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菊花——不骄不媚,秀丽脱俗

 呜莎花园 2020-12-23


静静的物种日志
第21篇  原创

如果给四季加上颜色,春天是万物复苏的绿色,夏天是绚烂的彩色,那么秋天一定是灿灿的金色。不信你看,大地上金黄色的落叶和成熟的庄稼都给秋天添加了浓妆。当然,更吸引人的是那些在秋天里开放的漂亮的花卉。









你知道吗?上面这些美丽的花朵,虽然千姿百态,却来自同一个的家族。那就是,它们都是菊科的植物。

菊科拥有1100个属,25000物种,是双子叶植物的第一大科。在高等植物中,菊科的物种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兰科。菊科植物分布极为广泛,除了气候极端的南北两极外,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身边常见的向日葵、菊花、蒲公英、蓟草、艾叶、青蒿、莴苣等植物,都属于菊科。


中国是观赏菊花的发源地。在我国,菊花已经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自古以来,菊花就与梅、兰、竹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笔下喜爱咏叹的花朵,诗人们还经常把它作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被赋予花卉之外的文化内涵。


早在东周,就有了“九月荣菊”的记载。爱吃粽子的大诗人屈原,很可能是以菊自比的第一人。那时菊花的主要用处是食用,而非观赏。而在屈原笔下,菊花除了可以吃以外,还被赋予了高洁的品格。你听,他在离骚中形容自己“夕餐秋菊之落英”,且“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东风”,这是洁身自好的意味了。


菊花从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僻静的乡下生活,陶渊明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遥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里生长,只有各色各样的野菊花与他为伴。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才对菊花产生了特殊的好感


在民间流传的重阳节赏菊习俗也是始于陶渊明。每逢秋日,陶先生种下的菊花盛开,附近的乡亲,远处的朋友便到他家做客赏菊,“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来东方朋”。来赏菊的人川流不息,他不但要接待,还要费心地为大家准备吃食,如此便不能按时去田间耕种。他常常念叨“菊花一日开,客人一天来”,那该多好啊!他在灌园浇菊时,自我祝愿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来奇怪,待九月九日那天含苞待放的菊花真的争奇斗艳地开放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不约而同的来了,大家在满园绚丽的菊花中饮酒作词,不亦乐乎。从此,重阳节赏菊的习俗由此形成,流传至今。

“九”是单位数中最大的数,被称做“至数”、“阳数”,因而开在九月的菊花与九九双阳相叠的重阳一样,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采菊东篱下”是为了食取菊花的保健功效得以身体健康,“悠然见南山”也照应了“寿比南山”之意。可见陶先生在诗中表述的完全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必大家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很熟悉,即便不知道它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著,也一定知道张大导演的大作。电影中菊花铺满宫殿前的镜头气势逼人,入目难忘。诗人用菊花迎霜露盛开,而百花遇霜凋零为对比,显示菊花生机盎然顽强的生命力。在这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数千年来,长寿、吉祥、坚韧不拔、洁身自好逐渐成为了菊花的文化。但是,在近代,却出现了菊花是清明花、祭扫花的说法。这让很多花友在家中养护菊花时会心存顾虑,生怕家养菊花会不吉利。其实,清明花的说法是对菊花的极大误解。因为,在自然生长环境下,清明节的时间段里,根本就没有菊花开放。所以,也不可能形成使用菊花来扫墓的传统。清明时节能够买到菊花,那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情,与风俗传统全无关系。


既然菊花是无辜的,那么清明用菊花祭奠,这种习惯又从何而来呢?

其实,在清明节使用的花朵并不全是菊花,常用的花卉还有白百合,白色康乃馨,白玫瑰,白色铃兰以及白色勿忘我等等。可以看出,清明节的主题并非菊花,而是白色。正因为黄色和白色的菊花很容易搭配使用,才成了清明祭扫的主要花材。


祭奠多使用白色和黄色,也是中国的老传统。在儒家经典《礼记》当中,使用了很大的篇幅,规范了丧葬过程中,不同等级的人的着装标准。对于与死者最亲近的人来说,需要身穿粗麻布和白粗布的孝服来表达悲痛的心情。黄色是麻的颜色,而白色是白粗布的颜色,这便是黄白两色被祭奠活动选中的原因了。


菊花与其他的花卉相比,色调比较低沉,多见黄白两色,而且花期长,不易凋谢,不娇贵,味道不浓烈,这些方面都很符合祭奠用花标准。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大部分种类是在日照渐短的秋冬花芽才分化开花。人们利用了菊花的开花特性,通过控制日照长短,使其提前或延迟开花。用遮阴处理的方法来改变花期,每天只给少于10小时的光照,连续进行40~50天,就能形成花芽而开花。人们用这一方法调整花期,才能让菊花一年四季随人意而开放。

