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欢节/嘉年华/谢肉节

 新用户82864861 2020-10-29

说在前面:半主妇做久了,觉得自己的汉语和德语都生疏了,因此很想写点什么。已经过了小女生憧憬爱情的时期,尚未到历经沧桑,看透人生的阶段,因此就随便写写德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吧。希望能成为一扇窗户,或许你能从我的文章里看到过去未曾注意的德国印象,也或许我可以通过这种交流里对找到打开另一扇窗户的钥匙。

既然处于一年一度的德国狂欢节期间,就从狂欢节开始说起。有人可能会问,这不还没有到准确的狂欢节时间吗(准确说是2017年的2月28日)。其实德国狂欢节的庆祝时间是非常长的,上一年的11月11日(圣马丁节,Martinstag,之后会说到)是狂欢节开始的时间,从主显节(每年1月6日,Epiphanie,通常在德国叫Heilige Drei Könige)以后的1月7日开始,各地就陆续有狂欢节舞会。这个月初,婆婆在科隆参加完研讨会回来跟我说,隔壁的隔壁在办狂欢节舞会,弄得她们差点不堪其扰直接取消了。我说糟了,我还没给孩子准备好狂欢节服装,然后再一想,不对啊,才2月初,再怎么早也不是这时候,赶紧翻下日历才放下心来。婆婆后来跟我说,有的地方狂欢节是要欢庆好几周的。

狂欢节的德语名称

说起狂欢节,先说说这个节日的德语名称吧。在德语语区,狂欢节的词汇很多很多,各地的方言里更是,但我们最常听到的三个名称是die Fastnacht, der Fasching和der Karneval。

Fastnacht是最好理解的一个,来自古高地德语vastnaht,vast是斋戒(Fastenzeit),naht虽然字面是夜晚(Nacht),但是是指Vorabend(前夜),合起来说就是圣灰周三(Aschermittwoch,也就是斋戒期开始的时间)的前一天晚上。Fasching这个词在德国南部比如巴伐利亚州以及奥地利用得比较多,看上去也有Fasten的影子,这个词来自于vaschanc或vastschang,我不是古德语专家,所以就解释一下这个词是“斟(斋戒)饮品”的意思,后来在演变中词尾-ang逐渐被-ing取代。Karneval这个词大家估计比较熟悉,因为英语Carnival也经常用在其它国家地区的狂欢节或嘉年华会上,这两个词都来自于拉丁语carnem levare,就是“禁肉食”之意,过去我总觉得Karneval是个特别神秘的词,现在我每每看到这词就会想起著名的Chilli con carne(德州肉末辣豆酱)。

狂欢节的时间

狂欢节具体时间,定义通常是上面所说的“圣灰周三/斋戒前夜”,但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日历时间,就跟德国人经常问中国的春节确切在哪一天一样,让其他地方的人都摸不着头脑,很大部分德国人自己估计都搞不清楚,每年只能翻翻日历。说起狂欢节日期,我们要首先说一下后面会谈到的复活节(Ostern),复活节的时间是“春天第一个满月日后的周日”,春天开始是以春分为标志的,所以就是春分以后第一个满月日后的周日。狂欢节之后到复活节之前的6周,确切说是40天属于斋戒期。实际从13世纪开始,狂欢节不再只是周二晚上,而是包括了前周周四开始至周二的这段时间。

上面对狂欢节时间定义来看,谢肉节这个名称更能说明本意,因为该节过后大家就开始进入斋戒期了,所以这一天一般都吃得特别丰盛。关于斋戒,可能大家最容易想起的就是伊斯兰教的Ramadan(开斋节,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恰逢Ramadan,很是为那些伊斯兰教徒们捏一把汗,不过幸好从始至终也没有看到一位运动员饿晕过去。相比起来,即使在最严格的中世纪时期,天主教的斋戒都还算宽松,只要求斋戒期间禁肉、蛋、奶,只能食用鱼、蔬菜和水果,15世纪开始逐渐还允许使用蛋奶制品,因此谢肉节这一名称就显得更加确切。关于鱼这个问题,我认识的一名“素食者”告诉我,他是偶尔吃鱼的,所以严格上说,蛋奶素都不算,但是很多德国人感觉里,鱼的确够不上“肉食”。所以曾经跟一位维根素食(Veganer)妈妈讨论这个问题时,她说如果她家的孩子非要破禁,鱼排是惟一允许的。基督教里,耶稣死于周五,因此每周五都需要禁食,只能吃鱼。直至今日,许多德国人家里仍然保持了周五食鱼的传统,包括许多非教徒,包括我家。

