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桂珍//散文||夜深微信铃声响

 百荷书房 2020-10-28
邵哲学老师


文/邢桂珍


大庆晚晴文学社的成员文学兴趣相同,但年龄、文学资历、文学水平各有不同。有的是从“0”开始,到这里来求师拜友“爬格子”,希望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以便给子孙留下点精神财富;有的是资深文学老师,到这里来是为了延续钟爱一生的文学生涯,在帮助别人提高写作水平的忙碌中享受奉献的快乐,在品评文友作品的过程中欣赏文学之花的美丽和芳香。我作为蹒跚学步的文学“童子军”,渴望在这个快乐的大家庭有所成长。


那天,我写了篇散文《每段路都是一种领悟》请大家点评,肯定之声不绝于耳,唯独邵哲学老师毫不客气地提了意见。邵老师年过耄耋,文学科班出身,原是高中语文老师,退休前当了中学校长,文学造诣颇深。他退休不甘沉沦,来这里找到了延伸文学兴趣之路,不辞辛苦地给大家讲课,认真辅导每个文友学习写作,以前也多次为我修改文章。


这是滴水成冰的严冬,身体虚弱的邵哲学老师正在住院,他悄悄瞒过医护人员的眼睛一哧一滑来到文学社参加文学活动,以敏锐的视角洞察每位文友作品的字字句句,做出负责任的品评。对于我的拙作,他没有提了意见了事,而是挂在了心上,琢磨怎样修改才更得体。


当天深夜,我拖着一天的疲劳已经睡入梦乡,突然,被手机微信铃声惊醒,我抓起手机细看,竟是邵哲学老师!他逐字逐段对我的《每段路都是一种领悟》提出了修改意见!他在病房里没有入睡,微弱的灯光陪伴着他为我的完美思索。他刚刚学会手机打字,如此高龄的老人学习手机打字相当困难,他发过来的指导微信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大的辛苦!我看着看着,暖流涌遍全身,眼睛模糊了……。


邵老师的指导意见像茫茫大海中漂泊的航船看到了灯塔的光芒,我兴奋不已!


我想起之前的一个深夜,我去南街取货,刚好路过邵老师家的楼前,远远望见他老人家书房的灯依旧亮着。可以肯定是邵老师在为晚晴文友备课呢!他的授课讲稿、名人的写作精华,还有根据新学员的写作现状,因材施教的资料,都是利用这样一个个不眠之夜,推敲准备出来的,然后再抄写、自费复印、分页、装订后发给每人一份。此时此刻我更加感受了这些资料的份量!他老人家的用心何其良苦!

一个年过耄耋的老人能够为了别人的完美忘了自己的病痛,沐浴病房微弱的灯光度过不眠之夜,我作为追求完美的学生,还有什么理由因为一点疲劳而懈怠?打铁还需趁铁热,我一骨碌滚下床,打开灯,端坐电脑桌前,调出那篇百孔千疮的《每段路都是一种领悟》,把邵老师的“指路明灯”和我的领悟相融合,敲出键盘的点击声,直到窗外的星光淡去,东方地平线露出新一天的曙光,自己对自己初级作品的修补满意为止……。


晚晴社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邢桂珍,文学爱好者。子曰诗社社员。师从铁人文学社主编王文超名下。合作编辑出版《晚晴文集》《枫叶正红》《情满夕阳》《春之声》等六本文集。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