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体穴位漫谈
2020-10-27 | 阅:  转:  |  分享 
  
人体穴位漫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人体的经络穴位。人有十二正经,有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对应五脏六腑,十二对十一,有一条经出现了两次,那就是心经、心包
经。五脏中,心脏属于心包经管辖。心是什么呢?《黄帝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就像一个君王。心包经中,有很多穴位对应五
脏。其中一个叫腹募穴,腹为阴,腹部募集气血的地方,很旺故称。后背有个背俞穴,俞是门钉,阳气出入,旺盛到“突”出来。阴阳平衡才健康。
这些穴都对应五脏六腑。腹募穴在膻中,“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穴是双乳连线的中间,点一下这个穴位,痛吗?通则不痛,通则不
痛。如果痛,说明你气血不通。那你就需要去多按它,随着你揉开了痛点,你的心情也会变好。膻中穴旁边,一左一右,各有一对神藏穴、灵墟穴及
神封穴。心里受伤后,该封住的没有封住,失去了保护,这个穴位就会很疼。人容易进入忧郁、癫狂状态。神藏穴是藏神的地方。灵墟穴,墟就是高
高的地方,气血畅旺,像高高的山丘。所以以上穴位都是心受保护的地方。你看古代出征,战士戴的护心镜,都是护住正中间,而不是心脏。因为它
护住的是我们的膻中穴——心包经的募穴——我们的心神的关口,这样才能避免战场上的杀气、煞气、戾气、邪气侵扰我们的心神。皮肉之伤好痊愈
,而心神上的伤却不好恢复。所以护心镜的作用是护住心神。小朋友还有童心锁,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现在日常中不能戴着护心镜去生活上班,那么
可以佩带一块玉牌,玉牌能护主,选玉牌看眼缘。护心镜做得再大一点,可以往下护住心神的募穴,也就是巨阙穴,在胸肋夹角与肚脐上四分之一的
地方。这是个洞开的大门,护心镜也能护住巨阙。巨阙之下,是中脘穴,它是胃的募穴。胃疼的人,按揉中脘穴,也许在打嗝之后,就不疼了。中脘
穴在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中脘穴和胸骨下端连线的二分之一是巨阙。它们挨得很近,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心神不宁,心情不畅,
体现为胃疼;反过来也一样。中医认为,心病,从胃病治;胃病,从心病治。胃是人的第二张脸。胃与情绪息息相关。“十二正经”对应五脏六腑,
多出来的那个“形而上”的,就是你的心神。中医是高维智慧,是涉及形而上的实证科学。除了“十二正经”,还有“奇经八脉”,其中,受武侠片
影响,打通“任督二脉”让人心驰神往。任督二脉居于人体中正位置,符合中华文化得中、得正理念。任脉为阴在前,督脉为阳在背后。二脉起于会
阴,任督二脉在舌头断了。练功时舌抵上腭“搭鹊桥”,就是为了连通任督二脉,保持气血畅通。关键词:穴位十二正经黄帝内经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2604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