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散文系列 || 坐上火车去西北(20):畅游通湖草原

 望安山文学 2020-10-27
畅游通湖草原
通湖,顾名思义是湖水相连的意思。几百年前这里确有一片湖水,据说有两个喇嘛在距此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用铜壶取水,一不小心铜壶掉到了水里。几日后,有一个牧民妇人在这里发现铜壶,方知两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取名“通湖”。——题记



01

 

通湖草原旅游区——沙坡头的后花园、世界沙漠地质公园、中国最神奇的沙漠草原。位于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东距阿左旗巴彦浩特200公里,南离宁夏中卫市仅26公里,西望甘肃河西走廊。与5A级旅游胜地沙坡头——沙沙相连,直线穿越8.3公里便可到达,故有“一脚踏两省”之称。这里是古丝绸之北路要塞。有古商道、古盐道、大盛魁古驼道;有沙漠湖泊、沙漠绿洲、沙漠草原、沙山岩画,古长城、古战场、古买卖城遗址;还有流传千古的故事和传说,以及好客的草原牧民。因此,被誉为沙漠中的“伊甸园”。
到了通湖草原的景区大门口,有雕刻成蒙古包的石头,以及悬挂着的各种彩色旗,还有锋利的牛角,给游人一种独特的神秘感。进入景区,广场中央有一尊“马背部落”雕像,那匹腾空而起的很是生动。


说是草原,其实没啥草,进去后才知道主要是沙漠。不是想象中的大草原,也不是前几天在甘肃康乐草原看到的那种繁茂、一望无际的草原。


我们从腾格里沙漠腹地出来,经“游客服务中心”返回。沿途只见沙丘环抱,浅草贴地,空气清新,牛羊成群。规模宏大而洁白的蒙古包群,五彩斑斓的野营帐篷,休闲茶座与飘飘营旗、串串灯笼连成一片,民族风情浓郁、如诗如画。游人在此可以充分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品尝奶茶、奶皮子、奶酪、炒米、酥油等民族美味,领略正宗的“羊肉文化”,品尝羊肝、羊肉、爆炒羊头肉等众多美食。更为独特的是还可以品尝沙漠美食,尤沙生系列、沙米凉粉、沙芥、沙葱等。


02


走不了多远,就看见左前方出现一个民族特色浓郁的蒙古包——我们吃晚饭的餐厅。
掀开门帘,抬头一看,我不禁惊呆了!外面望着不大的一个蒙古包,里面竟然如此宽阔:一个四五十平米的主席台,五六十张大圆桌(一桌可以坐十个大人那种),进门右手边还有厨房,十几个穿着蒙古族服装的服务员穿梭来往,进来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
就这样,我们坐在宽敞明亮舒适,配备有现代化空调、卫生间和纯毛地毯的蒙古包里,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画像下,虽没有大块吃手抓肉、大碗喝白酒,但那份找回自我,感觉良好的豪气依然油然而生。
团餐还是不错的,只是没有烤全羊。
正当我吃得差不多时,前面的主席台上忽然传来阵阵欢呼声。我好奇地走上前去一探究竟,只见一个手戴一次性手套的金牌厨师正在用力切着烤全羊。据介绍:通湖的烤全羊享誉阿拉善,烤全羊所用的柴是梭梭木,烤好一只大约要用6-8小时,烤制的全羊特点是外脆里嫩,除了本身的肉香味外还有梭梭木的清香味。
看着眼前黄灿灿的羊肉,伴随着飘香的奶茶、豪迈的酒歌,我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吃烤全羊是要另外收费的,按全羊不同部位收取不同价位,大多是一大盘100元。买的人真不少,很多桌都要了两盘。但是我们这桌,竟没有人提议要加菜,估计离主席台最远的缘故吧。
台上的厨师更是满脸明媚,且切且快乐,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






03


吃完饭出来,离篝火晚会的时间还早,想找个地方逛逛,晃来晃去却还是绕着老地方转。
天色还未暗下,却也是阴阴的,风越来越大,吹得人不禁哆嗦几下,中午披在身上觉得有着闷的防晒衣,此时好像变得很薄很薄,薄得基本挡不住任何寒气。还好有围巾,最重要的是那件薄羽绒服我还随身带着,这个时候又该它大显身手啦!虽然还是穿着夏裤,毕竟上身暖和起来了,慢慢地就不觉得太冷。
环顾四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通湖草原,一半是草原,一半是沙漠,还有许多蒙古包,好像一个个长在草地里的大蘑菇。



