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评诗 诗:拳晃如鸿 评:九歌 1 回不到原点 文/拳晃如鸿 那一年离开家 再没回头 家在梦里 素描着乡愁 从此后 文字把家写成故乡 情中游 多年后 乡愁更添白发稠 如今 我多想把故乡二字 换成童年的模样 烙印心头 【九歌评诗】 家,是人生航行的港湾;家,是风筝放飞的原点。“那一年离开家/再没回头"。梦在远方,追逐的脚步踏出家门,渐行渐远,家就遗落于背后的时光之中,也只有在梦的思念里,才能回想起家乡的模样,“家在梦里/素描着乡愁"。 漂泊在外,肩挑着生活的期望和梦想,追赶着日月星辰,疲惫奔波,对于家乡的牵挂和对亲人的爱,只能寄托于一纸素笺,一缕墨香,一句诗行,抒发出自己浓浓的爱意和乡愁。“从此后/文字把家写成故乡/情中游"。这也算是一个无奈的,唯一能够表达乡愁和自我慰籍的最好方式吧! 时光如水,岁月流逝,几年,甚至几十年,恍若昨日,却沧桑了容颜,不知不觉间,华年不再,一切皆成过往,人已老,发已白,故乡已付流年,“多年后/乡愁更添白发稠”。 随之,诗人发出内心的感慨,走过了一生的风风雨雨,在鬓须花白的时刻,故乡,心中始终没有放下过的念想和牵挂,越来越沉重,一股激荡涌动的情感洪流,在心海撞击岩岸,生发出一种肺腑之愿,"如今/我多想把故乡二字/换成童年的模样/烙印心头"。想,只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而已,一切,皆回不到原点! 这首诗,主线清晰,叙述层层递进,最后升华主题,词句简洁,情感浓郁,值得一评! 2 小满 文/拳晃如鸿 五月 我敞开汲取多年的心怀 假装,能容下人情事故 提及麦子小满 我就会想起老屋里的那把镰刀 从父亲走后 它就锈蚀斑驳 我今天,趁着麦香入梦的时刻 借月光的温柔 打量一番,掂起 那把镰刀,在心里磨了又磨 父亲的镰刀和麦浪声 又一次 把我的梦里情思盈满 ![]() ![]() 【九歌评诗】 小满,是人生最美好的时节,一切的梦想和希望,已初现并正在走向成熟和收获。面对这个节点,自身尚有许多的浅薄之感,还需要不断灌浆,夯实,向着长辈的高度靠近。“我敞开汲取多年的心怀/假装,能容下人情事故"。 继承长辈们敬畏土地,珍爱收获的美德,是一种人生处事应有的根本态度。长辈们在自己有生的岁月里,曾经以虔诚的心境和落地有声的汗水,踏踏实实地走过自己的人生之路,一步步成熟了一生的希望和收获。如今,父亲走了,作为那把"锈迹斑驳"的镰刀传承人,还是要从父亲走过的时光里,找到那些沉甸甸的人生经验和为人处事以及生存、生活放射着金色光芒的品质,用以照亮和指导自己从小满走向成熟的人生之路。"掂起/那把镰刀,在心里磨了又磨”。 父辈的一生,没有离开过厚重的土地,那种把毕生的光阴都洒在对泥土的敬重和眷恋的深情,是晚辈永远都不可忽视的可贵精神和宝贵财富,犹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和爱抚着自己的成长,直到收获整个人生。为此,睹物生情,回想往事,方才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镰刀和麦浪声/又一次/把我的梦里情思盈满”。 拳晃如鸿这首诗,通过麦子,镰刀,父亲等意象,蕴人生的一些哲思于小满引出的话题之中,透过表面的情节和叙述,足可以感受到其诗意的深刻性,值得反复玩味和思考! ![]() 3 ![]() 六月,我来了 文/拳晃如鸿 太阳煮风的时候 麦子黄了 石榴花红了 太阳煮雨的时侯 栀子花开了 青梅也跌入酒瓮醺醉 六月,我来了 我要用膨胀的激情 拥抱所有欢乐 我要用大地的丰满 酿一杯诗意的美酒 畅饮岁月如歌 ![]() ![]() ![]() 【九歌评诗】 拳晃如鸿老师这首诗,第一节主要通过选取夏天一些具有特征性的物象,利用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多方位勾勒出了一幅炎热夏天所独有的,高度艺术化了的,而又多姿多彩的,具有情感意象的美景图,仿佛一下子把读者拉入了诗人笔下的炎热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夏天,如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太阳煮风的时候/麦子黄了/ 太阳煮雨的时候/栀子花开了/青梅也跌入酒瓮醺醉"。需要指出的是,诗人利用一整节的笔墨来营造意景,实际是为了以此为烘托,下一步更好地借景抒情。 接下来,诗人以乐观豪放的精神状态,对夏天表现出了无限的热爱和寄寓之情,一种激昂向上的沸腾气势,让饱满的生活激情开始澎湃涌动,一句"六月,我来了",清亮而富有自信。“我要用膨胀的激情/ 拥抱所有欢乐/我要用大地的丰满/酿一杯诗意的美酒/畅饮岁月如歌"。这种阳光灿烂的生活态度,还有信心百倍,精神饱满的诗意人生,用生命的嘹亮之声,唱响我们的岁月之歌。 拳晃如鸿老师这首诗,读之,使人心胸开朗,精神振奋,催人奋发;品之,六月如人生,当把握时机,繁荣梦想,收获六月丰富多彩的季节。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