慢慢地,大家就把菊花当做哀悼祭奠用的主要花卉了。


在古代,菊花不仅受中国人喜爱,我们的邻国日本追捧之势更甚。

日本一直都有樱花之国的美誉,很多人去日本都是为了看樱花。然而号称樱花之国的日本国花不仅有樱花还有菊花。樱花象征平民百姓,显得更加的容易亲近。菊花一般都是象征皇室,具有比较尊贵的地位。所以在日本当地提起菊花,他们就会露出一种很崇高的表情。

菊花是中国的盛唐时代传入日本的,当时正是日本的奈良时代,这也恰好与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期吻合。因其吉祥、长寿的寓意受到日本皇室的喜爱。到平安时代,平安王朝把旧历九月定为了菊月。宫廷及贵族以“重阳节”、“菊花节”为背景,用菊花杯盛菊花酒,设菊花宴来祈祷长寿吉祥。到了镰仓时代,后鸟羽天皇因酷爱菊花,亲自铸刀并刻上了“十六瓣八重菊纹”,被称为“菊御作”。至此,“菊纹”正式成为皇室的家徽,直至今日。


我们看到今日日本的护照上面也有“十六瓣菊纹”。据说天皇家族一直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绽开的黄色菊花犹如日轮一般呈现放射状,与天照大神后裔这一尊贵身份十分对应,所以,日本人相信菊花蕴含着祛除邪气的神秘力量,那么印在护照上的菊花纹络,除了是皇室纹章,也是为了让身在异乡的日本人有天照大神的庇佑吧。



菊花传入欧洲就要稍晚一些,也就是近几百年的事儿。17世纪末荷兰商人将菊花从我国带回国,18世纪菊花传入法国,而后19世纪中期又被引入拉丁美洲,从此遍及全球。

西方人多喜欢高大株型,花朵硕大的花卉,经西方人栽培嫁接的菊花,有植株高,花朵大,颜色丰富的特点,有很多适合观赏栽培的品种。

金盏菊,原产于南欧,古代西方作药用或染料,也作化妆品或食用,叶和花瓣可食用。

大丽菊,原产墨西哥,花色艳丽,雍容华贵,但是一点都不娇气,容易成活,非常适合庭院栽培。

波斯菊,原产墨西哥,像轻盈飞舞的蝴蝶,耐高温,耐贫瘠,耐半阴,耐……,总之见土就活,啥也不挑,盆栽,播种在庭院都不错。


南非万寿菊,花期超长,一般从每年3月份能够开到11月份,而且它是一种分生能力非常强的植株,很容易长出新枝,在新枝顶端会冒出花苞。

雏菊,原产欧洲,颜色丰富,小巧玲珑,花语是隐藏在心中的爱。还说什么呀,看这个样子就爱了爱了。

菊花世界各地都可栽培,各地的温度和日照的长度不仅决定开花与否以外,也会影响花期时长,花型、花序的变化,或者形成畸型花,而这种种反应形成了菊花品种的多样化。


菊花的花头,我们看上去是一朵花,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花组合成的花序,这些小花分为两类,在花序中央密密麻麻的是管状花,俗称“花心”,它的花冠连合成管状,具正常的雄蕊和雌蕊,生于边缘的像花瓣一样的称为舌状花,在花冠一侧开裂并促成舌状,通常为仅有雌蕊的雌花或雌雄蕊均退化的中怀花,一般不结种子。舌状花形大色美,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菊花的这两种小花,有三种排列方式,将菊科家族划分为截然不同的种类:

1.舌状花+舌状花,这一类叫做舌状花植物,颜色通常是单一的,比如蒲公英,菊苣之类,看起来满头花瓣,没有花蕊。


2.管状花+管状花,被称为管状花植物,典型的有大蓟、小蓟。花朵的样子像是没有花瓣的刺头。


3.边缘舌状花+中央管状花,这类叫做辐射状花,花心和边缘可以同色,也可以不同色,比如向日葵、波斯菊。



菊花的品种,多到举不胜举。如果你现在还不够爱它,是你还没有了解它。打破固封的观念,就会有广阔的视野。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这是唐代《二十四诗品》中的《雅典》的诗词。细雨、茅屋、青竹、隐士、琴音、飞瀑、落花、佳人,置身此情此境不由自主就会令你卸下枷锁,忘却凡尘。

在道家思想中,天地万物,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如今人们常用“人淡如菊”来形容美妙的女子,你心中的白月光又是谁呢?

清淡秀丽脱俗,优雅韵致天然,丰富而不肤浅、理性而不盲从。

问世间,得此赞誉者能有几人?

你的小花,是我前进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