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剑︱沈尧伊设计红色选题邮票考证

 莆田长谷 2020-10-27

内容提要

沈尧伊是美术界“长征绘画第一人”,但同时也是设计多套邮票的邮票设计者,从1967年的文4《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邮票到2016年的2016-3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邮票,跨度达50年。本文研究他的邮票及相关原稿设计与创作艺术。

关键词

沈尧伊  邮票  考证

引题

堪称经典的《长征》

在刚刚举办的第37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2016年10月发行的2016-3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邮票当选,这是著名画家沈尧伊采用素描淡彩手法设计创作的。专家对此的评价是:沈尧伊毕生精力都在绘长征,其在长征题材绘画上的创作功力、艺术特色和巨大影响,在中国画坛无人超越、无与伦比。

为表现好长征选题,从1975年开始,沈尧伊曾五次独自重走长征路,在艰辛崎岖的长征路上体验生活,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搜集和掌握了大量与长征有关的文物资料,对当时红军人物的音容笑貌都有深刻的把握。他创作的长征主题美术作品以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和油画《遵义会议》产生的影响巨大为代表,因而也赢得了“长征绘画第一人”之赞誉。

1988年至1993年,沈尧伊花费6年时间,以特有的版画与油画结合的风格,潜心创作了多达926幅的长征史诗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当年即被评为全国美术展览金奖。自2012年起,沈尧伊又历时三年,独自创作、编绘,完成了反映1935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长征史实的《长征·1936》,共614幅。这样,沈尧伊共创作了有关长征的连环画图稿1500多幅。2016-31邮票正是从这些图稿中进行优选,挑出了适合于邮票反映的画面,再由沈老依据邮票的特点和要求作了构图调整和重新绘制的。

缘起

影响广泛的毛主席像

作为邮票艺术研究者,我在探寻、收集、整理邮票选题、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革命史(即“红色”)与美术名作选材的邮票。在众多邮票作者中,沈尧伊先生是我关注的邮票设计者。正是出于对画家的敬重,我在30年间一直追寻画家设计邮票的足迹,探索画家艺术心路,梳理画家绘画作品与邮票之关系。

1988年,我因编写《新中国画家与邮票》一书,整理了《新中国邮票作者及图稿名录》。在查阅邮票目录过程中,我见到了署名“原画作者:沈尧伊”的两套邮票(文4《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和J.11《纪念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为此,我写信向沈尧伊先生咨询文革中创作美术作品,特别是这两套邮票原稿的创作情况,并遍查相关美术史及图录。对两套邮票的原稿创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文4《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邮票,1967年7月1日发行。全套5枚同图异色,图名题为《毛主席侧面军装像》。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接见红卫兵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红卫兵就创作了一组木刻作品,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沈尧尹创作的《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这幅毛泽东头戴军帽、身穿军装、臂戴红卫兵袖章挥手致意的半身画像,是当时“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这句流行语的最好诠释,经新华印刷厂印制后大量发行,在新华书店出售,后又在报刊上发表。此画上的毛泽东侧面头像后来又经画家本人充实,另行发表。沈尧伊当时是这样叙述的:“1966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因正值文革运动,便留在校内参加运动。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首次接见百万红兵,此后,版画系师生成立了非派系的版画战斗组,并创作了一组表现红卫兵的小刻组画,共十几幅(梨木50cm×35cm黑版涂红两色),这套组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成十二开单页。其中,第一幅《跟随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是我创作的。这幅木刻很快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等各报刊上发表,并印成单页和明信片,受到普遍欢迎。由于原梨木版尺寸较小,不利于展出,1966年10月我便着手按原稿放大,刻了第二版(五合板110cm×8Ocm黑版涂红两色)。从此这幅木刻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其正式与非正式(群众组织的报刊)发表、翻印、复制,多得无法统计。1977年5月,这幅木刻参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美术展览》,并在工厂、农村、街头巡展。影响最大,刊用量最多的是取自第一版和第二版画面中的毛主席侧面带军帽有红领章的肖像。大量发行的毛主席各种彤式的语录或文革的各种首长讲话、笔记册都刊用此肖像;报刊和非正式众组织的报刊上当时都必须登毛主席语录,而有相当一个时期语录上方或左侧都刊用这幅木刻像;各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毛立席语录宣传品(多为四开),也曾大量用这幅术刻像;各种宣传方式如集会、袖标、工艺刺绣、会旗等都用这幅木刻像; 1977年中国邮票公司发行了印有这幅木刻像的邮票,面值8分,上有‘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中国人民邮政’字样。可以说这幅木刻的发行量和影响面在美术作品中是空前的。发表数量决不亚于《毛主席去安源》,其肖像的影响更是深入文革的各个阶层和角落。”《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一书这样说:“这个侧面头像是‘文革’期间发表次数最多和影响最大的,它的印刷数量是根本无法统计的天文数字,在世界是美术史上从未有过印刷这么多的版画,以后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数量。”同时评价道:“沈尧尹在1966年是中央美院版画系学生,中央美院革联红旗兵团创作的毛泽东木刻肖像,多出自沈尧尹之手。他创作的毛泽东肖像木刻,构图的经营和黑白关系的组织,处理很纯熟,用刀概括,很有力度。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西画素描基础,但又不似外国人像尽是‘阴阳脸’(指作品表现明暗关系,因此人物脸上有大片阴影),头部刻画得很清楚,吸取了中国古代木版年画的某些特点,不唯美,不纤细,不繁琐,不怪诞。这批毛泽东肖像既体现意识形态意图,又体现审美理想。”

