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载】《爱情是生命里一抹朝阳》第七章:乡情乡恋(9-10)

 百荷书房 2020-10-28



9
建安终于向卢老师坦诚了自己毕业之后寻找工作的难处,他说“老师,我今儿来找您,主要是工作的事儿,现在大学生就业太难了,像我这样,没什么社会背景,没什么特殊才气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好前途的。我想,如果老师肯帮我,能做个教师,也就很满足了。”建安说完这段话,一股酸涩涌上心头,脑门上憋出的汗珠子直往下淌,面颊赤红如关公一般。
卢燕翔听完了建安一番诚恳的话语,尤其看到建安的为难情绪,他深沉地望着眼前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说:“是的,现在大学毕业生,确实是难找工作了,你的工作我已经有想法,寒假的时候我就给你说过,可以到一中来。你别那么沉重,当老师也没什么不好,何况现在教师待遇已经不错了。不过当老师可能辛苦一些,却可以生活得很充实。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在教学岗位上,好好干,到时候桃李满天下,也是蛮有成就感的。”
“是的,我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如今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想当老师的也不在少数。我若能顺利当上一名教师,那也得仰仗老师帮助啊,我这辈子能遇上老师,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我……”
“快别这样说啊!我有这样想法,与你的努力和优秀不无关联,老师是看着你一步步成长的,老师能够体谅一个农村孩子的难处。”卢燕翔即是肯定建安的优秀,更是安慰建安不要太过自卑,农村孩子,也要挺起腰板干事业。
建安心一酸,眼便圈红了。他心里明白,社会上有钱人家,为找到一个理想工作,比如由国家认可的国家财政开资的在职名额,有多少人拎了大礼找门路,谁能说得清啊?我李建安一文不名,拿来两盒香烟,还遭到老师的极力反对。这样的恩德,不是送什么礼物,说什么感谢的话语,能够报答的。想到此,建安由衷地说:“老师,大恩不言谢!您对俺的好,俺只有铭记在心,好好工作,以优异的教学成绩来报答您了。”
卢老师凝视着建安,说:“很好,这才像是我卢燕翔的学生。这样吧,学校过几天就要放假了。你先把档案转到学校,等我这边忙完了,需要你做什么,会有人通知你,一般情况,新学期正式开始工作。”
这对建安来说,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就像天上掉下了大馅饼,呜咉、呜咉地朝他砸来,却正好被他一伸手接到了。他激动地站起来,向着老师深鞠一躬,说“老师,谢谢!谢谢老师对学生的关照。那我就不多耽误您的时间了,我这就回去,尽快把档案转过来。”建安说着起身向卢老师告辞。
卢燕翔站起身,向建安握手告别。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你母亲的病怎样了?”
“恢复得不是太好,不过比以前好多了。像她这样的后遗症,恢复起来是很慢,医生也没有特别的法子,慢慢来吧。我父亲身体还好,他可以照顾一些。”建安说的虽然轻松,但内心却是沉甸甸的,像坠了铅块儿。
卢燕翔点点头,说:“你母亲这辈子不容易,好人,要强了一辈子,临到老了,遭遇这样的不测。”卢老师叹了口气,说“人这一辈子,旦夕祸福,谁又能预料得到啊!”
“是啊,一想起母亲的遭遇,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儿。”建安伤感地说着,眼里溢满了泪水。他暗暗长叹,强忍住自己内心的伤感,向老师道别:“谢谢老师,那我走了。”

 

