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嫡长子拥有继承权,这个朝代的嫡长子混的最惨

 历史百家争鸣 2020-10-27

作者 / 一骑绝尘

来源 /  历史侦察员(ID:zzlskk)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子、庶长子即位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皇子。纵观清朝历史,前期时长子们才华横溢,多数不得善终;后期时长子们资质平庸,却登上了皇位。

一、皇长子的界定

从太祖努尔哈赤至宣统帝溥仪,清朝历经12帝共11代人,其中同治、光绪、宣统无后,清廷只有9位帝王拥有子嗣。

1、皇帝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褚英、豪格、牛钮、承瑞、弘晖、永璜、穆郡王(未命名)、奕纬、载淳。其中牛钮、承瑞、弘晖、穆郡王早殇。

2、齿序第一子:在康熙、雍正两代,部分皇子早殇,不计入皇族族谱,在族谱中齿序为大阿哥的皇子并不是长子。如康熙的大阿哥胤禔原是第五子。

3、事实上的长子:皇帝择储时,年长皇子已经故去,年龄最长者为事实上的长子,如代善、福全、弘时、永琪、永璇、绵宁、奕詝皆属此类。

二、皇长子的结局

(1)太祖努尔哈赤:褚英、代善

褚英,废黜处死。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立有战功,清太祖令其执政,成为继承人。但是褚英没有处理好与权贵阶层的关系,与“五大臣”、“四大贝勒”关系不和,最终被囚禁杀死。褚英死于统治集团的权力斗争。

代善,废黜,亲王世袭罔替。褚英之后,次子代善为新的储君。代善是褚英的同母弟,为嫡次子。代善也在权力斗争中失败,因一连串微不足道的小事被废黜。此后,代善不再参与汗(皇)位争夺,竭力辅佐新君,先后拥立皇太极、福临父子为汗(帝),皇太极家族作为回报,授予代善及其子岳托、萨哈璘被授予世袭罔替的殊荣,地位显赫。代善之废,源于统治集团的权力斗争;其主动放弃争夺汗位,最终被授予亲王世袭罔替。

(2)太宗皇太极:豪格

豪格是太宗长子,被封为肃亲王,是清朝第一位皇子亲王。太宗猝死,没有确立接班人。肃亲王豪格与太祖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争夺皇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无嫡立长,豪格理应继位,遭致多尔衮势力的强烈反对。出于权力平衡的考虑,豪格、多尔衮皆不得嗣位,福临侥幸继位,多尔衮取得辅政地位,豪格厄运来临。顺治五年,豪格征讨张献忠归来,受到多尔衮诬陷,在狱中受迫害而死。顺治在清算多尔衮集团后,为豪格沉冤昭雪,重新封为和硕肃亲王,世袭罔替。豪格死于统治集团的权力斗争,后被追封为亲王,世袭罔替。

(3)顺治帝:福全

顺治帝去世后,孝庄太后在福全(二阿哥)、玄烨(三阿哥)中择储,玄烨已经得过天花,成为新皇。康熙亲政后,封福全为亲王,令其参与议政,统军出征,福全没有权力欲望,得以善终,被封为亲王。

(4)康熙帝:胤禔

康熙遵循嫡长制,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胤禔作为长子,也得到了重用,曾领军讨伐噶尔丹,巡视永定河,被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胤禔利令智昏,积极谋求储君之位,甚至提出诛杀废太子,令康熙帝大为震惊。随后,胤禔镇魇皇太子事发,康熙将其革爵幽禁。胤禔废于储位之争。

(5)雍正帝:弘时

雍正帝即位时,前两个儿子已经去世,皇三子弘时为长子。皇四子弘历颇受重视,雍正多次派他祭奠康熙帝,立储意图甚是明显。弘时储位的希冀已经破灭,政治倾向逐步倒向了雍正政敌胤禩一方,为其父所不容忍,革除宗籍。弘时是清朝唯一被除宗籍的皇子,政治立场与父亲对立。

