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已陷入了恶性竞争,谁不补课谁吃亏,立法就能解决?

 恰恰365 2020-10-28

近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计通过。为保护未成人的身体健康,其中有一条:“ 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这条消息发布之后,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争论。

这项立法的初衷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因为现在的中小学学生面临着过大的学习压力,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假期。

虽然教育部门有相关的禁止补课的政策,但假期补课的行为却屡禁不止,现在这一行为被正式列入违法行为,意味着如果学校或教师再有这样的行为,将不光只是行政方面的处罚,而且还面临着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从网上的争论中,我们看到,公众普遍对这项立法的初衷表示赞同。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家长认为对学校假期补课的禁令,阻碍了其子女的进步,同时也有将学生从学校“赶”到课外班、加重家长负担的隐患。

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要禁止学校补课的话,也要禁止社会上的教学机构利用节假日补课,甚至禁止一切的补课行为 ,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孩子有休息的假期。

不管大家争议如何,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中小学学生承担着沉重的课业负担,节假日基本是没有休息时间的,平常作业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也很常见。

面对着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们焦头烂额,唯恐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最终将压力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竞争”的环境中,大家都在补,我家孩子不补不就吃了大亏?因此即使孩子不想补也不得不补。

另外,为何有这么多学校甘愿顶着学生的抱怨,不惜违背禁令,也一定要占用休息日、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

答案其实很简单,上级部门评判一个学校是否优秀,就是看该校的学生考试成绩怎样,许多家长也是这样的看的,中高考成绩优秀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相对更好的成绩,就想方设法地进行补课。

现在的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了应对中考、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中高考的成绩,学校、家长只能不断升级“教育军备竞赛”了。

这种 “教育军备竞赛”,给许多人带来沉重的压力,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终的结果是大家相互内耗“劳民伤财”,没有什么实质收益的零和竞争。

这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目的或许是想制止这种恶性的竞争,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出台政策、改变法律条款那么简单?从这个角度上看,公众对此番修法实效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现在,要想真正为学生减负,还需有关部门在各个方向发力制止这种恶性竞争,如通过合理设置考试大纲与难度、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改变评价学校、学生的方式等,在各种政策的配合之下,立法才能体现出实效与威严。

希望上级相关部门制定更为详细的配套政策,制止这种相互“内耗”竞争,让下一代能以更健康的状态成长,让学生、家长、学校、教师都能得到真正的轻松。

出国留学的标准化考试,是中国补习机构做得最成功的项目——无数媒体上的轰炸,各种高分同学的经验介绍,连已经在海外读中学的学子们,每到假期都要回国参加补习班,集训托福、SAT、ACT、SSAT等等。

真的是给家长一种感觉: 不上补习班,孩子肯定拿不到高分;所有的学生只要上了补习班,就可以提高成绩上百分。

看到周围同学都开始补习标化考试,她忍不住也说,“妈妈,我是不是也应该开始上补习班了?”

我家楼下整条街都是补习班,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我现在最害怕听到别的家长我给我孩子又报了什么补习班,我一听就焦虑不安,觉得我不给孩子报,就像有的家长说的,你让她有个快乐的童年,就会有一个难熬的青年中年,及老年。

中国的高考制度决定了千军万马最终必须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幼儿园大班就开始报补习班的孩子多的是,有珠算、心算、朗诵、诗歌、少儿主持啥的,至于上小学、初高中的孩子嘛!补习的就更多了,作文、口才、奥数、唱歌、跳舞、英语、语文、数学、物理等等……

每到周末,那些孩子中午补习完以后,年龄小的都是由父母、长辈们带着,匆匆忙忙地吃完午饭,下午一点钟再接着补习,孩子们累得早就没了精神;而大一点的孩子呢?哪怕在餐厅等餐的时候,都是趴在桌上奋笔疾书,仿佛作业多得永远都做不完……

可是没有办法呀!你的孩子不补习吧?人家的孩子样样都在补,那你的孩子就落后了呀?落后了就容易在高考时失利呀!那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噻……

人人都知道一味的补课会扼杀孩子幸福的童年,但人人又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补课。

