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这个“隐藏技能”,宝石身价倍增!

 蜡小白 2020-10-27

到宝石,价值和价格绝对是绝大部分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而在决定宝石“双价”的重量、颜色、净度、切工、产地、天然性等因素里,绝大部分是我们人类无法干预的,也就是说是宝石与生俱来的特性

但是,在这些重要因素里,有一个是经常被消费者忽略,或者说是难以准确判断的,但这项属性同时也是唯一人类可以全程干预和把控的,它就是宝石的切工
在旺财眼中,切工真的是决定宝石品质极其重要的因素,除了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外,宝石切工的好坏,能直接决定宝石的颜色、净度、重量等是否能最完美的展现

宝石切割师在切割宝石原石时,通常要考虑暗域、闪耀度及亮度等因素。对宝石进行切割的最重要一个原则就是:使光尽可能多地经由宝石内部后反射回台面并射入观察者眼中,从而来增加宝石的光亮和闪耀程度,同时控制暗域的面积。不过,由于受到宝石原石的天然形态限制,同时出于保重等方面的考虑,彩色宝石的切工很难能达到完美的状态。

今天,旺财就以彩色宝石为例,从暗域闪耀度亮度等方面来介绍下切工对宝石品质的影响。


 暗 域 


暗域就好比《倚天屠龙记》里的“灭绝师太”,只不过它“灭”的是光。


那什么是暗域呢?大家有机会可以自己做个试验,将宝石台面朝上进行观察(当然是在光线较好的条件下),肉眼可以观察到的黑暗(发黑)区域就是暗域。这些区域的存在可能是宝石对光的吸收、漏底、消光或观察者与物体的反射导致的

宝石的“吸星大法”

大家应该都知道,宝石之所以呈现某种颜色,是由于宝石对光线中不同波长的光谱色进行选择性吸收的结果,吸收完剩下的,就是大家看到的颜色。


而某些宝石本身就因为“体质”原因,非常暗。比如,饱和度极高的蓝色蓝宝石,光无法穿透,并几乎被完全吸收,从而导致了其发暗的视觉效果,我们常会评价这样的宝石“太黑”。


打开天窗说亮话

宝石的漏底就好比“打开天窗说亮话”,但应该是在宝石切割中极力避免的。


如果宝石亭部过浅,经由宝石冠部射入的光线直接从亭部刻面射出,而未被反射回冠部,从而形成“漏底”现象,简单来说,就好比“看穿”了宝石。如果宝石台面朝上固定于一张写了字的白纸上(见上图),观察者透过宝石的台面,可以观察到白纸上的字,那就是“漏底”,也经常会被称为“开窗”

因此,宝石漏底就意味着位于宝石亭部下方的背景物会直接影响宝石的颜色。对于成品而言,尤其是浅色宝石,宝石的颜色会受到佩戴者肤色或衣物等背景物的影响。


不过,轻微漏底的现象对于颜色饱和度过高的宝石,较小的“窗口”却可以降低宝石颜色的饱和度,从而提升宝石的视觉美感。


“大屁股”不能要

宝石“大屁股”则是漏底的反面极端“:切的太厚

如果宝石的亭部过深,光线进入宝石后经过多次折射,会从另一端亭部射出,同样无法经由冠部,返回观察者的眼睛,造成“黑底效应”。亭部刻面越陡峭,消光现象就越明显。


不过,有经验的宝石切割师会巧妙地利用“消光”现象来改善宝石颜色的视觉效果。例如,在切割颜色普遍较浅的宝石(如锂辉石、摩根石)时,可通过增加亭深使宝石吸收穿过的光或改变光在宝石内部的传播路径,从而使宝石的颜色明暗对比更加明显,在感官上形成宝石颜色饱和度增加的视觉错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们在观察宝石时,通常要将宝石放置于离眼睛8至20英寸(20-50厘米)的距离。这时,光线经过观察者的肩膀射入宝石,然后从宝石内部经反射回到观察者的眼睛。


如果宝石只反射白光,则不会有暗域的出现。但如果观察者穿着红色的衣服,并在仅散射白光的环境中观察宝石,宝石将会反射出红色。另外,宝石周围物体的颜色也会影响对宝石颜色的观察(上图左侧帕拉伊巴上面的绿色调其实是隔壁绿碧玺的反光,而不是它本身的颜色)。