(6)乾隆帝:永璜、永琪、永璇

永璜是乾隆的长子。乾隆曾两度册立嫡子为储君,可惜皇二子永琏、皇七子永琮早殇,其生母孝贤皇后悲痛万分,得病而死。乾隆帝因孝贤皇后之死迁怒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认为他们觊觎皇位,痛斥二子,否决了他们继位的可能性,情绪激动之下几乎要杀二人。永璜经此惊吓,一病不起,次年早逝,乾隆后悔不已,追封为定亲王。永璜因受到惊吓而死,被追封为亲王。

乾隆中年时,皇五子永琪居长,才华横溢,曾有意立为嗣,不幸英年早逝。永琪是乾隆第一位被授予亲王爵位的皇子,二十五岁就去世了。

乾隆晚年时,皇八子永璇居长,永璇身体残疾,做事浮躁,不被乾隆所中意,被乾隆、嘉庆封为郡王、亲王。

(7)嘉庆帝:绵宁

嘉庆帝长子早殇,次子绵宁嫡出,成为事实上的长子。绵宁自幼深受乾隆、嘉庆的喜爱,乾隆曾赋诗“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徒冲入皇宫,绵宁率人平叛,亲自射杀二人,被封为智亲王。嘉庆去世时,绵宁年长、嫡出、文武全才,是清廷第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

(8)道光帝:奕纬、奕詝

道光帝不喜欢长子奕纬,相传奕纬之死与道光帝相关。奕纬不爱读书,某太师管教太严,大阿哥对他说:“我做了皇帝,第一个杀了你。”太师向道光帝禀明一切,道光大怒,把大阿哥叫来,他刚跪下请安,道光帝就踢了他一脚,正好伤了下部,没过几天就死了。奕纬是嘉庆帝的长孙,出生不久就被封为贝勒,其去世时仅以普通皇子的身份治丧,爵位撤销,奕纬之死无法考据,但是道光帝对他是非常厌恶的。道光晚年时,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䜣中选择。奕詝是当时年龄最大的皇子,年长皆贤德,他的生母孝全皇后生前、死后都得到了道光帝的重视。据《清史稿》记载,奕詝夺嫡缘于一次狩猎。恭亲王奕䜣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奕詝凭借贤能的表现成为储君,与生母地位有直接的关系;道光同时封奕䜣为恭亲王,多少有些补偿的性质。

(9)咸丰帝:载淳

咸丰帝仅此一子,继位。

三、皇长子境遇转变与权力转移

综上所述,清朝的皇长子大多数不得善终,其境遇历经了先抑后扬的过程,而参政治国能力却逐代地反映了储君、王权、君权关系的微妙变化。

(1)清开国时期,皇室是开疆拓土的主要力量,具有参政、统军之权,宗室诸王掌握大权,君权相对弱势。长子作为诸子之首,身先士卒,功勋卓越,是储君最有利的争夺者,处于皇(汗)权与王权的夹缝之间。长子既受君父猜忌,恐其取而代之;同时遭受诸弟仇视,夺他人争位之望。褚英、代善、豪格均因能力出众而受到抑制,代善放弃了争夺汗位,而褚英、豪格这两位长子在政治斗争中死于非命。

(2)康熙、雍正是皇权强化时期,期间王权逐步弱化。当储权、王权挑战皇权时,受到严厉地打压。因此胤禔、弘时以及皇太子胤礽均被废黜,夺爵囚禁。

(3)皇权独尊时期,皇族完全丧失了参政能力,诸皇子不闻政务,迎奉上意、固守忠孝,皇权与王权矛盾缓和,皇长子们的境遇大为改观。永璜、奕纬因父皇发泄不良情绪而早逝,其余长子皆位极人臣。皇子能力大体相当时,长子阅历强于诸弟,性格更为忠厚包容,为父皇所重视。长子们只要不被父皇所厌弃,入继大宗者、进爵为王者数量众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