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懒倚斜阳 | 懒驴联话(七)

 桃花源间 2020-10-2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懒倚斜阳,生于桃花盛开的季节,原本以为依靠这个先天优势可以一辈子有桃花运,但事与愿违,至今单身一人流落江湖。



九十三

         

我们在网络很多会看见关于对联的源头,说对联远在诗之前,说联出于律诗是谬论。此言之差是不看书,不查历史造成的。现在我们比古人方便了很多,古人为得到一句话出处,得翻很多书,我们现在有百度,很多可以查。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起源于周朝时期开始流行,那时人们就是把桃木板挂于门前,叫桃符,所以王安石有诗说道: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秦,到了汉代,人们又添了很多花样,或用门板,或用布,或用竹子代替,在板上画上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用以辟邪。《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我们现在看见电影或电视剧里道士都是拿着桃木剑捉鬼,也正是如此。

到了六朝,骈文的崛起,因为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里面常有偶句,对仗句子。然后到了唐朝时期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使联句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到了中唐以后一些诗人会口头对联,如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成熟的口头对联,于此时出现。这些有些是以诗文为句,有些是以骈文为句。


直至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面,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因为辛寅逊写的不工,所以自己在上面题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对联,也是第一幅春联。


直到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成纸张,叫春贴纸,也叫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到了明代才开始真正普及,这是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祝。到了清代,对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说清联,因为清朝是对联最鼎盛时期。


所以骈文和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的特点。所以对联所用句式不仅有律诗句式,骈文句式,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的格律也不同,律诗句式最严。古体诗句式和其他句式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这种方法一直到现在。


所以网上所言什么对联是独立体的一种文学,不是出自律诗,这是错误的,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对的,他所沿用的规律却是起源于律诗。




九十四


古人有些诗是无意成义理诗,而成义理诗句者,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更上一层楼,如今引申为在好的基础上再好。而原来意思却是要想看的更远,那么就再上一层楼去看。此是无意者。


亦有有意者,如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本来是说读书观后感,写读书如看池水。其中的为有源头活水来被后来引申为事情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此是有意为之,亦是极尽婉转曲折写来。

还有因劝诫的,再比如陆游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是告诉后辈读书,不要光靠书本。后来引申为实践才是硬道理。看似直白,实则曲婉。
而今人很多所写的所谓义理,却直白,仿佛害怕人不懂,如“还须留得三分面。”此类言语,则失了诗词联语韵味,诗词贵在蕴藉,这是很多书上都提出的,我们很多人不往蕴藉上思考,则失了诗词联的美感。前面也曾提到,用情当曲,用景当直,所以写诗词酝酿须引起别人深思方好。


我们读诗词要存着敬畏的心读,文字这玩意,越深究越觉深邃。而如今我们却看见有很多这样一些人,古诗词拿到手,连意思都不懂,却敢大喊创新。所创新出来的诗词出来也惨不忍睹。这也就是所谓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青铜五。喊的漂亮,做出来的就不是那么回事。


还有一些坐井观天的,自高自大,书没读几本,却认为是自己已然了解了诗词的全部真相,到哪都要摆出大师风范,常常要指点江山。而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却常常沉默寡言,笑而不语。曾子还言: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还要看看自己哪里错了。等到水平拿出来,他还大言不惭,一副我这最好的架势。


诚然文字不欺人,大喊创新者文字也必与他废话一篇,而无实际。所谓创新,是你在真正了解了他的内在,含意,而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如苏东坡后来的以诗为词,这是因为有强大的基础。坐井观天者文字也必回报他水平难以更跃进,只能呆在那自以为是的水平之中,因为他看不见别人诗词的好,听不到别的善意声音。真到了比较的时候就会看出敌方盲僧和我方盲僧的差别来。


         


精彩回顾


1.懒倚斜阳 | 漱土词集(上)
2.风轻叩 | 秋兴八首(步韵杜甫)
3.安清欢 || 雨夜随笔


约稿,审核:踏浪无痕  编辑:梅傲雪



谢谢浏览
点个再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