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书法家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很巧拙的楷书作品? 你会学它吗?

 事奴 2020-10-28

书法史上,有很多风格不同的书体,有秀美的、有庄重的、有风雅的,还有一些是很朴拙的。一般我们认为,朴拙的作品,大多是属于民间的居多。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如果从书法艺术性的角度来认知的话,它们都是有着书法沿革的,不能说官方的就是有传承的,而民间的就没有传承。

点击加载图片

北魏时期,有一件非常经典的作品《汝南王修治古塔铭》,它属于魏碑,如果按官方来判断,倒是完全可以说得过去的。这里为什么要说官方和民间一说?主要是因为一些学习书法的人认为,民间的字形很难看,不是规范流传下来的。反而认为,只有官方的,才是具有传承的正脉。那么,根据《汝南王修治古塔铭》所记载的内容来看,这件作品应当是属于官方的书体。

点击加载图片

《汝南王修治古塔铭》中提到了“汝南王”这个人,他是谁呢?为什么要修治古塔?汝南王是文中提到了“元悦”,也是孝文帝之子。这个人“好读拂经,览书史”,极为信奉佛教,汝南王因为兄弟较多,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佛事之上,而无力于政事,所以,在洛阳期间,曾经两次修治佛塔,据说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求长寿,而《汝南王修治古塔铭》是他第二次修治后的一个记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一个“王”,此铭所记载的文字应当是官方而为的。

点击加载图片

前面用了很多文字,纠结于民间还是官方文字,其主要原因是为了纠正一些学习书法的人对此碑的一个误解,本来作为一个十分经典的北魏作品,如果理解判断上出现了误区,学习起来自然也就会发生一导向性错误,这是十分遗憾的。这个错误判断就是:官方的作品是经典的,民间的作品是不能学的。准确的说法是,这个《汝南王修治古塔铭》是官方的作品,不要误解为它是民间的。

《汝南王修治古塔铭》的作品有什么主要特点?为什么要学习它?学了它有什么好处?

主要特点:它的字形“巧拙生丽”,看似很“拙”,其实它的每个字在点画上的搭配是非常巧妙的,而这些巧妙并没有组成一个个很“漂亮”的字形,而是组合成了“难看”的字形,这样的组合正好颠覆了很多人对美的看法。这里有必要还要再说一下,关于字形的好看与否的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

书法史上,魏晋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隶书演变出了楷书与行草书,楷书又有钟繇的秀美,魏碑的古拙,以及王羲之的秀丽为代表的两种风格体系,说具体一点,隶书演变成魏碑之时,由于笔法的变化,这些字形就朝着隶书不太远的目标发展而去了,即:朴拙形态。而楷书到了唐代以后,则沿着钟、王一路走了下来,因此就有了秀丽姿态。但朴拙的那种书体并没有在唐代得以长足发展,而唐代书法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倡导下,秀丽姿态便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接受,因此,人们对美的认可只是停留了这里。

点击加载图片

《汝南王修治古塔铭》在字形上是没用汉隶书法的主要特点,尤其是对西汉隶书的诸多要求进行发展的,黄宾虹曾说,西汉隶书最具有自然属性,“而骨子里有精神,齐在骨子里。自秦始皇以后,一变而小篆,外表齐了,却失掉骨子里的精神。西汉无波隶,外表亦是不齐,却有一种内在的美;经王莽之后,东汉时期改成了有波隶,又只讲外表的整齐。”这也是《汝南王修治古塔铭》的艺术性特点。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个特点是书写上的笔法。有很多人把笔法问题看得很复杂,其实,只要我们能沿着书法史的发展规律去寻找,它并不是有多么的复杂。魏碑是由隶书发展而来的,所以,只要懂得隶书的笔法,对于魏碑来说,只不过是有笔法上的增减,如果是增,我们就增加笔法,是减也就减一下即可。

隶书有什么特点?要学魏碑,这个必须要有所了解。隶书中逆锋藏笔、平移、绞转、驻留等都是很常见的笔法,而魏碑中,这些笔法中以外增加了一个提按笔的动作,《汝南王修治古塔铭》中的提按笔法很多,这是一个最大的区别。如果清楚了这些笔法,对于完成《汝南王修治古塔铭》的书写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的。

点击加载图片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汝南王修治古塔铭》?因为这个字帖不论对于书法欣赏还是书法创作,都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的。就其字形来说,它更具有书法的意味,如果一个人平时写字都很“漂亮”,那么,如果能向这个字帖中的字形上靠拢一些,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有“味道”。从书法欣赏者的角度来看,《汝南王修治古塔铭》会越看越有味道,就是人们常说的“耐看”,并且看得越久,味道越足。

上面简要地谈了书法的一些演变史,并且从演变过程中对笔法的增损、字形的变化以及书法意味的取得等方面进行了一点探讨,也许会给人们学习书法带来一些思考。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作者:郭宗吾。

欢迎关注,书法知识持续放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