这也是鉴定机构在进行彩色宝石颜色分级时,在黑、白、灰色调的环境中进行,且观察者应穿着白色衣服的原因。


 闪 耀 度 


闪耀度通常指宝石的闪耀程度,即指从宝石内部反射出的有色光,俗称“反火”。对于彩色宝石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颗切工优秀的彩色宝石,返回的大多数光线(全反火)应该是具有一定饱和度的彩色光,从而增加宝石的闪烁感。

 亮 度 


钻石权威鉴定机构GIA在2004年发布的钻石切工分级体系中使用了亮度一词。GIA将亮度定义为:在正面朝上的抛光钻石中看到的“白”光的内、外反射的程度

对于彩色宝石而言,当我们转动她时,切工好的宝石应该能够返回足够量的光从而产生良好的亮度。

虽然“漏底”、“暗域”等看似负面的切工缺陷应该是极力避免的,但现实中大部分的宝石却难以避免,而且有很多时候,是“有意为之”

玩转白与黑

暗域的存在理论上会影响宝石的颜色和亮度,因为影响其价值。传统的切割方式通常会弱化暗域所导致的亮暗对比,从而使宝石颜色的展现更加的均匀、柔和

但有的时候,暗域所导致的亮暗强烈对比,却可以增强宝石色彩饱和度的感官感受,造成视觉冲击力,从而提升了彩色宝石的价值。
比如下图黑/绿和灰/绿对比度的不同。绿是同样的绿,但黑/绿组合明显在感受上,绿色会显得更加的艳丽(饱和度和明度更好,这就是明暗对视觉效果的影响。

再举个例子,摩根石通常都呈现饱和度较低的粉色。而下图所示的一颗心形摩根石,宝石切割师却很好地利用了对比度增加了宝石颜色饱和度的视觉效果。


But,对于饱和度较高的宝石而言,比如下面的蓝色蓝宝石,较强的对比度则适得其反。



到底该不该敞开心扉?

对同一种宝石而言,在“漏底”的问题上,宝石切割师通常会“纠结”于是选择大直径、保重及较大的“窗口”,还是选择小直径、没有窗口且损失重量。
对于某些颜色饱和度足够高的宝石原石,宝石切割师会考虑适当减少亭深,因为宝石本身的高饱和度可以降低“窗口”对宝石外观和价值的影响。同时,这样的选择也意味着可以尽量保重,获取更多的收益(毕竟重量会很大影响宝石价格)。
如上图中的两颗海蓝宝,均存在漏底现象。随着漏底窗口增大,宝石中间的颜色变弱,从而使宝石整体颜色的均匀程度降低

宝石的折射率也是造成“漏底”现象更容易出现的原因。同样亭深的两种宝石,折射率较低的宝石往往出现“漏底”现象的几率更高。

要围度还是要线条?

普通健身者应该都经常纠结于一个问题:在肌肉含量不变的前提下,是要高体脂的大围度,还是低体脂的肌肉线条。对于彩色宝石也一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在其中求得平衡。
在彩色宝石的切割中,出于保重的考虑,亭部靠近腰部的刻面往往会过于陡峭(过深),靠近亭尖的刻面又会过于平坦(过浅),而仅仅位于二者之间的刻面会具有较为适当的倾斜角度。这种切割方式将导致:亭部近腰出现消光,而在亭尖附近出现漏底,仅中间部分会产生一定的闪耀度。在闪耀度和重量之间进行一定的取舍,是个很“虐心”的选择。

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珠宝市场对某种切割方式的偏爱也会影响宝石切割商的选择。大部分消费更喜欢看起来台面更大的宝石。
即使可能具有更加均匀的颜色及视觉效果,珠宝商及消费者通常不太喜欢亭部较深的宝石。因此,人们的这种喜好会影响宝石切割师,使其更易于选择亭部较浅的切割方式

这也是市场上某些宝石出现“漏底”等现象较多的原因,除了原石稀有的原因外,大部分消费者在价格一样的前提下,会选择“看起来更大”,而不是“看起来更美”的那颗也会直接影响商家的切工选择。


图文参考自公众号:GUIL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