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过“古墓酒”的大文豪竟为它题诗,江小白到底什么来头?

 陈笑1121 2020-10-28

中国人拥有3000多年的饮酒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商代。白酒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酒,白酒度数高,酒味醇厚浓烈,代表着中国最高酿酒工艺。

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由于工艺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人都喝不到高纯度的白酒,只能以米酒代替。米酒纯度不高,度数低,直到唐朝时与中国交往频繁后,才将中国的白酒工艺带回了日本,这才有了后来的清酒,这里的“清”与米酒的“浊”相对应,故而得名。

中国国土广阔,地貌丰富,带来的是丰富的风味,酒就带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川蜀之地盛产名酒是全国的共识,从大的方向上看,四川的白酒产量是全国产量的三成,此外,中国十大名酒有四个老家都是四川。

同四川有着相同的气候季风条件但另辟蹊径的重庆无疑是最特别的存在。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直辖市的身份让这个有活力的城市带着不归属四川的倔强,连带着重庆的酒也有别于川蜀地区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重庆高粱酒江小白就产自重庆江津。

江津地区地处重庆西南,扼长江要津,其实在明朝中期已成为西南地区的酒业中心,拥有500多年的酿酒历史。江津产的白沙烧酒兴盛于民国。尤其在抗战期间,大批来重启避乱的文人聚集于此,白沙烧酒给他们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带来了片刻闲适,大名鼎鼎的郭沫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敢喝“古墓酒”的郭沫若

郭沫若有多爱喝酒?有次朋友聚会,他突然说了句:“杜甫比李白更爱酒。”众人不解,李白爱酒的故事流传已久,杜甫曾说李白是“天子呼来不登船,自道臣是酒中仙”,怎么就杜甫比李白爱酒了?

郭沫若哈哈一笑道:“我统计过,流传下来的杜诗中,有21%是写酒的,李白只有17%。”此言虽是玩笑话,但郭沫若能认真地的一首一首数两人带“酒”的诗,要说不爱酒是不可能的。

1972年,中国考古队发现了一座震惊世界的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汉墓。在长达3年的发掘工作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当工作人员层层深入到马王堆主人墓室时,发现在这个墓葬群最核心的地带的一个角落,放置着两个铜壶。郭沫若仔细观察后断定:这是酒壶。

汉代贵族好饮酒,为了死者在来世也能品尝到佳酿,有把酒壶放在主人墓室的习惯。工作人员上前小心翼翼拿起铜壶轻微晃了晃,果然有液体摇晃的声音。

好酒的郭沫若突然提出了一个让全场人大跌眼镜的要求:他想尝一尝这款两千年的老酒。工作人员当场表示反对,汉代酿造技术不如今日,酒的纯度较差,里面肯定有不少变质的杂质,喝下去对身体不益。郭沫若退了一步,说自己只用指尖沾一点试试味道。

工作人员看郭老如此“痴情”,伸手把酒壶递了过去。郭沫若打开酒壶,轻轻沾了点酒,酒色是绿的,应该是放在铜壶里久了,与铜离子产生了化学反应。就这么一点酒,郭沫若如获至宝,轻轻用舌尖小嘬了一下,闭上眼睛仔细品鉴。众人竖起了耳朵,想听他的评价,郭沫若悠悠道:“不好喝,没啥味道了,不如现在的酒。”

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喝古墓酒,郭沫若好酒程度可见一斑。但要说,郭沫若记忆最深的酒,还要数重庆的白沙烧酒。

2、战地烧酒分外香

1938年,郭沫若跟随国府西迁至陪都重庆,任职于文化委员会,负责团结文化学者,宣传抗战精神的工作。

日军经常派遣飞机对重庆狂轰乱炸,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郭沫若与老舍、梁实秋、张恨水、茅盾、巴金、冰心、夏衍、曹禺、田汉等文化学者一道,在重庆创作了大量歌颂抗战精神的文学作品,并把作品搬上舞台,全国巡演,鼓舞前线军民士气。

由于日军的封锁,重庆生活物资贫乏,创作任务又非常重,郭沫若顶着巨大压力,每天一大早就去天府宫上班,干到深夜才下班。初到重庆人生地不熟的郭沫若在某天下班的路上,被一股奇香吸引,举目一望,发现不远处有一家灯火昏暗的小店正烧着牛肉,奇香正是从此处飘出。饥肠辘辘的郭沫若快步走入店中,点了一小碗牛肉和二两白酒,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种白酒醇香浓烈与香辣地的牛肉简直是绝配,刺激着郭沫若的舌尖。郭沫若问店主:“这酒是重庆特有的吗?”店主答道:“这是江津产的酒,我们叫它白沙烧酒。”

