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太极为了翦除这个贝勒,获得更多权力,将八旗变为了七旗

 历史百家争鸣 2020-10-27

《孝庄秘史》当年的热播,让广大老百姓了解了当初努尔哈赤死后,诸位皇子争夺皇位的情景。虽然电视剧有很多于历史不符合的地方,但是很大程度说明了皇太极争夺皇位有多么的不容易。

努尔哈赤本来是立过太子的,但是又都废了,这导致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没有太子,这段时间就是权力的真空。很多人推测努尔哈赤是想传位给多尔衮,他对于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那是宠爱有加,而对于多尔衮兄弟也非常的重视,很早让他们掌管了一旗。虽然如此,这并不能说明努尔哈赤是想传位给多尔衮,只能说是偏爱,当时多尔衮还是个孩子,努尔哈赤再糊涂也不会让年幼的皇子多尔衮当皇帝,更何况在多尔衮的前面还有很多有实力的哥哥虎视眈眈。

在多尔衮前面最有实力的哥哥有四个,也就是当初的四大贝勒,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皇太极是四贝勒,也深受努尔哈赤喜爱,而代善是大贝勒,曾经被封为太子,但是因为与努尔哈赤的妃子闹绯闻,这才被努尔哈赤不喜欢,从而废了太子。

而阿敏和莽古尔泰两人里也就只有莽古尔泰能和皇太极争夺皇位,或者说是大汗之位,最终莽古尔泰败下阵来,皇太极成了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第五子,受封为和硕贝勒,早年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英勇善战,深得努尔哈赤喜欢。莽古尔泰少年时期就跟随努尔哈赤征伐海西女真的乌拉部,莽古尔泰表现非常的英勇,身先士卒,连克乌拉六城,因此,莽古尔泰被封为和硕贝勒。因为在四位贝勒中排行第三,所以又称为三贝勒。

莽古尔泰面对明军也是如此,首先是跟随努尔哈赤参加了萨尔浒大战,全歼了杜松率领的六万大军,尔后又南下歼灭刘綎部四万余众,无论是在努尔哈赤时期还是皇太极时期,莽古尔泰都屡立战功。

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后就不一样了,努尔哈赤在位时,是大汗,不像明朝一样是皇帝乾纲独断,皇太极成为大汗以后,虽然是大汗,但是其他三大贝勒也有相当的权力,其他贵族也是如此,并且最重要的兵权,八旗也有半数不在皇太极的控制之中。皇太极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封建化,因此有兵权又有政治权力的三大贝勒就成为了皇太极的目标。

莽古尔泰也对于皇太极当上大汗心存不满,但已经成为事实,在后来的合围大凌河的时候,莽古尔泰所率领的部队受到重创,皇太极就责问莽古尔泰,两个人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最终冲动的莽古尔泰在御前拔出了刀,这等于对大汗的不敬,其后诸贝勒商议莽古尔泰大不敬之罪,夺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削五牛录,罚银万及甲胄、雕鞍马十、素鞍马二。

虽然莽古尔泰后来跟随大军征战,但是因为这件事情抑郁成疾,暴病而亡。莽古尔泰刚去世的时候,皇太极非常地伤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是随后就清算莽古尔泰。

后来有人控告莽古尔泰谋反,于是对莽古尔泰的府上进行搜查,到牌印上“大金国皇帝之印”十六枚。最后以大逆之罪追夺莽古尔泰爵位。莽古尔泰余子被废黜宗室资格,子孙由黄带子降为红带子。

同时,正蓝旗建制被取消,属员被分别编入正、镶两黄旗,“八旗”一时成了“七旗”。但时隔不久,皇太极又将正蓝旗恢复,只不过恢复后的正蓝旗已今非昔比。

可以说为了掌控朝政,皇太极无所不用其极,将八旗变为七旗,都是为了能够成为乾纲独断的皇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