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22岁男子耳朵疼昏睡3天,入院昏迷险丢命!原因值得警惕

 Martin2016 2020-10-27

4年前,雷鹏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重症病房里,他看到女友关心自己的样子,却扭过头去,内心已经做出了和她分手的决定。

雷鹏,北京体育大学大四学生,一个爱好打篮球的阳光少年,同学眼里的他爱生活,爱运动,爱学习。

(来源:作者供图)

生活,总是在我们以为阳光明媚的时候,却突然下起暴雨。

2016年,放假返回学校的火车上,人很多,车厢里感到很闷。雷鹏觉得晕乎乎的,耳朵里面有些疼。

到了学校后,雷鹏买了滴耳液点耳朵,可是什么也没有掏出来,他心想过两天就没事了。

雷鹏觉得自己应该是“上火”了,反正自己身体好,有点小小的不舒服扛一扛就过去了,并没有太在意。

然而,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雷鹏竟然在宿舍里迷迷糊糊躺了3天,耳朵感到越来越疼,就好像有人用电钻钻自己的脑袋一样,就这样,水米未进,室友看他状态越来越不好,就一起把他“架”到了医院。

剧烈的头疼,耳朵疼,让他痛不欲生,没想到住院期间出现了意识障碍,病情非常重。经检查,耳鼻喉头颈外科马主任对他的家人、同学说:瞳孔已经散大了,要做最坏的打算!

22岁,人生刚刚开始的年纪,让马主任心有不甘:哪怕有0.1的希望都要搏一下。

马主任和其他几位医生不容多想,开始与死神的赛跑,紧急通知脑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多科室会诊,判断雷鹏的病情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已经流向颅内。

一般按照外科的处理原则,神经外科医生需要手术时在他的颅骨上开个天窗,后期再进行颅骨的骨板修复。但当时马主任和B超室的一位医生说:“有没有好的办法,把脓肿从耳朵里抽出来,不想他这么年轻被救活了后成了废人。”

紧急会诊后,最终制定了这个手术方案,在马主任的协调下,最快时间安排了手术。

雷鹏的手术从中午11点一直做到了下午5点,病灶全部都清除了,脑里的脓全部从耳部探孔手术部位放空,手术成功了。

(来源:作者供图)

当天晚上10点,雷鹏醒了,人是救回来了,但是他左半侧完全不能动了。

由于之前的浓液流进颅内而压迫了神经,他偏瘫了。

此刻,女友站在床边的鼓励声,他完全没有听到,一心想的是: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束了,生活上不能再拖累女友了。

(来源:作者供图)

在医生、家人的鼓励下,雷鹏逐渐走出阴霾,经过1年多的康复,终于又重返篮球场。唯独面对女友,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后遗症,马主任信心满满地说:结婚去吧!

我们的耳朵分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的盲端是这层鼓膜,从鼓膜往里,包括听小鼓、鼓室腔这些区域,叫做中耳。如果感染性病变发生在中耳这个区域就叫做中耳炎。

造成中耳炎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由于细胞、黏膜处于炎症的状态,它会充血,红肿,热痛;进一步严重了,黏膜上皮会分泌出脓性分泌物,带有臭味,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会通过局部血管、颅内骨缝、淋巴管等转移到颅内,产生颅内及颅外等并发症,这也是差点要了雷鹏生命的原因[1]

有臭味的脓液并不是判断出现颅内感染的唯一标准,但是大家要提高警惕,当耳朵里出现了有臭味的脓液时,要及时看医生,不可耽误!

中耳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通常,急性中耳炎病程比较短,多半在6-8周的时间。超过8周反复不好的,就变成了慢性中耳炎。中耳炎分为活动期和静止期,活动期有耳部流脓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如脓液向颅内转移等等[1]

(中耳炎并发症症状。图片来源:医生提供)

中耳炎有下面几个典型症状:

1、耳痛:在耳朵比较深处疼痛,大部分就是急性中耳炎,就像雷鹏,疼得钻心无法忍受。

2、流脓:并不是所有的流脓都是中耳炎,但中耳流脓,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脓液相对比较脓稠,多半都是黄色的,而且伴有拉丝样。特殊情况下,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臭味。

3、听力下降:中耳跟我们听到声音的关系密切,这里发炎会影响声音正常传导,听力下降[2]

提示:

掏耳朵本身和中耳炎关系不大,一般因为掏耳朵发炎的主要是外耳道,如果外耳道发炎感染又没及时治疗,一旦感染逐步加重,也是有可能往中耳发展的。不过,这只是中耳发炎的一种可能。

温馨警示:别觉得自己身体好,小毛病不当回事

1、不要随意掏耳朵:耳屎是外耳道正常的分泌物,它可以抗菌、使外耳道自洁,还能防止小飞虫飞进。频繁掏耳朵会破坏外耳道自洁的屏障功能,还可能会损伤外耳道的皮肤、毛囊。正常的耳屎可以随着我们张口、咀嚼等活动自己排出去[3]

2、耳朵会进水不必太担心:大多数情况可以自行排出,不会对耳道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出现耳痛、耳鸣、耳闷的情况,请及时看医生。

3、中耳炎有再次复发可能:一定要养成合理作息,保持运动健身的好习惯,增加身体抵抗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频率,进一步减少中耳炎发作次数。如果是做了中耳炎手术,要防止耳朵进水,避免感染的可能。

4、滴耳液别乱用:滴耳液种类多,有抗真菌感染、抗细菌、抗过敏的。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随意使用,有可能会导致医生后期的误诊和误治,出现耳部不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如果你对自己的情况很熟悉,每次发作症状都跟之前相似,可能明确知道自己的病情,那么也可以自行选择之前医生开过的滴耳液。

5、这种情况及时去医院:耳朵疼,流脓,听力下降,还伴有发热头疼,甚至面瘫、眩晕,这说明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6、预防是重点: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病菌感染,同时,预防呼吸道感染也是防止中耳炎的关键。

审稿专家:柯嘉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马芙蓉, 柯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型与诊断治疗进展.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 31(16): 1225-1227.

[2]汪吉宝,孔维佳,黄选兆.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闫桂玲. 耳内镜下耳内耵聍取出术的临床探讨[J]. 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