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鸣华侨农场60周年】从华侨农场到国家级开发区华丽转身

 aq100001 2020-10-27

 从华侨农场到国家级开发区,变化对比

1960年,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诞生,农场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当时的农场基本都是传统农业,各种基础设施缺乏。2013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集食品加工、环保家具、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武鸣华侨农场正着力打造综合产业区、教育园区、旅游健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四个功能区。

 变化对比


自1960年至1978年,先后安置了印尼、越南等9个东南亚国家的归难侨约1.2万人。至今仍有归侨侨眷7600余人在这里工作、生活。经过60年发展,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是国务院侨办重点联系单位,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是全国华侨农场转型改制的示范性区域。


武鸣华侨农场华丽转身



工业发展

辖区现有工业企业4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家。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环保家居三大产业,同时抓好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目前,食品加工产业已经聚集了百威啤酒、中粮集团、珠江啤酒、河南双汇、台湾统一、内蒙古伊利、加多宝凉茶和王老吉凉茶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努力打造广西最大的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 20世纪70年代原罐头食品厂实罐车间。

▲ 百威英博啤酒(南宁)有限公司现代化啤酒生产线。


▲ 原武侨农械厂车床车间。

图|广西山沃机器有限公司工程机械。

▲1991年的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茶厂。

图|生物医药产业生产线。


▲ 1990年侨星电子厂车间。

▲南宁侨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医疗级熔喷无纺布生产线。


教育园区

正在着力打造成南宁新的教育集中区,现已经引进了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制造工程学院、广西水电学院、广西经济学院等一批院校。未来几年,这里将汇聚10万的高校学生,实现高等高职教育与园区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建设中的广西民族大学新校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广西制造职业学院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康养旅游

依托秀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将发展以休闲旅游与养老健康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总投资超百亿元,集养老、科研、医疗、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养老产业项目太和·自在城已经对外营业,2017年获评首批“广西养生养老小镇”;计划总投资约300亿元的广投健康·定标未来城项目,目前一期已完成备案,建设内容主要有培植生态环境、建设体育休闲公园、打造水系、开展环湖治理、配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它是未来发展休闲旅游的另一个重点区域。

图 |广西首批“广西养生养老小镇”--太和·自在城。


图 |广投健康·定标未来城项目启动。


农业硅谷

示范区拥有耕地86平方公里,林地26平方公里。这里聚集有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水产研究院和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技术总站,形成了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现代观光农业、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共同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共打造了3个自治区级三星级、1个自治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正在培育1个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1960-1990农场职工采摘茶叶、砍甘蔗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学研究基地。


▲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


▲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


现代农业大棚。

奇迹还在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