04


通湖草原主要由浩瀚的腾格里沙漠、绿草茵茵的草原、形形色色的湖泊和拔起于大漠于草原间的骆驼山等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组成。在大自然的造化下,他们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组合,魅力多姿,美轮美奂。
据地质学家考证,在远古时期,通湖曾经是一个烟波浩渺、碧波万顷的湖泊。后来随着气候变迁,降雨量逐渐减少,湖泊的面积不断缩减,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内陆湖盆,现在只剩下十几个小湖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湖盆中。其中有两个相对比较大的湖泊一个叫东湖,一个是西湖。相传几百年前这里确有一片湖水,据说有两个喇嘛在距此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用铜壶取水,一不小心铜壶掉到了水里。几日后,有一个牧民妇人在这里发现铜壶,方知两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取名“通湖”。
只是,现在开辟为旅游景点的也就这么几个地方。你看:这里群沙怀抱,沙峰林立、起伏错落、一望无垠,金灿灿、亮闪闪,如大海波涛从四周漫卷而来,却突然如着了魔法一般被茵茵绿草、汪汪湖泊锁定,形成了方圆近百里的沙漠湿地草原。


放眼远望,一棵一棵的胡杨林就静静地呆在沙丘边,给黄色的沙漠增添了几许色彩,默默陪伴着亘古的远方,忍受着无尽的寂寞和苍凉。它们弯曲的身子在夕阳下显得更为清瘦,枝条细长,主干的外部斑驳,几束倒影斜铺在沙床。胡杨树被称为“英雄树”,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说法。它们是沙漠最忠实的捍卫者。
此时,太阳西沉,天空竟散发着暖暖的霞光。远处,有一些追逐腾格里沙漠那最后一缕阳光的人尚未散尽……

 


05


7点半,篝火晚会终于开始啦!没想到检票进去就要花上十几分钟。进去后各自找座位坐——露天广场。巨大的圆形表演场地,外围是一圈沙土铺成的演员通道,再外围就是水泥铺砌成的圆形台阶,很大,可以坐满两千人的那种。

 

忽然地锣鼓震天响,我以为晚会要开始了,其实却是个会前游戏,几个精心打扮过的演员分别出来,带动观众互动,然后奖给他们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小物件,大家乐呵乐呵一下吧,毕竟礼轻情意重,重在过程嘛。

 

终于正式开始了!第一个节目就把我震撼到了:一个白衣白裤白帽的白胡子老爷爷,坐在台阶上,正在给身边围坐着的一对八九岁的金童玉女讲故事——蒙古族祖先的民间传说。老人声音古老苍劲,透着浓浓的沧桑感,顺着他望向远方的目光悠悠飘去……两个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好奇地提问。我特别注意到老人座位前面的一只小山羊,也是全身雪白没有一丁点儿杂色。从头到尾,小山羊都非常安静地卧在台阶上,仰着头,满脸好奇地看着老人,静静地听着……一直到故事讲完了,老人先动动身子,随即拉着小山羊一起站起来,下了台阶,往主场后台走去。


在悠扬的古老的马头琴和现代流行乐器电子琴和谐交织的蒙古民族乐曲中,美丽洒脱的草原姑娘和英俊剽悍的牧民小伙子那高亢嘹亮,荡气回肠的歌声使观众情绪高涨到极致。

 

有一个“抢新娘”的节目,小山羊又上场了。这次它就在伴郎队伍里,无比欢快,随着伴郎们跳上舞台、蹲下、行礼、站起,最后跟着众人蹦蹦跳跳下了舞台……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的,瞬间成为人气最旺的演员。
不知咋的,我忽然就想到刚才的烤全羊,心里竟升起一股伤感。


整场篝火晚会用时近两个小时,演员素质较高,有些互动项目也不错,总体感觉是物有所值,呵呵。
以至大巴要开走了,我还有些恋恋不舍呢。




06


7月,来通湖草原是一种享受,因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城市中根本得不到的一种安静和详和,更有大漠的豪情,以及篝火晚会后的久远回味。


通湖草原,我多想在此住下几天,晨观沙海日出,暮赏大漠孤烟,寻一份与世隔绝的情怀。还可骑驼策马,漫游在金沙、银湖、绿洲、蓝天、白云之间,流连忘返于牧村、敖包、沙漠人家、驼盐古道;或者,随便走进一个蒙古包,陶醉在飘香的奶茶、豪迈的酒歌、熊熊的篝火、悠扬的马头琴中;或者,在沙坡上席地而卧,大漠为床,苍穹为帐,观看满天繁星,接受清风洗礼,与明月相邀,与大自然相融……


耳边,降央卓玛的歌声越来越清晰——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
      一湾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彩云朵
      牛羊好似珍珠洒
      
      ……




 (插图/作者拍摄)


作者简介:
       吴秀明(笔名:子非鱼也、非鱼),中文本科毕业,福建省中学高级教师,县作协会员。“冬歌文苑工作室”执行主编,“中乡美”平台和《中国乡村》杂志散文审编室编辑。爱好读书、写作、旅游和摄影,已在各级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十多万字并多次获奖


总编:子非鱼也


世界这么大,
能遇见你,真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