J.11《纪念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邮票。1976年10月19日发行。三枚邮票图案分别选自画家张松鹤的雕塑、汤小铭的油画和沈尧伊的水粉画。沈尧伊的《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 做批林批孔的闯将》是1974年初创作的一幅水粉画,画家以准确、精到的笔触,刻划了鲁迅睿智的眼神、严峻的面庞,突出了工农兵群情振奋的人物形象。应当说,沈尧伊的人物造型的功力是深厚的,尤其是工农兵的造型十分得心应手,和谐天成,与时代特征十分吻合。这幅作品完成后,多次被印成大开张的单幅宣传画在各地张贴,在社会引起较大的影响,是当时宣传画作品的优秀代表作。

这些邮票的设计也在沈尧伊1989年6月5日给我的回信得以印证,沈尧伊先生详细地开列了一份他设计的邮票清单:“邮票:毛主席木刻像系文革期间创作(1966.10),毛主席水粉头像两幅(一正,一带军帽)(1966.8),《学习鲁迅革命精神》是1974年所作。以上均收入邮票之用,本身是宣传画,并非专为邮票创作。”沈尧伊的这份邮票设计清单中的两幅毛主席像(水粉画)作品,因邮票目录或相关文革邮票研究文章并未有记载或考证,这就为沈尧伊的邮票创作和文革邮票设计留下了悬念。当时,由于再次与沈尧伊联系未果,我对于沈尧伊两幅毛主席像(水粉画)邮票研究也因此搁浅。

续缘

填补空白的《遵义会议》

时隔40年,沈尧伊与邮票再续前缘。2015年1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沈尧伊创作的2015-3《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分别展现了遵义会议旧址、会场内景。第一图为沈尧伊应中国邮政要求采用油画形式专门绘制的,而第二幅则是采用了沈尧伊创作的著名油画《遵义会议》(藏国家博物馆)。

《遵义会议》(油画)被称为第一幅全面、真实、深刻地表现遵义会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革命历史画。原作面积184cmX504cm,创作时间从1994年8月起,历时二年半,四易其稿,上画布又用了一半年半时间。画面表现了出席会议的共20人,自左向右依次是:李富春、张闻天(洛浦)、王稼祥、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秦邦宪)、凯丰(何克全)、朱德、彭德怀、陈云、刘少奇、聂荣臻、邓小平、李卓然、林彪、杨尚昆、刘伯承、伍修权、李德和邓发。这幅油画是画家继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之后又一部歌颂长征精神、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成功之作。

