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 怀 乐 学 注 公 乐学注公简介 乐学注(1923.9.26~2013.2.6),字砚农,斋号夷淡轩,湖北省咸丰县人,国学大师。青中年时期,执教高中数理文史及化工技术工作多年。于古现代汉语,幼承家学,并得名师培养。经史子集,博览强记。年十八,即喜作诗,作品除部分现代诗外,以仿唐人近体诗格律为多;亦间调寄旧词,填写新声。作品发表于全国各种书刊,并被收入《中华诗词十五年年鉴》、《中华诗词总汇·当代卷》、《当代家训诗词精选》、《当代词坛百杰佳作选》、《华夏吟友》、《当代百卉题咏》、《中华诗词年鉴》、《中华当代词海》、《中华当代诗词家手迹选》等二十余种大型诗词选编中。著有《鉴心诗草》、《怀古诗集》、《夷淡轩词》等,并主编出版《瀑泉流韵三百首》及《瀑泉遗韵三百首》,名入《中国诗词著作家辞典》、《中国诗词家大辞典》、《中国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中国当代楹联艺术家大辞典》等十余种辞书中。 创作观 创作观:把生活的实践,融合在自然感情的写作中,达到襟怀和雅、器识超越。这样才能真情体物,扩于性灵,发挥才调。从而脱出笔墨畛畦,渐入于文艺高格,以成圭表。 人生格言 (一)至诚无息,是过渡到“真知”的津梁,是真实的科学态度。 (二)有益于人类社会的言行,坚决引以为法;有损于人类社会的言行,坚决引以为戒。 乐学注公作品选 生日哭母 一九六三年 游子荆沙无计还,箪瓢菽水未承欢。 乌情欲报亲何在?哭望苍天落日寒。 ![]() 咏竹 一九七五年 总把清光辉日月,长将幽趣伴春秋。 人间只为风尘老,难比虚心无白头。 ![]() 藕池闲话 一九七五年 磨穿子石绝韦编,一墨风流数十年。 杵臼无交轻紫绶,刍荛伴趣啸林泉。 雕龙陈旧自萧索,学易探精常默然。 百炼铅刀难割用,何如谈笑拂青莲。 ![]() 诫子诗(古风) 一九八二年 吾家素寒微,奕世戴德辉。 伊余方总角,出入规庭闱。 十五勉自立,不同狂与非。 陋巷一箪食,弗自惭鹑衣。 为学鉴古今,志守终无违。 见利常思义,择善而从归。 汝年已十八,砥砺应日新。 慎勿要名利,器器乐其真。 骄傲当自戒,谦谨常下人。 虚怀其若谷,粥粥方善邻。 处事见忠信,忌逐骜放情。 奉公思洁己,居心持厚淳。 委分情自适,勿涉侥幸心。 知足有常乐,造物终忌盈。 勤学当慎思,明辨而笃行。 静安以成德,慆慢难研精。 为学如不及,盼尔惜分阴。 芳艳迎春发,秋枝复何荣。 少无鸿鹄志,垂老空悲鸣。 才德欲兼备,荫渚自菁菁。 谆谆诫尔言,勖勉奋鹏程。 ![]() 吊屈原(其一) 一九八七年 菉葹盈室洁难容,太息南征溆浦中。 哭望武关王不返,忠怀祖国孰为同。 龙舟竞渡骚魂在,泽畔难寻剑腹空。 千古皎然光日月,人间长吊一江风。 ![]() 蜀江行(其三) 一九八九年 茫茫人世欲何求,无尽欢欣无尽愁。 变幻古今依旧是,一江明月自东流。 ![]() 次玉当阳刘膺燫学兄《游西安十二首》之《咏乾陵无字碑》 一九九二年四月 (一) 有象永恒生万物,不文终古耐临摩。 短长宽窄尽知矣,功过是非其若何? 射虎英雄强弩少,钓鳌海客误钩多。 屹然自富玄中妙,石也玉兮勘琢磨。 (二) 女帝欲高身后誉,长留素碣壮观摩。 刘郎曾不题糕也,韩愈其如咏鼓何! 勒石难云非见小,则天未必在言多。 看来无字传真意,不染不沾长不磨。 ![]() 书怀 一九九三年 劳心劳力两平衡,剩有清风腕下生。 润笔常将诗赋趣,读书足托古今情。 孟尝曾不嫌鸡狗,老子何须用甲兵。 俯仰乾坤多少恨,几人得是气中清? ![]() 咏战国兼及亡秦 一九八四年 攻城掠地奋群雄,战乱纷争绝代功。 见利策谋终失策,曲心蓬比竟飘蓬。 纵横反覆资秦便,智勇倾危叹势穷。 帝业艰难传二世,可怜都付自哀中。 ![]() 次王震宇君《己卯岁暮遣怀八首》(其一) 前言:庚辰正月十九日接孔凡章先生门生王震宇君来函,惊闻孔先生已于年前九月谢世,不禁忧从中发,痛悼殊深!及读王君《己卯岁末遣怀八首》,觉心泪挥洒,尤增忉怛,兹次韵八章,藉抒愁怀云。 律尽玄英序转温,惊闻剪纸为招魂。 我吟圣裔萎文哲,谁共明时话鲁论? 几曲阳春成旧梦,一番风信湿啼痕。 幸翔白凤清鸣远,高咏宫商入筚门。 ![]() 沁园春·寄老友晏君绳武《论诗词走向大众化》并书(书略) 二OO二年 世说当年,八斗宏才,二酉多书。尽一堆故纸,那堪绣虎,半方铁砚,可叹迂夫!几数春秋,飞花无处,怪道人讥博士驴。凭君语,觉沉吟惆怅,寄意相摅。 千金敝帚休嘘,那解得今吾即旧吾,只换将灵脑,清歌旋律;更倾新酿,倒却残觚。恁的诗癯,黄花怜瘦,愿结芳邻五柳居。个中乐,任流光如驶,霜鬓欺余。 ![]() 八旬放歌(其三) 二00二年 往事依稀八十年,长生不信说红泉。 冈陵比寿欣明世,澹泊宁心合自然。 缓步常邀青嶂月,悠闲好赋白云篇。 兴来花下联朋醉,斗酒支鸡乐小簷。 ![]() ![]() 瀑泉流韵第4期 || 缅怀先师乐学注公 ![]() ![]() ![]() ![]() ![]() ![]() ![]() ![]() ![]() ![]() ![]() ![]() ![]() ![]() ![]() 先师氏乐,讳学注,字砚农,民国癸亥年九月生于咸邑小街口。公生而颖悟,髫龄即卓荦超群,咸嘉之为神童。公未长而失怙,遍尝忧患,幸生母贤于仉氏,伯叔代为庭训,使公不至坠家风,而能绍箕裘。于是公立志愈高,为学愈笃。及长,拜咸城名宿冯今僧、冯子端门下,二公深爱其才,竭力栽培,苦心教导。公亦不负师长之寄望,博极群篇,吟咏朝夕不倦,深研往圣之道,洞察经世之学。文有苏韩韵味,诗具盛唐风格,渐而文名广播,瀑泉一县,尽知乐郎才气,皆以才子相呼。公及弱冠,负笈江城,时正荆棘铜驼,国家多难,公怀报国救民之心,投考入工业学校习化工,期以工业为本,扶危厦,固国本,济民生。奈山河破碎,兵戈四起,所学难酬壮志,公遂归乡,入一中教学,马帐传道,启迪斯文。民国卅八年,革旧改新,公衔冤入狱,缧绁之中,险遭荼毒,天其怜仁义之士,未使身死,此后数十年,劳改于沙洋、下放至山陬,人间愁苦,悉数遭逢。然松柏经寒,其色愈青;翠竹当风,其节益劲,公屡处绝境,未改志趣,有颜子遗风。人生否极,其泰必至,公大衍之年而后,稊生老木,再复青春,自此步鸿运三十载。公之暮年,潜心玄学,穷究道法,灵台净扫,超然物外,声洪思缜,童颜鹤发,真似神仙,然登仙者必有羽化之日,癸巳年仲春某日未时,公别尘而去,隐归道山,享春秋九十度。公平生以诗名,蹈少陵蹊径,而别开生面,不作狎昵之辞,循温柔敦厚之旨,缘情造物,深托孤尚,其蕴藉甚绵缈,其咏叹也纯挚,虽在困苦中,无有牢骚语,此外栽培后学,谆谆不倦。愚少年时,深仰公之德学,投诗门下,竟得青睐,遂师事于公数年,受益之处,不可枚举。砚农公德配张孺人,生一子三女,哲嗣正和叔最肖,品貌才学,皆如先师,真积之厚者流自光也。先师既葬五载,正和叔欲营佳城,嘱余作志,愚才钝文弱,固应推辞,然念及先师恩泽,乃援笔为此,不能尽述先师才德,仅就文之一端,以叙崖略,愿吾师奠安幽宫,长启后学! 铭曰: 瀑水培英,歌罗毓秀。桑梓钟灵,家风醇厚。志在庙堂,心甘蓬牖。偃蹇卅年,其心未朽。 莽荡风云,深缄其口。身负雄奇,绝尘离咎。道涉六经,学穷二酉。诗赋元魁,文章泰斗。 传道讲经,孜孜以授。提携人才,循循善诱。终倦尘寰,身归仙薮,卜此佳城,克昌厥后。 受业弟子杨学俊得恩沐手敬撰 ![]() ![]()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 请长按关注桃源副刊&桃花源间寻路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