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照辅导班汇报展|姚勤:再别孤舟

 吞像摄影 2020-10-27

摄影师姚勤的这组作品最开始的名字叫《幸福的慢火车》是她比较专注的一个项目,绿皮火车上的人与事儿她拍了很多年,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表述方式。她一开始是撒网式的拍摄,什么都拍,拍车上的人、行李、货物、人的表情、事件的现场……又抓又拍,有类型有叙事,看到什么拍什么。


我从中挑选了12张照片作为案例(请看下图所示),比如第一排中的第一张与第二排中的第一张、最后一张都是面部的肖像,宁静专注;第一排的第三张和第三排的最后两张又像有事情正在发生,是叙事性很强的画面,有紧迫感;还有第三排的第一张和第二是静物的特写,是典型的交代性的照片。看了这些照片后我感觉照片丰富,形式多样,建议可以按照叙事的方式来拍摄一组图片故事类的组照,但交上来的作品并不突出,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这类散点的火车游记大家都见过太多的佳作,姚勤的视点在哪呢?

没特点的作品好似写一篇套路很强的作文,拍绿皮火车的人那么多,怎么拍出新意,找到自己独特的视点才是首要的。这里面有一张照片让我看到了状态——第一排的第三张。

画面中座位上的这三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洽着,被摄者好似忽视摄影师的存在,既没有看镜头,也没有什么互动,他们在座位上有着一种生活舞台的状态。而且姚勤告诉我,这列火车有特殊性,它和传统的火车并不一样,9个小时的全部行程承载的大部分不是长途旅行的游客,而是当地人上下班或者放学上学的交通工具,有一种别样的城市公共交通的感觉,所以更加生活化,既然这样,我建议姚勤就固定一个机位,拍摄同一个座位上你来我往的众多人物状态和关系,把自己从画面中隐去,成为一个悄然的观察者。

都说人在旅途是孤独的,因为家在远方,可乘坐这趟列车的人不一样,他们三三两两,有同学,有同事,有夫妻,他们靠这列火车穿起了最日常的岁月,也靠这列车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与沟通。在路上的照片像一个开启,让我们了解别人,映照自己。

再别孤舟,坐上这列车,驶向的反而是一段温柔的归途。

——袁洁点评

作者自序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座位就像一个舞台,火车从起点到终点循环往返,舞台在人来人往中演绎百样人生。

你可以选择你坐在哪节车厢哪个座位去欣赏沿途的风景,但你不可以改变它们。透过车窗你会看到青山,绿水、悬崖峭壁。正如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必须要经历的。

这是穿越在祖国西南腹地大凉山普雄至摯枝花之间的“绿皮车”,开行了近半个世纪,仍保持40公里的平均时速,票价从2元起,全程353公里经停26站、耗时9个多小时之“慢”。这是一趟运输车、公交车、扶贫车、校车,它没有空调、没有餐车没有卧铺。这列火车虽然多次更换车次和调整运行图,却始终不弃不离地奔走在凉山地区的山水之间,为大山深处的彝族百姓带来幸福新生活。

当地人关于慢火车的那份记忆一直未变,有变化的是,当地的教育在发展,村民的生活在改善,曾经的梦想在实现。

影展如下




此项目还在继续......

摄影师介绍


姚勤

网名久香里,成都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接触摄影五年,从风光入手,到爱上人文,特别是有故事的图文。大自然的美撩亮的是眼睛,而人文故事的情打动的是内心。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去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RECOMM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