10
就像奄奄一息的溺水者,瞬间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生机慰藉了建安失落惆怅的心魂。从卢老师办公室出来,他顿感风清气韵,六月的暑热变得舒爽了,酷热的阳光,使他倍感明媚舒心。他把手伸进衣兜里,摸着手机,心想:这样的喜讯得告诉韩瑜,说说今天找卢老师的经过,把这快乐分享给心中的女神。当他拿着手机,翻出韩瑜的号码时,却犹豫了。他几乎自说自话:不行,这样下去,还怎么说分手啊?!建安怅然地走着,心情顿然陷入泥沼,他想大吼一声,发泄心中块垒。也许路上行人会他把当成疯子,也会看他是神经病。他轻叹一声,摇摇头,压抑着憋在喉咙,甚至窜到牙齿间的吼叫,一步一徘徊来到了县城公交车站。
车站很是热闹,熙熙攘攘的人流,背着不同的行囊,上车下车,来来往往,都各自奔忙着。缭绕于车站空间的,是售票员招揽乘客的吆喝声:李家寨子,崔庙,王村……不同的地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车次,分贝高高低低,此起彼落。建安猛然意识到自己出生的小村庄——李家寨子,竟然也是与这个县城,甚至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血脉相连。那小小的寨子,曾经使他感到那样的卑微,卑微到他不愿意提起自己的根之所在。而今天,他听到“李家寨子”四个字时,心情却在倏然间涌起一种莫名的滋味:激动、温馨、感恩,……好像母亲在呼唤着他的乳名一般亲切。他的大脑屏幕上反复映现着“四个字”——李家寨子。他脚步匆匆地上车,心中却想起半年前,他从学校回家时,从县城倒两次车,步行十几里路才能到达自己的家——坐落与“李家寨子”的那个小小的,支撑了上百年的三间旧式瓦房。
瓦房是土坯墙壁,泥土地板,还有土坯垒砌的土炕,一切都离不开土味儿。那时候,回家的路也是泥土路面,正是人们说的,晴天尘土扬,雨天泥水深。走在这样的路上,便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这次他放假(毕业)回家,从寨子到镇上的一段道路变成了柏油路,有了寨子直通县城的班车。这样,乡亲们进县城,就像在村子里串门一样便捷。昔日闭塞的“李家寨子”竟然也有了与外界联络的桥梁——宽敞的柏油路,载人的中巴车。这些,都是受村村通政策的荫庇,脚下的路,就是李家寨子的福音。叫喊“李家寨子”的声音,缭绕于耳畔,建安微笑着向售票员打声招呼,上了通往李家寨子的中巴车,望着不断有熟悉或者陌生的人陆续上车,他心有种从未过的温馨与自豪。
上车不到十分钟,中巴车就坐满了从县城回寨子的乡亲。这几年,建安在学校读书,寨子里新成长起来的毛头小伙,黄毛丫头,他都有些眼生了。尤其这几年,逐渐富裕起来的寨子,新取的小媳妇们,都是个顶个儿的懂生活,会花钱。他们把打工挣的钱,农副业挣的钱,都攒起来,不在镇子上花。得空儿,就坐了客车跑到城里购买一些时尚衣服,新鲜吃食,洗面奶、化妆品、洗发水,等等等等。比如:原来没见过的芒果、柚子、山竹等水果;再比如:露了臂膀的裙衫、短裙儿、超短裤、牛仔裤、长丝袜……年轻人的行为,引得寨子里一些老人都看得眼花缭乱。有以欣赏目光观看的,有以怀疑神情审视的。更有的摇头叹息:“啧啧,现在的人啊,真敢穿,瞧那裤衩子,大腿都盖不住,竟然还要到城里去穿街走巷,丢人现眼呐!……闲言碎语说得村里阁老风道都是余音。然而,那些听的人们,却是满不在乎地接上一句,都什么时代了,老眼光看世界,老顽固,就这样穿,就是喜欢,爱说说去。
车子启动了,建安的思绪随着车轮子的转动延伸。卖票员走到他跟前,撩起毛豆眼儿,说:“建安哥,回寨子啊?”
卖票员是一位待字闺中的漂亮姑娘。
随着那甜甜的一声“哥”的称呼,车上好几双眼睛望向建安。
建安点点头,怯场似的一脸缅甸,说:“叫我?”满眼的疑惑和诧异,望着眼前漂亮的卖票员,微笑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元人民币递过去。售票员接过钱,放进包里,把找回的五元和一张车票递给建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随着那伸出的手看看建安,笑笑说:“是啊,是喊你哥呀。”
建安也笑,但顿时涨红了脸,说“不好意思啊,我怎么不认识你?”
售票员又笑了,且笑得非常开心,说:“你当然不认得我了,……”说着,继续走到另一个乘客面前卖票去了。
售票员叫张小颖,高中毕业,也算是村里一个文化人了。她生得端庄秀丽,一双灵动的杏眼,总是笑眯眯的,巧俏于那道弯弯的柳眉下,眉眼儿灵动成一汪清澈的月亮湖。说话的时候,未及开口,那眼睛就先开了腔似的,先有了风声,泄露了机密。她比建安小六岁,建安念高中那会儿,张小颖还在小学校里跳皮筋,也难怪,建安被那一声“哥”,呼唤得一头雾水。
 待  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