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妥不妥教师节——教师节第二天不吐不快。

 天下掌故 2020-10-28

不妥不妥教师节——教师节第二天不吐不快。

          搔短白头

我也曾经是教师,上世纪八五年后年年比非教师群众多过一个节日,今天虽然不做教师了,但我那群曾经的学生们依然给我和我的另一个郑姓同事(也是教师叛徒,中途做官去了)过教师节。

我和郑年龄和学生们相近,差一两岁三四岁,所以大家厮混得来。这一撮人一起吃饭,我和郑自然坐了主宾位置,像牌牌一样供起来,学生们依次两边团团的围成一圈。主请的同学念经一样给老师歌功颂德一番,我和郑就正襟危坐着听,然后就嗞儿嗞儿(喝酒吮吸酒杯发出的声音,表示饮酒美)的喝酒。酒过三巡,我或者郑开始说话——咱们年龄差不多,爷们儿待遇,但可以哥们儿称呼——大家便哗哗笑,闹嚷嚷一团,偶像轰然倒塌,陶然忘机矣。

这时候往往感觉很受用,但是受用之余也伴生不受用了,因为教师节的前一天恰好是共和国创始人毛泽东的忌日,共产党得国有没有法理依据我们姑且不论,但毛泽东无论政治军事还是文化各个方面卓绝的成就任凭谁都要高山景仰的,毛泽东的普罗大众情怀深深的根植于最基层百姓心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人类进化的行为之一就是赞美崇拜英雄,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传》都是英雄史诗,《荷马史诗》也是英雄史诗,《圣经》同时也是英雄史。中华民族几千年多灾多难,一部近代史实际上是屈辱血泪史,在这个最关键的节点上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横厉的扭转了我们民族的颓势,顽强的带领着胼手胝足的愚夫愚妇们站了起来。这样一个大英雄有谁对他不崇拜呢?无论是他的战友还是他的敌人,不管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讲究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给老师过节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但日期确定的草率——网络上还有用凶险的——也许过甚其辞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哪一天不好,非要定在毛泽东忌日之次日,属实让人悲喜交加啼笑皆非了。中国的智识阶层一贯讲究的是礼,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居首。万世师表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三千年的文化习染,已经深入骨髓血液。把教师节定在毛泽东忌日之次日,让外人笑咱没文化、无礼不仁,也容易被小人贴上“险恶”的标签,你可以去百度一下,说什么的都有呢。

我文人无行,好酒无量,饮少辄醉。我的那些同事学生哥们儿姐们儿又善于劝酒,不知不觉就中了招儿。《水浒传》孙二娘常说,饶你奸似鬼,喝了老娘洗脚水。所以每当教师节必是喝多,一喝多就追今抚昔想起领袖毛泽东,不尽的咏叹咨嗟——颓然沉醉于坐中者,过节之教师也。过节为了欢乐,改个日子也许更好。

 我们知道,一个特殊的日子一旦被法律确定下来,再改是困难的。但是法律都是人定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变化是常态,不变是不可能的。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赞同的朋友转起来,说不定就上达天听,换个日子让教师过节呢!呵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