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酵素菌原土增肥降盐改碱技术效果展示

 昵称37581541 2020-10-28

案例一:滨海盐碱地改良

成因:滨海盐碱地盐分主要以氯化物为主,形成原因以海水影响及土壤蒸腾为主。入海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近海沉积,形成盐渍淤泥,海水随海潮入侵及溯河倒灌,向海滨及河流近岸地下水供给盐分,参与土壤积盐过程,同时在蒸发作用下,土壤表层含盐量超过盐渍淤泥,地下水矿化度也因蒸发而浓度增高,最终形成滨海盐碱地。

改良效果: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滨海盐渍化土壤采用酵素菌技术经过两年的改造,土壤理化性状、种植作物生长状况、产量、发病率均得到改善,具体见下表:

表一:采用酵素菌技术改良后土壤效果对比


pH

盐分(g/kg

有机质(%

微生物(千万/g

改良前

8.72

2.725

1.564

20.6

改良后

7.73

1.383

1.845

0.51

效果

正常

降低62.62%

增加2.81g/kg

显著增加

表二:采用酵素菌技术改良后作物生长情况对比


黄叶率(%

单株产量(kg

优果率(%

发病率(%

3年枣树改良前

1.7

1.5

60.0

14.7

3年枣树改良后

0.06

1.8

88.9

3.0

7年枣树改良前

2.6

24.3

52.3

25.2

7年枣树改良后

0.5

28.6

71.3

5.1

案例二:内陆盐碱地改良

成因:内陆盐碱地形成原因主要是地理条件及耕作管理所致,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运动,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除此之外,水利设施条件不足,大水大肥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加之地表蒸发强烈和土壤的毛细作用,日积月累形成内陆盐碱地。

改良效果:山西省怀仁县金沙滩镇盐丰营村盐碱地采用酵素菌技术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效果显著,具体如下表:

表三:采用酵素菌技术改良前后对比


pH

盐分(g/kg

有机质(%

微生物(千万/g

公顷玉米产量(kg

改良前

8.23

3.46

0.45

3.89

10984.89

改良后

7.69

1.28

0.85

14.13

7416.98

岛本酵素菌原土增肥降盐改碱技术

1)成因检测分析

土壤中的盐分主要由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氯离子四种阴离子和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三种阳离子组成的碳酸钙、碳酸氢钙、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等多种盐,不同的盐分离子改良方法不同,岛本酵素菌利用不同菌种对不同离子的降解作用,同时采用耐盐碱强力繁殖复合菌株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良,从成分上降低盐分,改良盐碱地。

2)配方施肥改土

针对不同的土壤通过土壤检测,确定土壤盐碱程度及主要盐分离子,根据土壤物理结构、肥力状况、供肥特点、作物需肥规律,采用耐盐碱酵素菌进行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活化土壤盐分,最终达到科学改良盐碱地。

3)种植作物改土

根据当地土壤类型及当地品种,确定当地特色种植作物,包括耐盐作物、吸盐植物等,从而减少土壤表层蒸腾作用,有效减轻土壤表层盐碱化,同时通过吸盐作物对盐分的吸收及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最终达到改良盐碱地,培育肥沃土壤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