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慕宗彦||妻侄女(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0-10-27


妻侄女



作者:慕宗彦
    主编:非   



        一天,妻子高兴地告诉我:“学会从南方回老家了,要来家呆两天。”
        什么一天两天的,孩子来家会热闹些,随她性吧!我倒挺想这孩子的。”我笑呵呵地回答。
        学会,是妻子的侄女,两年前在南方立业成家。提起她,引起我好多心里波澜呢!


        我与妻子相爱是经人介绍相识的。由于那时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家庭条件问题突出,两人私定终身就结婚了。想起来,是反对循规蹈矩。实际问题,彼此都为那个时代家庭俗套和些须的恶劣倾向所挣扎。出生那个时代的人会记起,那时人际关糸在社会改革进取之中发生着重大变革,没有突出的实力,办点事相当困难。这是题外话。
       如是一说,我与妻子成家,除了得到丈人、丈母的委屈求全认可而外,她的家人是不赞成的,所以造成彼此关系比较疏远一些。
       妻子除了一个哥哥,再没其他的兄弟姐妹。那时我的父母己离世。
       尽管每次去岳父家,虽没遭不弃、冷落,但多少有点被轻视的感觉——谁让我虏获了人家的女孩呢?
       岳母如窥视女儿幸福的监督者,总会来我家里,一直等我有两个女儿出世,才稍许认可。看我对她女儿没有无德的狼子野心而放下心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到此稍稍缓解了我与妻子哥哥家的紧张气氛,两家开始往来了。


       妻侄女是第一个作为友好来往的信使者。
       妻侄女比我的两个女儿年长五六岁光景。我的两个女儿间隔四岁。小女刚入学,妻侄女来家一带,三个小家伙少有的和睦,瞅着怪好看的。但妻侄女大那几岁,懂事可就多了。
     记得我与妻子也好吵嘴,没等世态扩展,侄女会拦刀一插。给我的印象,将个姑姑说透,让我渗进灵魂,而平息风波。孩子如此聪慧,来呆两天,有什么资格让人不堪呢!可以说,聪敏的孩子会让你将本会争议的战争压下来。
      平静的心情,出题作文让三个孩子书写,妻侄女的作文得我赏识。


       小侄女被她爸爸接走的那一刻,妻子与我都很舍不得,她给我们留下好印象,只会备薄礼以示纪念了。
       这种亲属友好纽带并持续没有多久,岳母的介入成为矛盾的导火索,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
       传统的婆媳关系的恶劣,在多数家庭存在着,割不断的母女情绪同样是每个家庭惯有的现象。原来岳母对我以监视我与她女儿的感情,到达了彼此依赖的情怀了。除了岳母对我们无私的掌控疼爱之外,恋母情怀我始终保留。如果我拒绝,不恭一点,或许这其间的情愁会少些,这样说最明白吧。
       只要岳母一想要到女儿家,我总会满足她的愿望,接她来住。这点或许刺痛其儿媳行孝之心理,怕有不孝之嫌。所以两家的矛盾产生了,我的孝道就会被人指责。无奈之中,让我撒手耸肩,尽人事以听天命。
       天下有多少事在无言中产生,又在无言中消失。这是让人会意的东西。
       对亲人不争,不吵,不气总不是坏事。


       那时候的妻侄女已入大学校门。有一天我忽然接到她的来电,语气有点悲泣:“姑父,我奶奶咋回事,我家里人让我问一问,我不知咋办?
       你哪能知道什么,我也不知道什么。我心里如此想着,却这样告诉她:学会,这是个家庭内部矛盾,不必去想,念好书得了,问题会慢慢解决的。”
        我深知家庭意见分歧绝不该连累无辜的孩子,那是未来的下一代,不能让亲属留下隔阂。
        果然,静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山不转,水转。岳母在我家,儿子儿媳年年来看她,其乐融融。
        两家再也没有过分的猜疑和纠结了,这其中妻侄女表现出一个长女该有的水平。


       妻子的哥哥总惦念母亲不在身边的思念,硬性将岳母接回去,而两年多的光景后,岳母年迈离世。岳母去世的日子,正是大秋之时,我家最忙碌的季节。无奈,也只能弃工送亡者入土为安。而留下的活计,妻侄女第一个发表意见:支援我。
       秋收大忙季节,多个劳力,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送走悲痛的日子,却迎来丰收喜人的年景。妻侄女一直忙到老秋,己至秋末冬初了,其中故事多多。
       在妻侄女帮助忙秋的时节,闲暇时,她讲自已的故事。我知道她那时已经有男友了。先前告诉我,说和男友分手了,我不相信。后来,她说出了实情,因为她与男友相处好多年,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人家摧着结婚,而女方家硬是不同意,就一直悬着,多少让人等不及。而妻侄女是特别传统的女性,没有父母之言,不愿私定终身,怕惹家中老人生气。这就产生了她与男友间的矛盾。当初男友的全部存款和银行账号归她所管,两个如此一闹,又赶上奶奶去世的悲伤中,她大动肝火,赌气退回男友的全部存款和银行账号。言称:永不相爱!这也是她未婚夫未参加奶奶葬礼的理由。