以美术形式来表现会议场景是一大难题,独幅画较之连环画更难,而表现遵义会议这样政治性强、历史意义重大的会议,其难度可想而知。也许正由于这些原因,在我国长期以来的美术作品中,虽然陆续出现了不少歌颂革命历史的传世之作,但表现遵义会议的独幅作品还很少见。沈尧伊这幅油画的问世,可以说填补了中国革命历史画的一项空白。《遵义会议》构图有意区别于其他行军作战场面,把遵义会议的场景画成肖像群的组画,在技法上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以线为主的造型,具有硬度的版画线与体积结构、明暗的结合;二是在色阶上压缩色彩区域,形成有变化的暖灰色调。

《遵义会议》的创作,可以说是从一幅连环画,向独幅画过渡过程。为了画好这幅油画,画家先按连环画的原画结构用油画画了一幅草图,然后向有关人士征求意见,得到了部分老红军和著名画家王朝闻的指导和帮助。在油画创作中画家力求兼容肖像画与情节画共有的特性,对连环画原稿作了大的改动:1、淡化谈话情节,减弱相应的动作与表情;2、调整人物关系,在人物的第一中心又开辟了第二中心;3扩大视野,完整构图;4、强化环境与纵深感。对画面人物表现的关系,画家确定了“合情、合理、合作”的创作三原则。合情、合理,即史料依据准确。故事情节定在开会之前,以此凸显画面组合的合理性;在主次关系上,对人物的职务与实际作用兼顾,并照应半个多世纪后当事人对事件和人物所作的结论。合作,即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组合。比如,毛泽东与周恩来,这是画面的中心,动作上一坐一站,色彩上一白一黑,神情上一个深邃一个坦然,造型上一个开放一个严谨。通过对比使得两个伟人的个性与风采得到了强化。

《遵义会议》创作技巧可圈可点,一是以浅造型为主,具有硬度的版画线与体积结构,明暗的结合;二是在色阶上压缩色彩区域,大量运用有变化暗灰色调。这些技法上既有点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色与线,是对油画技术的合理变革与创新。应该说,画面上20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衬托他们形象的道具,基本上都能找到历史照片的依据,但并非是原照的照搬。如左手拿着一盒香烟、右手正在从烟盒里往外掏烟卷的毛泽东,坐在中心位置的陈云和刘少奇,生病坐在躺椅上的王稼祥、受批判靠在门边生闷气的李德,淹没在群像中的林彪,乃至对道具的细微刻画:门窗、桌椅、炭盆,还有军帽、军装、皮带、文件夹、纸张、杯子、香烟,无不表现出画家高超的构图技巧与造型能力。

机缘

水落石出的剪贴宣传画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正是沈尧伊连续设计《遵义会议八十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邮票,唤起了我继续探寻他设计红色题材邮票足迹的激情。我了解到,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沈尧伊正借纪念长征美术活动,不遗余力地推广架上连环画的创作和展出;而作为他的副手,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近年来在连环画艺术创作和邮票设计上也屡获佳绩,与之配合浑然天成。我征得李晨教授同意,请他帮忙联系沈尧伊。在我寄出的文革邮票彩印件中,沈尧伊指出了采用他原稿设计的邮票是文2《毛主席万岁》中的第2图和第3图(感谢李晨教授通过微信为我截图)。据此,我查阅了有关文2邮票的设计资料:

文2《毛主席万岁》邮票于1967年5月1日发行(其中7图9月发行),当时正值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为了宣传毛泽东思想和“文化大革命”而设计发行。这套邮票的前4枚图案,由北京邮票厂工人用当时的宣传画剪贴组成;后4枚图案,则根据新华社和《人民画报》发表的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等新闻照片,由邮票设计家进行剪构。

