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情薄如纸

 喜好喜好 2020-10-27

人情薄如纸

文\杨富智

“村烟散去我忧思,亘古安家又别离。但看明朝谁挂念,思乡往复泪沾衣。”这是笔者2018年1月12日有感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随着改革步伐的进展,城区改造的拓展,昔日的村庄在拆迁中一个个消失。往日那日暮黄昏,三五结伴坐在大门口拉家常、嘘寒问暖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农闲季节,走家串户分享大丰收的喜悦心情已不复存在;一张炕桌,大哥二哥三小弟围炉夜话的温馨气氛已不复存在;年末街坊邻居、妯娌共同包饺子互送共餐的和睦亲情已不复存在。只有留在,不,只能说是被主人安插在村庄的卧底——小黄狗,在饥不饱食的无奈中,时常回到自己曾经守护,现成为废墟的家巡视一番。尽管小黄狗知道主人们分崩离析地住进了高楼大厦,没办法带自己一同前往。但是,从它忧伤的眼睛中可以看出它对家的留恋和不舍;也从它时常哽咽的犬吠声中,凄厉地阐述不愿背叛主人的心声。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城乡巨变,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历史性大格局。顺应时代发展,弃除旧思想,是当下推进与时俱进的奠基石。因循守旧,固守老思想,其结果只能是闭门造车。农村改革,着力点放在棚户区改造,这无疑是好事,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利益。可是,随着搬迁和补偿款的到手,人也开始变了。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这句话也伴随着时间逐步淹没曾经憨厚淳朴的心扉。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外亲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在这时也开始逆转,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停辆法拉利,不是亲来也是亲。曾经贫居闹市无人问的凄寂孤楚,在一夜拥有百万财富的富在深山有远亲中而变得门庭若市。那么,随着拆迁,也派生出许多利益之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是对方本该得到的,在私欲过大的追求中,宁愿独吞,也不愿意让对方拿走,亲情被无情无义击落的荡然无存。甚至,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地摧毁大家的利益。昔日,悠悠天宇旷,切切乡亲情,在此时显得是如此不堪一击。相互之间攀比,冷眼漠视也伴随小农意识而开始滋生。肆意挥霍,醉生梦死在瞬间的改变中迷失自我本性。人情在此时便成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往昔,一家有事,全村帮助的局面,悄然地被散去的村烟击退。相反,坐据心灵的是:这个村已经散了,大家各奔东西,已经没有必要维系这段亘古恒久的乡情了。各自为阵,划定自己的圈子,似乎才是当下明知的抉择!可是,很多人忘了,人最怕的是朝夕相处过后的陌生。人情淡薄、世风日下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只是人们讳忌而不谈罢了!回眸瞻望,一路走来,同一姓氏,同一血统,却不知为何只沉醉了,部分人不是一家人却似一家人的心。导致一部人泯灭自己的良心,人情味淡漠。摘下面具,抓住对方致命的弱点,用致命的武器全力攻击。人情冷暖古今同,人们的之间那种乡情、友情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冷漠、变得自私、变的麻木。相信很多人都在怀念那种隔墙拉家常,捧着饭碗互相品尝,一家有事众人帮忙的场景。难道一个“利”字,就把曾经的邻里之情演变成老死不相往来吗?难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得会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景观吗?

世态云多幻,人情雪易消。纵然我们生活在这个奇妙无比的万花筒里,但是,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学会对那些丑恶的东西有自己清醒的认识,进而净化自己的灵魂,陶冶自己的情操抵制世俗的恶习。古人说:“以青铜作镜子,能够正衣冠,以历史作镜子,能够知兴亡,以别人作镜子,能够明得失。”更要学会变通,既然有些事注定了要出现在自己的梦里,那我们就不惜一切代价聘请周公前来帮你解梦。有些事,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学会去面对;学会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纠结,只能伤了自己。纵然人情在交际的氛围中变得讳莫如深,使得有些人交往看地位,看身价,无视亲情、乡情,我们也不要让自己披上了一层虚伪、虚荣、势力的外衣,把自己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遇到爱你的人,要学会感恩!遇到你爱的人,要学会付出!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所以,我们在感受人情似纸的同时,要学会参化内心中那份固有的纯真与质朴。不管别人如何待你,但你心扉深处的那份豁然大度与至真至善不可改变。如果,你一味追究在意,那又能如何呢!再大的事,到最后都是小事;再小的事,到最后都成了故事。所以,生命中注定让你在今天中演绎明天的故事,那么,我们就甘愿做个有故事的人。看开化了,凡事一笑而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