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 胜 寺 游 记

 桃花源间 2020-10-29
广 胜 寺 游 记



广胜寺位于山西洪洞县城东北十公里的霍山南麓。
寺院始建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和年,(公元一四七年)。
广胜寺历史悠久,建筑奇特,文物珍贵,飞虹宝塔天下第一。《赵城金藏》当属世界孤本,元代戏曲壁画更是中国戏曲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被誉为广胜三绝。
广胜寺现存飞虹塔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目前全国最精美,保护最完整的琉璃塔。
题 记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春夏交替之际,正值农田里小麦孕穗挑旗时期,就是这漫无边际的田园春色,迎来了我们洪洞家乡一年一度,闻名全国,声势浩大的广胜寺庙会。
我有生以来去过广胜寺三回。第一回是在上世纪的一九七五年的初秋。那时,我们全县人马新开一条水渠,渠名为“东风渠”。说到东风渠还得赘述几句,(所谓的东风渠就是要与广胜寺霍泉水贯通,要把霍泉的水引向洪洞县南坦区域灌溉农田。)当时我们在广胜寺附近圪垌村的涧河滩里挖渠沟。那天,趁天下雨不上班,我们几个年轻人便去广胜寺溜达了一圈。当时即不逢会,又是雨天, 寺院内外很冷清,给人一种古刹幽森的感觉。
时隔五六年后,年份应该是八十年代。此时也正是广胜寺逢庙会期间。我与同村的三个伙伴骑着自行车,带着装有冰糕的木板箱子,风尘扑扑的赶往庙会卖冰糕。那年月因农村生活条件差,庙会上生意摊子少,赶庙会的人也不是那么多。大部份都是来广胜寺庙上求子求孙的、还愿的、求家庭平安的,总之求神拜佛的的人多些。当时的人们穿戴很朴素,精神面貌也不是阳光,整个庙会的的场景也不是那么热闹,显得很箫条。我们带的是冰糕,心里在发烧。主要我们的冰糕箱子是土方法保温,保温性能极差,顶多能耐三四个小时,一但卖不完,木箱子里的冰糕会身不由己的化为乳白色液体,分文不值。为此,我们根本没有闲情逸致逛庙会。
时光 一晃,沧桑的岁月很快吞没了我的六十多个春秋。2018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我总算成了正式游客。我与弟专门去广胜寺观光游览,从洪洞县城驱车出发。那天逛庙会的游客太多,本来车已严重超员,但没坐上车的人还是一股劲的往车上拥。司机大声喊“大伙别挤了,后边还有车。”司机就是喊破嗓子也没用,人还在往车上挤,司机只好赶紧合上车门。大客车像一截笨重的火车皮,总算慢慢启动了。
三十多年前我曾走过的这条路,是一条高低不平的沙石路,如今已变成了一条平展的水泥路。原先路两边村庄的土窑洞,土院墙,刺插门,低矮破旧的瓦房全不见了,涌入眼帘的是身披华丽瓷砖的平房与二、三层的新颖别致的小楼房,路边还增加了好多超市和饭馆。我曾走过的公路变了,路两边的村庄也变了,只有开往广胜寺的方向没有变。公交车平稳地前行着,路两边高大的杨树礼貌地向后退去,他们如当地热情的民众,夹道欢迎着我们这些游客的到来。
本来广胜寺山脚下有个规定的停车场,因游客车辆太多,严重堵车,公交车只好停在离广胜寺还有三四里路的道觉村。当时好多年轻游客不能理解,怨气十足,难听的话说了好多。如此的情景客车司机可能已习惯了,看来也没放在心上。我心说,你纵是有天大的怨气也得往上走,总是没人背你。走在后面的一位老者低声说:“如今的人太娇气了,这几步路算得了什么?当年二万五干里长征的红军难道还要躺倒不动了吗?”