       这孩子,这孩子太任性了,我叹息着,但我对她是放心的。我不禁想起她在大学时期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她忽然给我打来电话:"姑父,给你个电话号码:xxxx,这是我们导师的,你就当成我父亲,说自已在北京呢,要求让我去见一面。”
      你这是闹的哪一出?”我如堕五里雾之中。
       我要参加同学的一个结婚庆典。须请假,只因为此种理由不允许,所以出此下策。”
       我该怎样给你的导师说?"我挺着急。
       凭你的聪明,用我去教你吗?”
       好吧!”
      咯噔!电话挂了,我心里也扑通”地跳了一下。怎么一句奉称的话,就好了呢!一旦孩子出点事,我怎么向她父亲交待。
       反悔莫及啊!
      揣着小兔的心,过了一天就放下了。姑父,谢谢您!我参加完同学的婚礼,顺利回校了,放心!我爸知道会骂我的,这是找你的理由。拜拜!”
       又乐,又气,又急,对这小侄女真无可奈何。太乖了,心里暗暗竖起大拇指。


        她的任性,我不得不提起这件事刺激她一下:你那时的聪慧哪去了?咋这么冲动呢?”
       小侄女不听,只顾言她自已:我怎么叫个‘学会’呢?凭什么给我起这么个名字,我什么都不会,当初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就不至于没上名牌大学。
        她为自已未进入好的大学后悔了,我静静在听。
        当初,在初中我就爱恋一个男生,由此受过处分。男生转学,自已学业落后。"她遐想于自已青春期朦胧的爱情里,但她的话一点不显娇气。每个人在情窦初开的时候都有过意乱情迷的时候,只是未曾说出来罢了。她纯洁如水,不含杂质,勇敢敞明心境,如实将自己的内心展露给这个世界,对世界充满热爱和激情,还不能以成熟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这种单纯是追求完美爱情最灿烂的色彩。侄女不过在失恋中畅游儿时的憧憬,这是人之常情。对她这次失恋,我有另外的想法问:你跟你这个男友谈过这件事吗?”
        谈过!”她迅速地回答,我曾经的所做所为都告诉他了,他说他懂的。”说完,晶莹的眸子落下两滴泪花。
       我的心也跟着醉了,一个纯洁无瑕的少女正历经着现实和生活中的无奈,象她姑姑和我曾有过的感伤,只是,小侄女更听话些。我感动了。
        你应该更勇敢地逃脱这些无奈的纠缠,勇敢去面对世界。我以我和妻子的世界观告诉她。
        我不会惹爸爸、妈妈不高兴的。即使他们错了,毕竟生我养我一回。另外,我要求一个男生在未来的日子里必须对女性屈服一点。如果不懂这点,我也不会和他走到一起。我再给男友三天时间的期限,等他反悔。过了三天,即使他再来找我,我也会拒绝他的。说完,泪花又在眼眶里打转,但语句是坚定的。我完全被她感动了。
        她的失恋是建立在考验鉴别的成分上,难怪让人放心。


        我还是偷偷地在她的手机里记住了她男友的电话号码。未来三天之前她若接不到男友的电话,我一定有这样的信息给她男友:
       有一个女孩在默默地想念你,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混蛋,尽快去联系她,否则,你将后悔一辈子。
        这章过去吧!说点别的。姑父,你知道吗,我奶奶就爸爸和姑姑两个孩子,我多么希望再有个叔叔和姑姑,那样,爸爸和姑姑都不会感到孤独。
       多细腻、多情的女孩。
       没等到三天,在第二天的晚上,男友果然给侄女来电话了,并道歉述说了一切。他俩谈得很晚、很晚……
       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个结果。


       大秋忙完,侄女又被她父亲接回家里。妻子在回去给岳母烧三七的时候,回来时捎回了我能够穿的鞋子和衣物,那是侄女在帮我劳作时看见过我寒酸的一幕,但她却从来没有因此轻视过。
      继岳母过世后,我家盖新房,妻侄女无私地借钱资助我渡过难关,光银行转账手续费就几百元,无怨无悔。
       新房完工后,我家走过一些艰难、坎坷之路,妻侄女总有过慰问和劝导。家中老人去世的头三年,儿女总会有些不顺。”她己经不是个孩子了,会拿些不成文的定义告诉别人。
      岳母去世三年后,妻侄女才考虑个人的婚事,遗憾的是我因生活劳顿,没能参加她的婚礼、送她出嫁。这是心中的遗憾,但我总会告诫所有的亲人善待她一些,小侄女太不易了。
       更不易的是彼此伤心的那一刻。
       由于长期工作在有幅射的环境,或生活环境使然,妻侄女怀孕后被查孕儿发育不良而流产。这件事对她伤害很大,一听这个消息,我和妻子也崩溃了,因为妻侄女处于晚婚晚育年龄段,多不容易,这是亲人最牵挂的现实。


       这不,妻侄女又怀孕了。为了未来,妻侄女有意回家保胎。这才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今年是冠状病毒肆虐、防患疫情的一年,她要回家是明智之举。老家的条件虽没外界豪华,但总会方便一些。而我,对于妻侄女来我家则有一种想法油然而生:
       女儿回家了!


                           2020年3月19日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慕宗彦, 男,58岁,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  曾做乡村医生,现在家务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