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思珠娘 诗意榕城 诗情无限

 乡愁里的福州 2020-10-28

珠娘是谁呢?

诗 意 榕 城


秋思珠娘,福州的天空捻着一抹蓝,把慈悲的心经涂写在树枝上,舍不得叶子枯黄凋零。


麦园路

居安里

带上秋天的云,穿梭在福州的大街小巷,记录下光阴里的三坊七巷、上下杭、老仓山,让每座老宅、每条小路都能临水照花,自有妙趣。

福州的许多街巷中,最喜欢未经现代人雕琢,依旧百年岁月模样的三一弄、马厂街、积兴里、象山路。它们的沧桑像坐在树下等人聊天的老者,问一句:你会聊天吗?你看,夕阳都来了……


三一弄


麦园路

趁老建筑睡意昏沉时,我把它们禅风仆仆往返于两个时代光阴的姿态如实记录下来,在这个秋天,有路过的缤纷云影、有热恋后失恋的落花,还有失去时间的人,一起在人生的驴行中寻找新的起点。


下杭路

那些从未经历却熟悉得像每个市民自身事件的历史,给了两千年古城迷的力量。


这个秋天,历史不再和江山一起转身微笑。它会在青石板的街头、榕树下思念一个叫作珠娘的古代女子,并呼唤她:榕城。

一个人爱了一个城,一生一城恋一人

珠娘是福州女子的别称。为何叫作珠娘呢?也有说是诸娘,究竟如何呢?

古人作诗,没有山水便有花,有了兰竹便有仙。没有仙,一座山一座城就不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了。福州烟台山有琼花,闽都有珠娘。琼和珠皆是玉,是仙吗?谁来作证?


曹学佺写的《藤山看梅》可作证: 

身入蕊珠宫,居然占素封。

夜枝堪绕鹊,霜干可如龙。

的的明流水,盈盈对远峰。

藐姑射仙子,于此忽相逢。

   曹学佺自号石仓居士,是明朝闽中十子之首,被誉为闽剧始祖之一。当年他来梅岭蕊珠宫(仙苑),是否幸遇仙子呢?诗末,他把梅岭又比作藐姑射(道教仙山),说在这里意外遇见了仙子。蕊珠宫是瑶妃的仙居。曹学佺遇到的瑶妃不知是怎样容貌?或许是一只蝶神出鬼没,恍惚幻作仙子了吧?其实这仙子也许就是他最爱的妾乔玉翰。乔玉翰是个大才女,被曹学佺誉为女校书,且擅长作曲,嫁给曹学佺后,协助曹学佺办家庭儒林班,谱写闽剧的主要腔调逗腔。

   乔玉翰的名字中有玉,这琼花也是玉,玉岛也是玉。故而,曹学佺诗里的仙子或许正是时常伴随他身旁的乔玉翰。也许由乔玉翰开始,福州女子多喜操琴。

《茉莉夜迟,其香愈烈》

珠娘翠髻簇钗蝉,

潋潋风香浸管弦。

吾夜乃非渠媚得,

道书读罢且安眠。

这是清末著名诗人何振岱的诗作。看诗句,可知清朝福州女子喜欢管弦乐。另外,比何振岱早期的福州著名诗人黄任的诗词集中也常提到福州珠娘喜欢管弦的诗句。近代著名诗人郁达夫也提到福州珠娘爱管弦乐。


钢笔画:谢新苗

 1936年,郁达夫受福建省政府主席、他的留日好友陈仪邀请,来福州任省府参议。他到的那天是元宵节。他的朋友陈毓淦邀他来繁华胜地的烟台山游览。

他们逛了美丽的江南桥,看到桥两岸停泊许多破陋的舢板船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郁达夫内心十分郁闷和忧伤,当夜乘兴写了三首旧体诗,然后用宣纸抄好送给陈毓淦。诗云: 

南朝往事去悠悠,有福何尝一福州。

今日凭栏休洒泪,偏安事业亦千秋。

东南形胜足偏安,赵宋王朝梦里残。

奚怪今人咏风月,新亭我却耻儒冠。

剩水残山月仍圆,客心何用转凄然。

春风十里南台处,且听珠娘弄管弦。

福州人最早是闽越族后裔,闽国珠娘和越国珠娘曾是同根生的姐妹,所以皆被视为珍珠一般的美娘子。但是闽越王无诸统治福州时间很长,所以福州女子自古又被称作是无诸的姑娘,简称“诸娘”。“诸娘”在外地人听来有点莫名其妙,又觉得“诸”字不适合形容女性,而且自古闽越两国女子都叫珠娘,于是诗人们常用越国对女子的称呼“珠娘”来称呼福州女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