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民旧事」新民市大御路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10-28
永安桥

大御路,也称“京奉大御路”。始建于清,为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进兵辽西和关内所铺筑。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此路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所行之路,始称“大御路”。天聪八年(清1634年),皇太极将沈阳改名“天眷盛京”,简称盛京,从此沈阳有了“盛京”之名;顺治十四年(清1657年)设奉天府,沈阳又有了“奉天”之称,因此大御路也称为“京奉大御路”。

大御路起于努尔哈赤成于乾隆。努尔哈赤兵至沈阳后,战略目标直指明朝中心首都北京,要迅速达到目标,在地理上要解决两个障碍:一是蒲河,二是辽河。因这两条河的阻隔,清军必须绕道辽阳、海城、牛庄转广宁(今北镇),才能进入山海关。努尔哈赤下令修筑沈阳至辽河的道路(亦称“叠道”),“叠道宽三丈,长一百二十里”(引自《扈从东辽目录》)。扈从康熙皇帝东巡的翰林院侍讲高士奇走过之后,称叠道“平坦如砥,师旅出入便之”。这就是大御路建成后沈阳通往辽西的陆上通道。


至于蒲河虽不很宽,到汛期阻兵马行进。1641年(清崇德六年),皇太极下令在蒲河之上修建一座桥梁,建成后命名永安桥(取吉利之意),又将“叠道”延伸至广宁(今北镇)增大规模。自此八旗兵马入辽西畅通无阻。到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各帝,又将这条陆上通道修到京师,逐渐固定了行程路线,还在沿途建了固定的行宫和驿站,到乾隆皇帝弘历东巡时,大御路的修筑基本定型,全长700多千米,历经近300年历史。

大御路从现红旗乡与黑山县半拉门镇交界处入境,途经大红旗、柳河沟、新民市区、巨流河等地,在兴隆镇与于洪区交界处的老边(原属新民辖地,后划给于洪区)出境。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