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去摸索去奋斗去努力的成年人。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也不会走什么捷径,我只知道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路最踏实最稳妥。我没有安生那么叛逆,那么桀骜不驯,那么大胆出格,也没有七月那么害怕,那么墨守成规,那么安定平稳。只不过,我在这四年大学的光阴里,在自己的一步步摸索中发现了自我。我能够早一点思考这个问题,早一点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即使偶尔会经历反叛父母和世界的阵痛,即使会撞到南墙,我起码可以说:我争取了,没有任何遗憾了。

年轻的时候能早点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我在微信上认识了很多个同龄人,有的是在微信群因为志同道合认识的,有的是朋友推荐的,也有我主动勾搭或主动勾搭我的,她们没有新闻上那些少男少女厉害,但是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了。

前两天在微信上面认识了一个女孩儿,她大学毕业以后就到大理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了。刚开始的生活很艰难,为了能在大理养活自己,她做手工饰品,帮客栈画墙画,在街上帮人家画人物像,她用自己的方式养活自己,现在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她说觉得自己蛮幸运,虽然跌跌撞撞,拐了些小弯,但好在摸清了自己的路。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结果了。

我一直觉得不是90后这一群人叛逆,而是时代给了我们叛逆的条件。

因为直到现在,还不断有人在寻找自我,在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当中有80后,也有70后。我表哥今年三十有余了,他的整个青春一直处在摸索折腾的过程,直到现在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他跟我说:曼曼,刚毕业的时候多去闯闯,经历的多了你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也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这句话,我一直默默记着。

所以其实我想说的是,时代更迭是必然的事情,毕竟现在的零零后都已经活跃在电视屏幕和网络媒体上了。没有必要为了年龄去纠结,年轻,是最好的资本,多去试错,没有什么不好,知乎上关于“年轻时候最应该注意的事情是什么?”这一问题点赞最高的答案是:“由于害怕而什么都没有做。”后来在文章的留言区,我又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很少见到由于害怕而什么都不做的,大多是由于懒惰而什么都不做的。

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有且都在我自己身上发生过,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克服的地方。焦虑的人会一直焦虑到老,世界属于那些一直思考,不断摸索,缓缓前进的人。我倒是觉得,焦虑,是每个时代都会出现的词,只不过这一代刚好让90后赶上了。

几几后只是一个时代和年龄的标签,每个年龄阶层都有卓越和迷失的人,更多的是像你我一样摸索着前进的普通人。与其焦虑地整日荒废度日,倒不如抓住当下的时光好好打造自己的竞争力。我的摄影老师李菁老师在刚刚辞去她的大学教师职位的时候,被很多人骂是傻逼,然而她却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积淀过上了自己喜欢的自由职业的生活。这是很多人羡慕的生活,然而却鲜有人像她那么努力。

正如我们见到的很多厉害的九零后一样,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让人艳羡的成就也不过是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一直摸索着,努力着,坚持着才一步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世界属于那些心中有热情,有期盼的人。 青春跟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有年纪轻轻就对生活没有任何期待,整日愁眉莫展,毫无生气的人,也有年老活泼越活越年轻的人。

俞敏洪出了一本书:《梦在青春在》,他在序言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如今徐小平,王强和我都已经过了50岁了,我们不可能像你们年轻人那样活蹦乱跳,那我们的青春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我们内心对青春的欣赏和追求,青春跟年龄没有关系。我们还不算老人,我们每天都在想着怎么创新,怎么跟上时代,怎么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怎么去投资最有活力,最有创意的年轻人的公司,跟他们一起成长,然后继续给我们带来财富和希望。我们用挣到的钱继续为世界的进步做贡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老去?

前段时间去参加了新东方的招聘,招聘语上有这样一句话:我要你的不平凡。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哪儿不平凡,想来很久思索出一个答案,我想,我的不平凡大概就在于我知道自己很平凡,所以一直保持着对生活得期待,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后来应聘失败了,然而关于这个话题的思考我却没有停止过。

我不怕自己成长慢,也不怕自己来不及,我只怕日后遗憾的泪水顺着脸颊上苍老的皱纹流下来。我是九零后,我为自己代言。

作者简介
   

孙 曼 曼

95后,水瓶座,大四党一枚,喜看书,爱写作,偶尔摄影涂鸦。

公众号:小仙女曼曼的日常

微信号:s1522568506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