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的这首诗,短短20字,便把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新用户85895443 2020-10-28

人生能有几多愁?翻开我国古典诗词,你会发现描写愁绪的名篇不胜枚举。并且,所写愁绪的类别还多种多样。从怀才不遇,到国破家亡;从羁旅离愁,到韶光易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无一例外,它们给人的感受,均是形象鲜明,细腻真挚,读来感人肺腑。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宿建德江》,便是一首描写愁绪的名篇。它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之手,是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顾名思义,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也是一首描写羁旅之愁的记行诗。所谓记行诗,即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词的形式反映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以及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孟浩然在长安参加科举未能及第,便回到了家乡襄阳。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便开始漫游吴越。这首《宿建德江》,便写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题中的建德江,便是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孟浩然的这首《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首先,诗的前两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即孟浩然所乘的小船,停靠在了建德江中一个烟雾迷蒙的小洲边,随着日暮的来临,新愁不禁涌上了心头。别看这里只有一个“愁”字,但却是对孟浩然复杂愁绪的高度概括。孟浩然曾在自己的另一诗《自洛之越》中这样写道:“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由此可见,孟浩然当时去长安,是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悲愤,离开长安,漫游吴越。仕途的失意,自然就是孟浩然的第一层愁。孑然一身的孟浩然,羁旅他乡,心中的孤寂自然也就是第二层愁。而适逢日暮,对于孟浩然来说,更是徒添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愁。

其实自古以来,日暮就与愁息息相关。最早可见《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即每当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候,女主人公就格外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除此之外,杜牧的“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梅尧臣的“昨日日暮别,今日日暮愁”等,不胜枚举。

然后,我们再看诗的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即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高高在上的明月,倒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的近。倘若没有前面的“日暮客愁新”,孟浩然这两句诗可谓风韵天成,美得令人神往。但实际上,这两句诗是借景抒情,它是孟浩然复杂愁绪的具象,是自我的一种宽慰。

简单来说,就是在孟浩然怀着失意的悲愤,深感孤寂和思念故乡亲人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如此的亲近,为此心中的复杂愁绪也就似乎寻得了慰藉。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豁达,它只是愁绪片刻的转移。所以纵观孟浩然的这首诗,其实核心就是一个“愁”字。而整首诗总共二十字,均是为了表现孟浩然内心的忧愁。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