狂欢节的传统

再来说说狂欢节的各种传统,其实德国各地,以及德语区奥地利和瑞士对狂欢节的庆祝方式都各有不同,我在此就说说共同点。之前我们说到现在狂欢节是指圣灰周三前一周的周四到该周周二(放2017年来说就是2月23日至2月28日),周四又称为Altweiberfastnacht,刚好是今天,我觉得这个节可以翻译成“女权狂欢节”了,这一天是德国真正的妇女节。在这一天,各地的市政府会组织舞会,邀请当地所有女性参加,传统来说从11点11分开始,女性可以攻占市政府,由女性掌握政府的钥匙,不过按照德国政府力的女性权力分布,每天都可以欢庆Altweiberfastnacht了。

这天的舞会上,女人们可以任性装扮自己,按照传统除了侍应生外,只有女性可以参加。男人们在这一天可千万小心,女人们在这天有权可以随意剪去男人的领带。德国的公司一般也会在这一天在公司里组织一些小活动,邀请女性雇员参加。

说到狂欢节,最让人感兴趣的应该要属狂欢节大游行了。举行狂欢节大游行的这一天是圣灰周三前两天也就是周一,称为玫瑰周一(Rosenmontag),这是狂欢节的高潮部分。尤其是在Koeln、Duesseldorf和Mainz,可以在这天看到盛大的花车游行。在童话之乡的德国,花车游行却并不是那么浪漫梦幻,通常花车都是以各种讽刺时政的题材为主,内容相当少儿不宜。玫瑰周一的由来说法也一直都有争议,其中一种说法是由于拿破仑在1806占领莱茵地区以后,禁止了当地的狂欢节活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之后,狂欢节也进行了改革,1822年成立的“节日管理委员会”正是负责此事,该委员会每年在第四个斋戒周日(称为Laetare)举办集会。从11世纪起,Laetare这一天也被称为玫瑰周日,因为教皇会在这一天给有突出贡献的教会人员授予金玫瑰,因此玫瑰周一最初是指斋戒4周后的周一,后来逐渐统一到狂欢节周一,名字就由此保留下来。19世纪开始,莱茵地区的狂欢节活动上选出的“狂欢节王子”,他的“卫兵”会穿着跟抵抗法军的德军一样的军装。因此我觉得这一说法比较符合玫瑰周一的由来。

对于嘉年华这个名字,我觉得更适合里约的缤纷和威尼斯的精致,德国还是用狂欢节更为合适,因为狂欢节的大街上,真的有很多Narren出现。在中世纪,Narr这个词除了“弄臣”之外,还指那些傻乎乎或者疯疯癫癫的人,如今Narr一般只用来指那些丑角和小丑。德国人通常给人一种沉闷呆板的形象,或许他们真的需要在一个相反的世界里寻找另外一种自我,才能得到解放。其实远在教会将狂欢节融入成为宗教节日之前,狂欢节是日尔曼人用来驱逐寒冷、阴暗的节日。在前面提到的主显节,常可以看到由两个男人分别装扮成代表春天的正义鬼怪(Percht)和代表冬天的邪恶鬼怪,由正义鬼怪鞭挞并弄出响声驱逐邪恶鬼怪来迎接春天,感觉和我们的春节用鞭炮驱除年兽类似。许多地方在狂欢节也可以看到类似的鬼怪,他们跳着鬼怪之舞(Perchtenspringen),正义鬼怪带着女性面具,向人群抛撒糖果和甜品,而邪恶鬼怪则拿着手动风箱,向人群喷洒煤灰或者炉灰。

欢庆的节日当然少不了美食,德国狂欢节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是Krapfen,也叫Berliner,是一种用黄油脂炸面团做成的甜食,有的小Krapfen就是简单撒了糖霜也非常美味,而Berliner中间往往夹了果酱。说到这里,吃Berliner的时候一定要先找到那个小小的填果酱孔,直接对准咬下去,要不然很可能就被悲剧性地喷上一身果酱。其实我每次吃Berliner的时候,眼前都会浮现中学时代,放学后常和好友一同去鹭芳面包房买豆沙包的情形,油炸豆沙包跟这种Berliner非常类似。

狂欢节的装扮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狂欢节装备可不能漏掉。不管是男女老幼,都可以在这天通过一身炫酷的装扮变身,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各种神仙鬼怪,只有想不到的,没有装不成的。德国的各大商店从元旦过后就开始主打狂欢节的Kostuem(各种服装)和Schminkpaltte/Theaterschmink(化妆盒),当然心灵手巧的同学也可以自己做服装。我婆婆曾经将我家那位用黄色的垃圾袋装扮成了一个“套套”,估计这也是为什么他留下了心里阴影,始终讨厌过狂欢节的原因。

感谢网友咪央对狂欢节作了如此详细地介绍!

也预祝各位狂欢节愉快!

微信号:www-dolc-d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