下面是有关资料对这套邮票的描述。1图“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摘录”上写的是:“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2图“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主图为毛泽东正面头像、红旗的海洋及毛泽东的诗词手。3图“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表现毛泽东身穿军装,头戴军帽,满脸微笑以及胸佩毛泽东像章、高举毛泽东著作的中国、越南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在前进中。4图“毛主席和红卫兵在一起”画面上是身着军装,头戴军帽,臂戴“红卫兵”袖章的毛泽东在手持毛泽东语录的红卫兵簇拥下招手致意。上方印着:“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5图“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画面是毛泽东在天安门上的照片。身着军装的毛泽东凭栏远望,身旁是副主席林彪。6图“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画面是身着军装、笑容满面的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向红卫兵挥手致意的照片。7图“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画面是毛泽东远眺、充满兴奋神情的照片。8图“毛主席和林副统帅在一起”画面是毛泽东神情严肃地为林彪指点讲话稿的照片。

2017年3月18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架上连环画展(泉州站)”在海上交通史博物馆隆重举办,我有幸拜会沈尧伊,聆听他对长征邮票和美术创作的体会,请教了两幅毛主席像(水粉画)邮票的有关问题。沈尧伊告诉我,两幅毛主席像,一幅系根据天安门城楼上的标准像绘制而成;另一幅则是参考了一张毛主席在文革中的照片,加上了军帽绘制而成。当时的原作是“毛主席与日本朋友在一起”。对沈尧伊设计的红色选题邮票考证终于尘埃落定。

结语

邮票研究之趣

十分奇特的是,沈尧伊先生以创作毛泽东画像而的入选文革邮票而成为邮票原稿作者,又以创作以长征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入选邮票而成为邮票设计者。这期间经历了50年的历练。沈尧伊也从一位美术院校的青年学生,成为一名全国著名的油画家与连环画家,一名名副其实的“红色题材”美术家。他的美术创作和邮票设计所创造的影响面广、经典性强、手法多样(木刻、水彩、油画、素描淡彩等),都是邮票艺术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感谢沈尧伊老师在深圳参加佳邮颁奖活动期间为我主编《邮票上的人民军队》一书题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长征邮票共6图,分别选自《地球上的红飘带》和《长征·1936》,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历经千难万险,又奔赴抗日新征程;也表达当代对红军精神的继承发扬,走好新的长征。——沈尧伊”

十分巧合的是,沈尧伊设计的所有邮票,居然都与人民军队有关,这包括文革毛主席像的军装、J11中的工农兵形象以及1998年发行的1998-24《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纪念》第4图《解放北平》(此为与张汝为、邓家驹、吴长江合作,当另文叙述)。这使本文契合了“建军90周年集邮征文”得主题。由此,我也感受到邮票研究之趣,即它在于品鉴、探究、追寻、发现、成果。

我愿以此与各位同仁分享。

2017年4月15日于福州

收稿:2017年09月28日 12:44 

相关链接

沈尧伊,1943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先后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任教,现为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版协连环画艺委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文化部(1992年)优秀专家和国家人事部(1999年)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作品有版画《跟随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鲁迅与青年》;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革命理想高于天》;连环画《烽火里程》《战地日记》《白马》;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获四项金奖。

小编这么拼

记得关注哦

真爱和鼓励

打赏是美德

延伸悦读

现场︱追随沈尧伊先生长征

论剑|长征精神的邮票叙事表达——以新中国长征题材邮票为研究样本

高清大图·新邮预告|2016-3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集邮学术论文火热征集中

【重走长征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青少年集邮巡回活动研讨会

八闽邮人|海因广纳而成其深 —— 访福建知名邮票研究学者宋晓文

宋晓文的邮票艺术人生

CK1352

接触真诚

同享丰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