三月十八日那天,晴空万里,最高气温摄氏达三十多度,我与弟决定先攻山顶。上山顶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台阶捷经小路,另一条是盘山大道。因台阶捷经路面狭窄坡陡,为了人身安全,我们选择了盘山坡道。为何我们要选择先攻山顶呢?大伙儿定会说:那还用问,肯定急着想近距离目睹雄伟的飞虹琉璃宝塔呢。没错,猜的很对,但还有其二。我还想考验测试一下我现在的体能情况怎么样?我想,凡是登山的游客,心里都揣着各种不同的想法和目的吧。
盘山坡道本来是一条宽阔的大道,现在让众多游客占用的没半点空隙了。整个路面上有上山的,还有下山的,上下循环,游客川流不息,自然就把一条道分成了两半,而形成了上下路。
盘山坡道上拥挤着不同年龄的男女老少,不同形式攀登山顶的人。有好多年轻的夫妇推着童车里的娃娃,弓着腰,紧蹬着腿,使尽了全身力气往山顶上推着。我在思考,他(她)们为何费那么多力气把一个毫不懂事的娃娃推上山顶呢?他(她)们难道是在锻炼自己的体力?还是让娃娃早日接触大自然?或还有其他目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有一些男女青壮年,搀扶着年迈的父母,蹣跚的脚步,艰难的行走着。儿女们心疼父母,轻声和气地说:“爸,您太累太辛苦了,咱不上了行吗?”老人以摇头代替着非上不可的话语。儿女们没办法,只好搀扶着父亲继续上。因盘山道坡徒,游客们当上到山顶的三分之一的路段时,加上天气气温高达三十来度,游客们早已累的满头大汗了。此时挨路边里首的排水沟沿上,早已排满一长溜歇息的游客们。路边山坡上的灌木丛们,如“自愿者”热心义务的为游客们遮挡着炎热的阳光。告诉您,还有一种即可歇息又能陶冶情操的方式,此时你可停住脚步,靠近路边的护栏俯瞰山下,舜间山下多姿多彩的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你可以看到远处通往广胜寺公路上密集的大小客运车辆。如:电动三轮车,小卧车,小中巴,大中巴,长轿子等,它们仿佛一只只大小不同的乌龟慢慢爬行在公路上。你不仿再拉近距离,瞅一眼进入景区的大道上,那满街涌动的人群,像一个万紫千红的大花园,让人心旷神怡!劳累,睏乏早已抛到九宵云外。回过头来咱再说上山与下山的游客们。半道上,有休息的,也有上下山的,尤其看到一派你争我赶的登山景象,禁不住让人心情震撼,激昂!
生活就是这么神圣奇妙,同样的劳动而得到的是不同的收获。有个胖小伙子在盘山道上抱怨着:“上山这么累,这不是吃饱了撑得吗?”他随同的伙伴反驳道:“我说上山太累,不是你坚决要上的吗?”“我哪里知道上山有这么累呢?"“那你以为上山是孩子们吹气泡哩?”两个小伙子的对话使我浮想联翩,思考了好多好久。还有一些单身年老者拄着拐杖,迈着缓慢的脚步,喘息着,仿佛在与他(她)们的年龄与体能抗争着!我有意的问了一位戴眼镜的老太婆:“老大姐,上山累吗?”“累也得上!年轻时为了家庭,孩子,工作,忙不过来。中年时上有老,下有小又是个顾不上。到老了腿脚不便了,这再要不上以后就没机会了。”老大姐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发。就在这条盘山坡道上,给我留下了好多的遐想,思考 和感慨!
我与弟从小生长在平川,从未登过大山。虽然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我也没觉的太累。一是有种新奇感的作用,二是那些年过八旬的老者给了我无限的精神鼓舞!不过在徒步三四华里的盘山坡道过程中,我们也在靠路边灌木丛的荫凉下休息了两回,最终登上山顶。
登上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飞虹琉璃宝塔,壮观的宝塔一下让人惊呆了!整个塔身全是油光闪亮的琉璃砖瓦,琉璃佛像与各种活灵活现的小动物组合而成。飞虹塔内部中空,底层有铜像释迦牟尼坐像一尊。井的结构逐层上升,型如井状,呈八角型,分三层叠高而成。
在山顶上,我们游览了上寺的各个景点,歇息了一会儿便行至到了下寺。
下寺里一派热闹红火的繁忙景象。此地绿树遮阴,环景优雅,高低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庙宇坐向各异。庙宇靠西边是一个硕大的长方型海池子,海池子里的水可清澈见底。海池子北沿两头各设一个出水囗,中间是个大闸门,大闸门也就是所谓今天的“分水亭。”大小庙宇的周外,布满了生意摊子,一家挨一家。有,各地不同的名优小吃,饭摊,付食品,儿童玩具,鞋帽服饰,曰用杂货,还有钉割麦廉刀,与卖簸箕杈把扫帚的摊子。各种各样的物品,应有尽有。众多穿红戴绿的男女游客们,穿行在各个摊子的空间里。诸多的摊子,不同颜色的帐蓬五颜六色,连成一片。从饭摊帐蓬下飘出扑鼻的香味和摊主的叫卖声,与游客们的噪音混合在一起,弥漫着游览景区。
洪洞又称莲花城。霍泉水发源于洪洞霍山脚下,水是从霍山多座山下泉眼里涌出来的。早先霍泉海池里冒出来的水洁白如玉,好似朵朵莲花,“咕嘟,咕嘟”的冒水声悦耳动听,秀丽的景色让人陶醉。
广胜寺不仅是个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它还是全国佛教文化圣地之一。就在这片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名胜古迹,厚重的人文历史长河中,还蕴藏着广为流传神气而美丽的故事呢。咱先说上寺的“大雄宝殿”吧,它就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大雄宝殿前有两棵腰围四米多粗的老柏树, 相传为大唐所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枝繁叶茂,树阴覆盖面积约四十多平方米。两棵树对称于殿前两侧,更现出了古刹禅院的庄重。这两棵古柏是广胜寺源远流长的象征。但凡来上寺观赏的游客只要稍加注意,不难看出两颗古柏的树纹有所不同。东边的树纹朝左扭,西边的树纹向右扭。游客们甚感奇怪便问:“两棵树同在一个院生长,相距足有十多米,同样的自然环景,为什么能生长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柏树呢?”事情的原由是这样的。
相传唐朝时期,修复广胜寺初期,有两位小僧人在修复广胜寺中,各抒已见,闹了别扭,影响了工作顺利进行。主持僧人为解决两僧人矛盾,就让他俩人在殿前各栽一棵柏树,对称着栽,予示着两人和好之意。谁知俩位小曾人谁也不服,所以栽下的柏树一棵树纹向左扭,一棵朝右扭,似乎还是心里不和。年迈的果成法师为其俩弟子合好,以殿前两棵柏树为题,便书了一副对联。上联:东柏右扭迎朝阳,下联:西柏左扭送暮辉。此副对联不但教育了俩位僧人,还鞭策着后世之人!
