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线电史话】1296 MHz | 1960年第一次业余无线电月面反射通信

 业余无线电 2020-10-28

EME是英文Earth-Moon-Earth的缩写,在业余无线电中,EME通信就是将无线电信号从地球传到月球,然后再由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并被接收到,所以也称月球面反射通信。简单的说就是让无线电信号在地球和月球之间走个来回,以完成无线电双向通信。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1960年第一次业余无线电月面反射通信(Moonbounce)QSO的珍贵图片。

尽管月面反射(EME)自二战以来就开始应用,但成功的完成业余无线电的日常通信却是近期的事。1960年第一次完成了业余的双向月面反射通信,直到美国规定最高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500W及八十年代GaAsFET(砷化硅场效应管)前置放大器的出现,月面反射通信才变得流行起来

60年前,通过“ moonbounce”(正式名称为EME)的第一次业余无线电通联发生在60年前,如1960年10月的《电子世界》(Electronics World)杂志所示。

自1940年代末以来,美国海军就一直成功地使用月球作为被动反射器进行通信。

1960年7月17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在加利福尼亚的W6HB和马萨诸塞州的W1BU之间进行了同样的事情。成功的QSO发生在1296 MHz,带有1000W速调管,可为抛物线天线提供全部合法功率。



【新品推介】6米巨型天线阵列|玩VHF EME的世界顶级DX'ers的选择

【火腿快新闻】18949.4公里 | 10GHz EME业余无线电通联新记录诞生

【火腿快新闻】南非第一 | 首次ZS EME 10 GHz 数字通联记录

【火腿课堂】业余无线电的广度 | 月面反射通信(EME):与月亮对话的准备工作

【火腿快新闻】日本和美国火腿在47GHz业余无线电EME月面反射通信测试成功,祝贺!

【火腿快新闻】FT8数字模式应用于月面反射(EME)通联的探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