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说家风《易经》篇】益卦(第42卦):为什么有些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孩子却觉得很孤独?(第164篇·总第2692篇)

 微国学 2020-10-29
张建云

【云说家风·《易经》篇】第164天。

几个朋友想帮扶贫穷地区的孩子,讨论如何捐款。

我说捐款与帮扶是两件事,捐款是把钱给别人,至于起到没起到效用,起到何等效用与自己关系不大。帮扶也是两件事,帮是行为,扶是结果。简单地说,帮扶是先帮后扶。扶,是扶起来,助其独立行走。但很多人是帮而不扶的。

为什么帮而不扶?

一是不知道,以为给了钱就万事大吉。如此一来就会出现2个结果,一是钱能管用,确实起到了解难济困的作用,这个毋庸置疑;再是不管用,或叫负作用,被帮人觉得只要我穷就会有人帮我,你不帮我就说明你不善良,不友好,甚至不道德。所以出现某地某人不愿意脱贫,因为没有了贫穷的帽子国家就不给低保费了,就需要自己奋斗赚钱了。

帮扶就是教育孩子的过程。帮,陪伴,是在一起,不是孩子一个人。假如你与孩子之间很久不联系,没电话,没微信,见面没有太多语言交流,三句话不过就作业写了吗、英语背了吗,就不能叫帮,因为孩子看似父母在,实际很孤独。扶,是给他动力。学习的动力,前进的动力,做个好人的动力,也想帮扶社会的动力。这叫志向。



没给孩子立志,没空陪孩子玩,这不是教养,而是喂养。

《易经·益卦》第五爻(九五)的爻辞说: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孚,是诚信、挚诚。惠,是给人好处之意。什么是孚惠心?真诚地给别人好处的一颗心。

这个“别人”可以是夫妻、儿女、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亲朋邻居、同事战友以及看门保安、快递小哥、餐厅服务员、马路清洁工、陌生的路人、监狱的犯人、甚至从来没见过面,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一种人。

给别人好处有个根本,就是希望别人好。给别人钱、送别人物、请别人吃饭、旅游玩乐以及捐款捐物都要以“别人好”为核心,而不是为了自己好,或者不是只为了自己好,当然最理想的就是他好我也好。但最差的一种是只是我好,捐款只是为了我自己心里舒服,这基本只完成了帮扶的一半,有的甚至连一半都没完成。我一直有个建议:捐款给谁了,就应该谢谢谁,因为他让你完成了“让自己好”的心愿,更具体地说是因为有被捐款人在,你自己把你自己感动了。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孚惠心,就是真心实意地对别人好,不可以虚情假意地以对别好的名义为了自己好。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有些领导干部是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来为自己服务的,这基本是进入了服务的误区和泥潭,时间越长陷得越深,到最后自身难保、禁落囹圄。

孩子有了孚惠心就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就能回报社会,为祖国做贡献。孚惠心是儒、释、道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思维方式。孚惠心是一个人的元气,是所有关系的源头,具备孚惠心就会有好运、遇贵人、走上光明之路。不用思考,不用怀疑,这就叫: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惠我德,是给自己的德行加分,是自己一颗孚惠心所换来的回报。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孚惠心?

1、心里有爱:真诚地爱人,爱自己,爱家人,爱所有人,爱动物,爱植物,爱山川河流、世界大千;

2、胸中有志:做一个为社会做贡献,为更多人服务,给国家、民族和人类带来福祉的人;

3、肩上有责:勇于承担,从不推卸,善于以智慧化解矛盾,让尽可能多的人舒悦;

4、手头有事:把家里的卫生收拾好,自己的衣服换洗好,书包里的书本文具整理好;

5、嘴上有情:说温情而真诚的话,不消极,不伤害,不背后议论人。

具备“五有”,一生无忧!

孔子说: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这自然是,有了孚惠心,啥也不用问,啥也不必说,不就是走向圣贤的路径嘛!自己的、自己家的德行自然也会得到更多人的回报和服务,从而有助于走得更远、站得更高、助人更广!

益卦第六爻(上九)爻辞: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莫,是不要的意思;击,是被人攻击、冲击、还击。莫益之,或击之:一个人不把自己的所得给予别人,甚至还将其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就会树敌、招灾、惹祸。



立心,立的是什么心?

1、己欲立而立人的心。你想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你想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2、立孚惠的心。譬如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多大志,有多大为,成多大事。我们的孩子立的是一颗什么心?

勿恒:摇摆不定、停滞不前、不能坚持,还想过上好日子,这基本就是个大麻烦,所以称之为:凶。

孔子说:“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辞,辞是会意字,字形由表示整理的“乱”和表示刑罚的“辛”组成,本义是诉讼,打官司。讼辞的本质是为无罪而找借口的,所以叫说辞,又有推辞、辞却等引申义。

有人不具备孚惠心,而且还振振有词为自己开拓,就是:“莫益之”,偏辞也。凡是借口,皆为偏辞。被攻击、遭辱骂没有偶然,都是因为自己的做得不够、不好、不得体而被周围人正确评价的必然。

请问,你家孩子为什么挨打?

再请问,为啥我总招致领导批评?

还请问,别人日子都风生水起,为什么我总不尽人意?

敬请审视:我和我的家人是否有一颗孚惠心。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

1、《易经·益卦》爻辞:

第五爻(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第六爻(上九)爻辞: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2、《易经·象传·益卦》:

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张建云 

天津家风研究院院长。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现为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