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0-10-27

年少无知时,以为读书学习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长大成人后才明白,读书是世间最公平、最好走的路。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读书真的很重要,好处也很多。

读书,可以陶冶自我情操

读书,可以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可以用我们平和、理性、直观的心态直面书中内涵,感受别人的故事,古人的智慧,同时调整自己,修行自己,我们的情操德行也会潜移默化间受到影响!

读书,可以找到内心的知音

有时书中的一句话、一句词,就会让我们感同身受,我们会因为有共鸣而落泪,而爱上某个人物,纵然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但也是我们内心的情感写照。通过读书,我们也不会再孤单,进而能够找到很多想法相同的好朋友。

读书,让我们静心而集中

心烦气躁时,不妨读会书。

读书可以让我们忘却烦恼,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也可以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会有很好的效果。

读书,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毛主席在韶山时,通过阅读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大致的认知。到了19岁的时候,毛主席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图,那时的他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大,中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湘潭县在地图上根本就没有!

这对于一个渴望知识的年轻人来说,冲击非常大。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毛主席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每天都要步行三公里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到孟德斯鸠的《法意》,毛主席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各种新知识。

就这样,在完全没有外力强制的情况下,毛主席高强度的学习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他睁眼看世界,感慨“中国四千年之政治,皆大架子大规模大办法,结果外强中干,上实下虚,上冠冕堂皇,下无聊腐败。”

可以看到,毛主席当年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不停的读书,孜孜不倦的汲取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从混沌中摸索出了一条救国之路!

读书,可以改变自身的气质

一首好文,一句好词,当我们在恰当的时机说出来时,就会给别人一种“胸有点墨”的感觉,同时读书也能让我们的见识、知识、阅历都会更加丰满,精神世界也会丰富多彩!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

不读书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曾任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有一联,处世态度却比较积极。联曰:

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

做不完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

其实,多读书不仅开阔眼界,而且可以治病养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东斋记》中写道:“每体之不康,则或取六经百氏若古人述作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闳达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

语言艺术大师罗曼·罗兰对读书疗疾亦有同感。他说:“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你认真了”。

读书,永远不怕晚。

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唯有读书可以贯穿始终。

活到老,学到老,每时每刻,我们的人生觉悟都会得到提升。

读书不要怕晚,书中的智慧到晚年更有体会!

读书吧,早读书,早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