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巨星》丨满是套路又如何,它仍能让我们感动!

 旧故麻袋 2020-10-27

做梦是每个人的权利。

人醒来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实现梦想啊!

如果没有梦想,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睡着醒着,都无区别。

活着死着,都无区别。

——《神秘巨星》

文丨旧故麻袋

或许对于《神秘巨星》这部电影,大家过多强调了泪点而非剧作本身所传达的思考,所以在电影的结尾,我象征性的掉了一滴眼泪。

说起《神秘巨星》,很多人都会拿阿米尔的前作《摔跤吧,爸爸!》来做比较,原因很简单,时隔8个月,《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创下的口碑余热还未褪去,《神秘巨星》这样的同类电影又卷土重来。但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本身故事的不同,设定的不同,你很难做出比较到底是哪一部更胜一筹。

省略对《摔跤吧,爸爸!》的过多赘述,我们好好来探讨一下《神秘巨星》。这部电影,我是在看过无数的影评之后才决定去现场体验的,因为大多数影评都表示该电影泪点满满,最后影院的人都痛哭流涕,所以我很好奇,能让我感动成什么样,毕竟能戳心窝的电影不多了。

与其说《神秘巨星》讲述的是追梦的故事,还不如说它的存在是对社会的警示,影片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女孩对音乐的天赋异禀和热爱,又恰恰是因为热爱,才让她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她的成名之路堪称梦幻,被音乐人相中,并成功为电影录制歌曲,又恰好这首歌成为了新歌榜的热门,所以只用了这一首歌,她就被提名了最佳女歌手。现实生活中,或许没有那么多的巧合,但因为是电影,存在即合理。

或许是因为阿米尔出于婉转的初心,所以对父亲的残暴面凸显的并不明显,几场家暴戏份虽然气氛凝重,但没有给到过多的画面。

母亲第一次出场就预示着家暴的惨烈程度,眼睛被打倒红肿,甚至瞳孔处充满了血丝,导演在细节上的呈现很赞;第二次家暴被女孩制止,父亲打翻了母亲手上的餐盘,汤汁撒了母亲一身;第三次家暴比较凶狠,但也没给什么画面,只是让观众去意会,母亲为了给女儿买电脑,当了父亲送给她的项链,被父亲得知后气急败坏;第四次家暴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机场里因为吉他的争吵,让母亲终于有勇气拿出了离婚协议书,并威胁父亲若动手,她就让他身败名裂,父亲只能在一边作威作福。

但父亲的恶劣行径却编剧体现在了日常生活里,这是很真实的一种刻画,潜移默化的告知观众这个家里发生的那些事。

家里的气氛会因父亲的到来变得紧张和压抑,母亲、女儿对父亲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甚至在家,她们都不敢大声喘气,就像女孩想要母亲离开父亲时所说的:她们在家中,连呼吸的权利都没有!

这样的父亲,对女孩来说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和弟弟同住一个屋檐下,却享受不到一星半点的父爱,父亲去参加同事的婚礼,全家都去了,就是不让女孩随;父亲想和家人去看电影,大家都能去,就是女孩不行,就连上学给学费都要看作父亲对她的恩赐。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极其想要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好在她的音乐天赋喜人,大家也都爱听她唱歌,机缘巧合成了大家心中的“神秘巨星”。她心中是叛逆的,了解到现实的残酷,所以她力求改变,明白心中的目标。但为了达成目标,她忽略了很多人。

比如喜欢她的男孩钦腾,不得不说这一段对女孩的描述有点“绿茶”,仗着男孩对自己的喜欢,呼之则来,挥之即去。心情好时给个笑脸,心情不好时拿他出气,用行动证明“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再比如最爱女孩的母亲,虽然女孩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妇女,但对于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从来不会要求孩子做什么才是好的,一心只想看到孩子的笑脸。她会为了给女儿买电脑,当掉唯一值钱的项链,并冒着可能被丈夫打的风险偷偷从丈夫钱包里拿钱;她会和女孩说“你对我可以提任何要求,但对生活不行”、“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我都无法给予你,不要夺走我看到你笑容的机会”。她隐忍、善良、聪明,但却被自己的丈夫当作牲畜一样对待,从未有过半句怨言。直到最后丈夫要丢弃女儿唯一的吉他时,她爆发了,并不是因为自己,而是为了令自己骄傲的女,她挺身而出,向丈夫宣战,何其伟大,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啊,你对我怎样我都无所谓,但是对我孩子这样就不行,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到自己的孩子。但女孩到最后才发现母亲对自己爱,之前一直说母亲愚蠢、傻瓜,到最后才明白自己能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全靠母亲的坚持。

而阿米尔,在影片中的角色类似伯乐,女孩是一匹不可多得的千里马,他告诉女孩:像你这样才华横溢的小朋友,就像汽水里的泡泡,会靠着自己的力量,慢慢升起,没有事情可以阻止你。

当然,泪点集中在影片最后,这一点倒是和《摔跤吧,爸爸!》不谋而合,同样是万众瞩目,同样是舞台,同样是赢得了尊重。一个是感谢母亲,一个是感谢父亲。

套路十足,音乐成分偏重,但好在音乐也动人,最后泪点铺垫很足,有被既套路又感动的体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