尊敬的读者们,兴许您听说或在其它故事书中看到过有关《聚宝盆的故事》了,但本文中也有一个《聚宝盒的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广胜寺内有两个小和尚为牲口割草。大的叫张发,小的叫李才。有一年,一冬无雪,三春缺雨。张发每天跑遍了各个山坡,早出晚归,总是草不遮筐底。而李才每天是满载而归。天常日久,方丈大师就注意上两人的行踪,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李才找到了一片只有炕席那么大小的草地。此处草越割越旺,方丈深感惊奇!于是把那块草地深挖三尺,结果挖出了个瓦盆。一天方丈无意中把一枚铜钱掉到瓦盆里,不一会儿就变出一盆铜钱来。方丈取出些很快又变满了。广胜寺有了聚宝盆的消息不径而走,黎民百姓纷纷来瞧。方丈只怕发生意外,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把“聚宝盆”偷偷埋在一棵左扭柏树下,谁料一夜的工夫,满山遍野的柏树都变成了左扭的树纹。从此,方丈再也找不到聚宝盆了。
有关“聚宝盆”的故事,这里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在大自然水土流失中,聚宝盒又露出地面滚落在广胜寺山脚下。山崖树上的露珠滴入盆中,立马变为一股巨流喷涌不止。不久这件事被“南蛮子”知道了,他决定要盗去这个宝贝。南蛮子是个神通广大的山神,威力无穷。一天,南蛮子正在山根下寻找聚宝盆,被巡水夜叉发现了,夜叉慌忙把看到的情况报告给水神爷。水神爷怒骂道:“大胆妖贼!你竟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如若将聚宝盒盗去,泉水就会干涸,还要我这个水神爷有何用?”他便披挂上阵,直驱南蛮子。经几十个会合的厮打,南蛮子很快招架不住,一口气逃到洪洞西山的万寿寺。从此这股水便流向四面八方。那时这个地方的黎民百姓还没种过水浇地,根本不懂得开渠用水浇田。大水淹地又淹房屋,还淹死了不少人。百姓们心中非常着急,但没有任何办法。
有一天天快亮时,广胜寺附近的黎民百姓听到:“接水来!接水来!”的大喊声,百姓们忙从炕上爬起来向门外跑去,原来是一头大黑猪在拱渠。众人顺着拱开水渠的方向望去,一直把渠拱到了赵城的连城村。从此,越城一带的干旱土地全变成了水浇地。后来,黎民百姓为了纪念这头大黑猪,把那头大黑猪命名为“接水来。”再后来,众多黎民便把此地称名为“明姜村”(天将要明的时候)。为此,黎民百姓在水神庙里用铁铸了一头大黑猪供后人敬献。
霍泉水自古以来就灌溉着洪洞城北,赵城西县的大片土地。(原洪洞与赵城分为两县),为争夺水源,洪赵二县的黎民百姓经常发生纠纷。据说在唐祯观十六年(公元六四二年)。糊塗县官听从小人建议,用了个荒谬的方法,在霍泉此地架了一口油锅把油烧沸后,往锅里放了十枚铜钱,由洪赵二县两名好汉从油锅里捞铜钱。结果赵城捞出七枚,洪洞捞出三枚,于是霍泉水洪赵二县就按三七分成并制成契约。还特此在霍泉分水此地建了一个亭子,亭内的石碑正面注有分水的文字方案,石碑的背面刻有捞钱,分水的画图。此亭也顺口叫成现在的分水亭。
有关广胜寺传奇的故事太多,以及广胜寺所用的建筑材料,如,砖,瓦,传说 是山羊驮砖,鸡背瓦,大型木材料与重物体是借神的力量而运上去的。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老祖先们用聪明巧妙智慧的方法而运上山的。
还有抗战时期,日本人想抢去我们洪洞县《赵城金藏》,我八路指战员与日本鬼子巧妙的周旋,最终完好无损的保住了四千多册《赵城金藏》,存留至今。
以上有关广胜寺美丽传说的故事诸多因年代久远,也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咱就不一一赘述了。
但愿我中华民族文物古迹,传统历史文化,就如洪洞广胜寺霍泉的清水源远流长。
赞一个
踩一脚
PK



作者简介


郑友呆,系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李村,农民,热爱文学,书法,作品小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报刊,多家文学创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