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几随拍|龙头山文峰塔(组图)

 寰球傅氏 2020-10-29

前日发文,囿于时间,谬误多处,今日重发,错漏难免,欢迎斧正。


端午过后,6月10日,忙种第六天。

入夜,应好友邀约,拾级青云梯,登上了本不经常去的龙湖·龙头山城市公园标志性建筑之一——龙头山老龙头上的文峰塔,近距离看看灯火辉煌的古建筑。

山还是那座山,塔还是那座塔。

在拉大林州城区框架的城市建设中,龙头山真正成了城中的山。西望太行,东俯龙湖,山水相依,山与城融为一体。

曾几何时,山被改名为龙凤山,似乎取意阴阳相合之意。近几年来,又大有改回龙头山原来名字的趋向。老几认为,还是龙头山好一点,阳刚,历史本来如此,只是还原罢了。

塔是文峰塔。原来的龙头山上,只此一景,若说还有景致,那就是文峰塔东北方向的烈士陵园,因为是肃穆庄严之地,虽说是景,并非游玩之地。单说文峰塔,现如今已经和龙头山一起,被纳入了龙湖·龙头山城市公园内。

入夜,外出纳凉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拾级青云梯,登上龙头山,登高而望远,山在脚下,城在山下,家在城中,一览无余,心旷神怡。

老几在QQ空间曾经问了一下,这龙头山的青云梯有多少级?有好友答说是一百多吧。其实不然,老几细细数了一下,才发现,这青云梯的台阶还大有讲究,文末见分晓。

已经九点多了,还大有游人沿青云梯拾级而上。

远望。说到文峰塔这个名字,全国有多处塔都叫文峰塔。最近处是距林州五十公里的安阳市文峰塔,原名并不叫文峰塔,而叫天宁寺塔,建于宋治平二年(西元1065年)。元、明、清均经重修,1964年安阳市人民政府进行了较大的重整。清乾隆年间知府黄邦宁为塔门上题"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从此,天宁寺塔改称为"文峰塔"。

塔就在眼前。林州的文峰塔,于清乾隆12年(西元1745年)开始修建,后经过一次续修,至道光17年(西元1837年)完成。塔身为平面六边形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通高约20米。

是不是有点通透的感觉,只可惜了最顶层的灯光。

资料显示,现在的文峰塔经解放后修葺后仍保持其原有建制,为平面六边形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通高约20米。塔建在六边形石砌基础之上,上部为七层塔身。塔身一、三、五、七层向南、北设券门,其余各层则其它方向设门。由一层北侧塔门可进入塔室,原有木梯以登高远望,现已经封闭。每层三行砖砌檐口,顶部配有砖砌斗拱,结构简洁。仿起脊屋顶做法,上置葫芦型塔刹。

近年来,在亮化的号召下,龙头山上也次第进行了亮化,与周围的景物相配,亮起了五光十色的灯光,其中尤以绿色居多,与漫山的翠柏相映成趣,光影四射。

之所以放了好几张看起来相同而又不同的照片,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不同的光线拍出来,每一张都有不同的细微变化。手机拍摄的通病,由于成像采光不够的原因,对焦于暗部,则局部会有曝光过度出现,所以有亮亮的感觉,其实是不够清晰。

在塔下向上仰望。从这个角度看上去,除了底部没有灯光外,上面的几层光线还不错。

平视。光线要是再散漫一点就好了。估计这设计灯光的也和老几一样,光图快了,再或还有更高级的灯光布置,费用或许要高多了。那葫芦型塔刹上面的最高处,是后来装置的避雷针。

横拍风景竖拍人。远处的月亮只是一个小点,要是不说,您肯定看不出来。

谁与争锋?手机镜像拍照的效果。

镜像拍照文峰塔,并肩而立。

往昔模式,老照片的感觉吧。只不过有了现代化灯光,那肯定不是老照片了。

不记得是什么模式了,暗红的底色,半空中的塔身。

为什么塔的底部没有亮化?估计是出于电路布置的安全考虑,这也有点因小失大。既然亮化,就要整体来考虑。侧重点不同,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了。

塔的底层,空空荡荡,一片漆黑,不过,那一层还在,牢着呢!

抬高了镜头,拉近了距离。

为什么总会看到最顶层没有灯光?视觉的通病。

为什么总会看到最顶层没有灯光?什么叫挑毛病?视觉的通病。

游人在塔前合影。

绿色斑驳的林阴路,肉眼看不出来这样的效果,如果不是借助于相机,也不会看到这么分明的景致。

透过翠柏向下俯瞰通往安林高速的省道安林公路,右下角,就是龙湖所在。

其间,游人用手机拍摄山下灯火通明的公路。这条路,现在叫大林线,过去叫安林路,省道编号S301。据悉,国家已经将这条路规划成了国道,只是具体的规划建设还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或许未来几年将彻底改名为</span>国道341。国道341是新规划国道网络,路线呈东西走向,东起山东郊南(现为青岛市黄岛区),西至青海省海晏。此是后话了。

平时,多往返于山下的这条公路,由于道路宽敞,行车之间,从来不会发现这条路的弯度这么大。每次到山上,总要多看几眼,再回忆一下在路上的感觉,竟然联想不到一起,正所谓应了:不识大路真面目,只缘行在此路中。

东西向穿过那一排横着灯光的,是常说的东外环,其实该路早已经改名成了东环路,同时,还承担了省道228的一部分通行功能。如今,由于城市规划和实际情况的需要,这条路已经纳入了城市道路的范畴,大货车由东向西行至于此,均向南绕城而行,向西向北都成了禁行路段。

东环路的灯光远远没有S301明亮。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未来,该条道路或将再向南延伸,通往已经开工典礼并还在规划路线的林桐高速(石林高速)林州市区南出口。因此上,这条路将来也是林州市南北走向最长的一条城市道路:北至瓦日铁路红旗渠站,南至林桐高速(石林高速)林州南收费站!


回过头来,说一下文章开头说到的青云梯到底有多少台阶。其实,以上正文共有27张图片,一张图片代表九级台阶,指代从青云梯下面到上面的牌坊处,一共是243级台阶。

想必是当初的设计者独具匠心,青云梯的台阶,大多九级一踏步,也有十八级一踏步,还有二十七级一踏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三为九,九者,阳数最大,台阶正上是龙头山,龙者,九五之尊,以九作基数,正合此意。

牌坊上面,还有九级,如果算上的话,一共是252级,九的二十八倍。至于是不是又合二十八星宿,或是,老几又蒙对了。

或许,要是真数的话会少一级台阶,为什么?青云梯最下面的地面在建成之后,铺砖硬化,地平有所抬高,最开始的一级几乎与地面持平,因此这一级台阶容易被人忽略。


傅老几/文图





林州傅氏,给您无限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