现在中国的大环境就是这样,大家都在拼命的补课,你不给孩子补,孩子就会落后,家长不给孩子补课,老师也会要求家长给孩子补课。哪个父母愿意让孩子落后呀。

我儿子今年上四年级,9月份刚开学那会,儿子回来说,老师对他和班里的好多同学说从现在开始语文、数学、英语,都该上补习班了,要不然就跟不上了,老师还提供了几个可供参考的补习班。

这让我很意外,是孩子成绩差,老师觉得孩子跟不上吗?可我儿子的成绩虽不是拔尖的,但基本上也都在90分以上。

我想老师是希望他带的学生能更上一个台阶,如果大家都补课的话,学校考试班级的整体成绩就会提升,老师脸上也有光。

大环境就是这样,我们个人无法改变,但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补课,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跟风。

以下是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一、搞清楚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

家长可以和老师多沟通交流一下,通过孩子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看看孩子目前处于班级的什么水平。

了解孩子的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和孩子聊聊劣势科目中存在什么问题。

看看孩子学习跟不上是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的,还是平时的学习习惯不好导致的。

搞清楚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靠上补习班来解决

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疏于管理,只给孩子报补习班,结果导致孩子产生厌烦心理,虽说去上补习班,但却没有任何效果。

要想孩子学习好,首先得让孩子有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如果这两样,孩子没有,那上再多补习班也没用。反而上过多补习班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成绩不代表一切

孩子的童年除了学习以外,还有更值得家长关注的方面。

比如孩子的性格养成,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是否快乐,孩子的抗挫能力,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孩子有没有感恩之心、孩子的生活技能如何等等,这些软实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远比成绩更重要,更值得家长关注。

总结:中国式补课扼杀了孩子的幸福童年,但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从另外积极的一方面看待这个问题。毕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希望今天遇见的育儿记 )

有人从另外的角度看待补课现象:

1.先要明确幸福的含义。

这里就像某台的“你幸福吗?”但要回答这个问题,真的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孩子的童年是否幸福不应该只有孩子来说、不应该只有成人来判定、不应该只依据现在来判断。

2.从孩子的角度:

我们只看到很多孩子在补课中的不快乐,难道童年的幸福只能是大把的时间来玩耍就是幸福吗?我们不否认一些孩子在补课过程中的痛不欲生,但是你确定这是所有孩子的真实心声吗?

还是有很多孩子愿意在补课中获取知识、取得成功的,他们的痛苦,有时或许只是一种牢骚。

3.从家长的角度:

从题主的话语里能听出把“中国式补课”当作是一种贬义,但他其实应该是中性词。把握好度,为什么孩子就不幸福呢?如果孩子在足球中、绘画中可以找到快乐,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因此, 中国式补课没有错,并且也不是单纯中国有这种情况,基本上所有的发达国家有一定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都在做。错的是:有些家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补课上,认为给补课了就是爱,花的钱越多就表示越爱孩子。

4.从时间上来说:

成年人的自己有时候是不是想过如果当时自己补课了,是不是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大学,现在可能有更好的生活;有没有突然发现小时候如果认真听父母的话有一项才艺特长,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生活的快乐。因此,适度的补课,可能现在的孩子不理解,但孩子毕竟有时还是孩子,有时还不懂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因此,如果你现在在补课,第一你要感觉高兴,最起码你比很多人幸福,因为还有很多人还没有这个条件去补课;第二,尝试在补课中找到快乐,幸福不是别人给的,是需要自己用心寻找的。

有家长这样说:

我的孩子从上小学起就没过过星期天更别说寒暑假,直至高考前年三十还在补课,以至于我们两口那些年挣的钱全给了补课老师,使我孩子再也没有小时候的聪明可爱,最后也没考个好的大学,现在同龄经历的回忆起来感到迷茫很,十年寒窗意义何在?十年家长为了娃补课生活的拮据,钱花了人劳坏了,还没听见响声,唉,一把心酸泪啊……(丽丽784)

再看看这位学生是怎么说的:

我作为一个学生,我们班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全班那叫一个兴奋,可我呢?别人能放两天假,我只能放一天半,还不是那因为万恶的补习班,每次周末作业,都要星期日晚上狂补,补完之后还不能休息,得马上洗漱睡觉,早上六点还要准时起床,补习班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规律。(柠檬不是很萌么)

有人说:中国式补课就是扼杀中国孩子幸福童年的顽疾?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