白沙烧酒酒味清香,绵软回甜,从明清到建国时期,都是重庆地区首屈一指的名酒,行销全国。为了满足全国市场的需求,白沙酒厂收光了重庆附近的红高粱,年产酒量达两亿斤,其中80%被外地客商买光。

清朝时,四川地区没有酒税,进一步刺激了酿酒业的蓬勃发展,拥有雄厚技术基础的白沙镇迅速崛起,到乾隆时期,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街,密密麻麻开设了500多家酿造作坊,称雄西南市场。

从此,郭沫若经常拉着好友一起光顾这家小店,喝着白沙烧酒,吃着香辣牛肉,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下,享受片刻的闲适。

令人尴尬的是,有次郭沫若带着田汉、洪琛等人在店里喝完酒后发现没有带够钱,只得赊账。在白沙酒劲的微醺下,郭沫若在欠条上信手写了一首小诗: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此庐虽小,其味隽永。称赞这家小店的酒肉味道如同古代太牢宴一样的美味。

称赞白沙烧酒的不止郭沫若一人,1944年,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到重庆白沙镇募集抗日捐款,品尝了白沙烧酒,给出了“好水不过驴子溪,好酒不过老白干”的评价。驴子溪是白沙镇当地的一条小河,白沙烧酒就是用驴溪之水酿造而成的。

3、老字号如何适应新市场?

“烧酒”是民间对白酒的通俗称呼,据说,古代白沙镇的居民从陕西学来了酿酒技术,又融合了贵州山区少数民族的工艺,创造出颇具当地特色的白沙烧酒。

民国时,小小的白沙镇仍保留了300多家酿酒作坊,犹如当时西南最大的白酒产业园。清末诗人赵熙顺江而下时路过白沙镇,欣然写下“十里烟笼五百家,远方人艳酒堆花。略阳路远茅台俭,酒国春城让白沙”的名句,从此白沙镇得了个”酒国春城“的美名。创始于1919年的渝北土沱酒,在北碚、渝北等地风靡一时,江津白沙酒则占据了重庆绝大多数餐馆。

四川老作家李华飞在《四川烹饪》杂志曾经有过一个名为“食客随笔”的系列文章,第五篇《郭老吃赊账》一文,称郭沫若抗战时期在国防部第三厅任职时,经常在旁边“星临轩”回民牛肉店吃牛肉,同时“外加二两白沙干酒”。足以见江津白沙酒的风靡。

建国之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重庆酒在统销统购之下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白沙就焕发了新的生机。

不过,新的时期有新的要求,现代化的白酒品牌想要在全国市场站稳脚跟,首要要实现产业化,产能提上去了,才能在全国铺货,知名度提上去了,全国经销商才会拿货。

一批重庆的酒水企业,下决心找出路,并且跑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比如重庆地区的本土品牌江小白,一直以来致力于传统高粱酒的“老酒新做”,并将酿造基地选址于江津白沙。

2018年7月,江小白在白沙镇启动了以江记酒庄为枢纽的“集中产业园项目”,投资30亿元,用地1300亩,从资本和产业链两个方面开始重塑白沙品牌沉睡已久的白沙镇,有了复苏的迹象。

在产业链端,江记酒庄集合了高粱产业园、酿造基地、高粱博物馆等板块,构成了种植、研发、酿造、储藏、物流、销售为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粱酒全产业链体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江小白在传承传统小曲高粱工艺基础上,江记酒庄独创“单纯酿造法”,精选红高粱为单一原料,配合当地的清冽软水,在青石窖池中纯净发酵,最终酿成醇香清雅,去糟提香,酒体柔和的优质单纯高粱酒。

同时,江小白将目标人群锁定在拥有年轻心态的消费人群,以用户为中心,江小白打造了一系列产品,如果立方、501原味高粱酒、表达瓶等,得到了年轻群体的关注。江小白时尚的品牌形象+白沙镇悠久的酿酒历史文化,让渝酒走出了重庆,实现了“老味新生”。

诸如江小白这类重庆酒企通过整合产业、优化创新的打法,给重庆酒老字号接入新市场,开启了重庆酒历史新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