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大教授:年轻人不愿生孩子被批享乐主义!我不接受,让我的孩子给你们养老

 海纳山藏 2020-10-27

文|未来可期

近日人大教授储殷参加《你说的都不对》,在节目中,他同创业者杨奇函就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但是储殷教授的论点这颗尖锐的石子,在网络上,在年轻人心中引起了千层浪。

很多人像杨奇函一样提出反问:

“我为什么要生孩子?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吗?”

“我生了孩子,让我的孩子和我一块受苦吗?

“我不愿意生孩子,正是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不是不愿意,是不敢生,生不起。”

储殷教授这样说:

“我觉得年轻人不生孩子其实是一种享乐主义,你有没有想过,你不生孩子会造成什么后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如果年轻人都不生孩子了,这个社会如何延续?再者,你不生孩子你年轻时爽了,我生了孩子,四十年后我孩子还要给你养老,这不公平!所以年轻人还是应该生孩子!”

人大储殷教授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2019年我国新生儿的数量为1465万人,创下了1960年自然灾害以来的历史新低。人口老龄化,延时退休,二胎政策这些也都能佐证这个新低。那么年轻人不生孩子真的像储殷教授说的那样是自私的享乐主义吗?到底是什么让年轻人对生孩子望而却步。

首先便是高昂的结婚成本。

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个话题“中国人的结婚成本到底有多高?”

小新和小欣要结婚了,本是人生喜事,但是算了下花销,不算钻戒和蜜月,婚礼就要21万,这还没算上婚房。话题配了形象的九宫格。

酒席15桌:6万

首饰:2万

烟酒招待:5万

接待亲友:3万

其他开支:5万

这还是2015 的账。我有理由相信,时过5年后,这个数字只会更多更多。十一回家,听见阿姨婶子之间的话题,都是东家儿子结婚房子买了不算还要给多少彩礼,要么就是西家女儿嫁人要了多少金银。要孩子的前提难道不是应该有一个合法的婚姻吗?

第二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担忧。担忧带来的就是高昂的教养成本。应该还有很多人记得2017年一篇爆款文章。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文章中妈妈是一名企业的高管,月薪3万出头,她算了一笔账,详细阐述了她如何撑不起这个孩子。那段时间这篇文章几乎刷爆朋友圈,一夜爆红都不足以表达它受欢迎的程度。难道不是因为它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戳痛当代这些年轻爸妈的痛点吗?试问能有多少人可以成为企业高管,又有多少人可以达到月薪3万?这样一个出色,高薪的妈妈都对孩子的教育发出了如此真实的焦虑和担忧。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想把自己最好的给孩子,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还有最好的未来。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在哪里?起跑的成本在哪里?

怀着对孩子负责人的态度,年轻人只是多一层思考。

如果不能善待他,我宁愿不生孩子!

享乐吗?不是,是不想为了结婚生子,逼迫啃老。如果这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是我们“不孝”。

自私吗?是的。自私的想给自己的孩子更多更好的,不愿因为自己还没准备好而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抚养教育的经济压力,高额的结婚成本还有孩子教育的重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下,就算年轻人的望而却步是自私的,是享乐主义的,那也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是他们的自由,没有必要被冠冕堂皇的道德绑架。反而是他们对自身更深刻的认识,他们自认无力承担,无力接受,那不接受难道不是更明智的选择吗?真的要让下一代过穷困潦倒的生活或者像父母一样艰难求生才是对的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