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浅心不远,梦深桃源偏

 桃花源间 2020-10-28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臆造了个世外清静之处,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的人们“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文中不难看出,与其认为这是个理想的太平盛世,不如说是一躲避战乱的封闭之所,更是陶潜面对动荡时局做的春秋大梦,寄托了作者期待和平与安宁的无限向往。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南朝初年,正是社会动乱战争频仍的时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只好借酒抒怀,在醉意朦胧中幻想出这么个绝世桃源。


        陶渊明不仅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而且喜欢喝酒,写出了大量饮酒诗,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心远地自偏,足见诗人并未酗酒,只是在半醉半醒中放飞了心情,幻化出不闻车马喧只见飞鸟还的仙境,这里可以随意采摘,可以尽情游山,自由自在赏心悦目,真是快哉,此情此景要比梦中的“桃花源”真实许多,清醒许多。


        原来喝酒要比做梦好,酒浅心不远,梦深桃源偏,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秦人后裔,大概就是梦中的陶渊明吧,哪有结庐在人境的五柳先生那般洒脱无拘无束,看来“菊篱山”更令人神往呀。

作者简介:乐山乐水:一个漂在北京的满城人,一个年龄逼着早起的知命人,一个不会抱怨的傻子,一个不知后悔的呆子,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