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两名上校商议的分界线,决定了当今的地区局势

 炫叶楓雪 2020-10-27

三八线,原本是一个普通的自然和地理名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制度,围绕着三八线展开了激烈的碰撞,最终因朝鲜战争将三八线赋予了强烈的军事色彩,并以三八线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延续至今成为了朝韩两国的边境分界线和军事分界线。

三八线并非指北纬38度线,而是因临近北纬38度线得名,朝鲜所控制的开城市,就在北纬38度线以南。

美军两名上校商议的分界线,决定了当今的地区局势

日俄首次提出“三八线”划分的设想

1882年、1884年朝鲜先后爆发了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清政府派兵镇压,一时间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大增。这种局面是日本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借鉴了万历朝鲜战争的思路,先控制朝鲜便打开了进军中国的门户。于是日本挑起了甲午战争,将清政府势力从朝鲜半岛剔除。

朝鲜统治者不甘心被日本所控制,企图将沙俄势力引入朝鲜,以达到牵制日本的目的。沙俄势力的介入,让局势变得错综复杂,两国密谋瓜分朝鲜,于是提出将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以北属沙俄控制,以南属日本控制,这是三八线的首次军事化构思。

美军两名上校商议的分界线,决定了当今的地区局势

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俄再次提出以三八线为界的势力划分,却因形势变化未能如愿。

美苏政治博弈下的“三八线”演变

1945年,日本占领下的朝鲜,三八线以北由日本关东军控制,三八线以南由日本大本营控制,日本在朝鲜的兵力部署情况为后来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提供了前期基础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召开的波茨坦会议,美英苏三国首脑商议,决定在苏联对日宣战后,将在朝鲜半岛上空及海域划出临时分界线,以免美苏在共同对日作战中出现混乱和误会的情况,但陆地上的分界线并未提出。

美军两名上校商议的分界线,决定了当今的地区局势

时间仅仅过了不到两周,1945年8月8日晚,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次日进入战争状态,苏联在我国东北狂扫日本关东军,势不可挡。美国获悉日本决定投降,突然意识到有必要在朝鲜半岛划出一条分割线,以此作为美苏两国接受投降的军事分界线,防止苏联军队大量涌入朝鲜半岛,并竭力遏制空前强大的苏联势力。

1945年8月10日晚,美国政务、军事相关单位在五角大楼紧急召开会议,讨论美苏对日军事行动、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在会上美国助力国务卿邓恩提出,应尽快派兵到朝鲜半岛北部准备接受日本投降事宜。

美国陆军参谋处参谋迪安·腊斯克上校却指出,美军目前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抽出更多的兵力投入到朝鲜半岛,更无法在苏军之前到达朝鲜半岛北部。的确,苏联军队势如破竹横扫日本关东军,进入朝鲜半岛指日可待,而美国陆军还在六百英里外的冲绳。讨论一时陷入了僵局,美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让腊斯克和另一名上校参谋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休息室尽快给出一条合理的受降范围分界线。

美军两名上校商议的分界线,决定了当今的地区局势

两名上校参谋紧紧盯住地图,博尼斯蒂尔忽然注意到北纬38度线,该条地理分割线可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两半,如果将以南区域划为美军的受降范围,便可将朝鲜首都汉城囊括在内,这对美军是极其有利的。

很快,两人将这一受降分界线的方案整理出来,经五角大楼同意,呈送到总统杜鲁门面前,1945年8月14日,杜鲁门批准此方案,并通报给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道德拉斯·麦克阿瑟,命令朝鲜三八线以南的日本武装向美军投降。1945年8月15日,杜鲁门通过密电知会了斯大林,令美国感到意外的是,斯大林没有对三八线的受降划分产生异议,斯大林命令越过三八线的苏军回撤。

1945年9月8日,首批进入朝鲜的美军第7步兵师在仁川登陆。

美军两名上校商议的分界线,决定了当今的地区局势

“三八线”彻底成为朝韩的军事分界线

此后的五年,朝鲜半岛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早已暗流涌动,三八线是受降分界线,实则蕴含着美苏两国对朝鲜半岛战后政治格局的划分。二战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实力在全世界已脱颖而出,双方的正面交锋、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朝鲜半岛与苏联远东地区的距离之近,在苏联看来,卧榻之侧岂容得他人酣睡。

以三八线为界的大国博弈折射在了朝韩双方的火力对抗上,这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也割裂了朝韩人民的情感。

美军两名上校商议的分界线,决定了当今的地区局势

从1949年1月开始,朝韩双方在三八线附近的摩擦不断,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双方都指责是对方越过了三八线,史学界普遍认为,朝鲜在斯大林的默许下越过了三八线对韩方发动了突然袭击,长达三年、先后数百万人参战的朝鲜战争拉开了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