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达姆核武梦碎:1981年以色列突袭伊拉克核工厂

 战争艺术 2020-10-29


在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以色列是一个另类——尽管以色列官方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有核武器,但以色列有核武器却又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在有关核武器问题上,以色列一直采取“核模糊”战略,一不公开进行核实验,二不对有关核武器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三坚决否认拥有核武器死不松口,四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体会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认为它有,却又拿不出实锤的证据。

自1948年着手研制核武器以来,以色列先后从美国、法国获得了核反应堆和后处理工厂,从美国、南非获得了高度浓缩铀和铀矿石,从挪威获得了重水,从法国和美国搞到了核武器实验的各种数据。

此外,从1954年开始,法国多次邀请以色列科学家参观其在撒哈拉沙漠进行的核试验。

这就相当于:锅碗瓢盆都准备好了,食材也买回来了,中间还去王刚老师的工作室观摩做菜,最后却说没做出来菜,谁信?

不信谣、不传谣,只要以色列没有发布官方通报,任何关于以色列核武器、核武库的说法,都是捕风捉影的谣言。

而以色列官方正式说法是:以色列不会成为中东地区第一个引入核武器的国家,也不会成为中东地区第二个引入核武器的国家。

潜台词就是,我有没有核武器另说,但中东地区不能有哪个国家先于以色列有核武器。

1977年以色列总理贝京明确表示:他的政府将不允许任何与以色列敌对的周边国家建立可能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反应堆。

萨达姆:你说不让建造就不建造,我就建造了,你打我啊。

1981年6月,贝京下令启动“巴比伦行动”,以色列空军远程奔袭伊拉克核工厂,以外科手术式打击,一举摧毁了核反应堆,击碎了萨达姆的核武器梦。

贝京:是他叫我打,我才打的。这种嗜好,我一辈子都没听过。

01

中东地区是火药桶。

冷战时期,中东地区进口武器的数量,占整个第三世界进口武器总量的三分之二,而这三分之二中大部分又是阿拉伯国家进口的。然而即使这样,阿拉伯国家在和以色列的历次战争中,仍然占不到便宜。

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关于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江湖传闻,越来越接近于事实。阿拉伯国家认为,在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即使购买再多的现代化武器,也无法扭转双方的军事差距。

显然,想要打破以色列的军事优势,阿拉伯国家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以及虽然不属于阿拉伯国家但属于中东的伊朗,都发展过核计划。

漫漫长路,一路走来,只有伊朗的核武计划坚持了下来,直到现在——埃及、叙利亚、利比亚因为经济、技术、国际环境制约,放弃了核武器计划,伊拉克核武器计划,几次被打流产,最后随着萨达姆政权倒台而消散。

早在1959年,伊拉克就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进行原子能研究,只是受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1973年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采取禁运、减产、涨价等措施,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由此酿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次石油危机,直接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为了躲过石油制裁,西欧国家(荷兰除外)纷纷表态在中东问题上支持阿拉伯人,不断向产油国示好。

sorry,售罄了

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迎来了推进核武器发展的大好时机,他们的计划是:以石油为筹码,通过外交谈判,从葡萄牙、巴西、尼日利亚、西德搞到铀矿石,让法国提供核反应堆,让意大利负责建设钚分离和铀提取工厂以及培训技术。

在实施过程中,以法国的援建力度最大。

法国有20%石油来自伊拉克,受制于人。

另一方面,伊拉克二把手萨达姆向法国抛出了大礼包:未来10年,伊拉克每年以市场价向法国提供7000万桶石油;向法国采购包括100架幻影F1战机在内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火;向标志和雷诺各下5万辆汽车的订单;法国将获得一处十亿美元级别的建筑合同。

我赌你枪里没子弹

威逼加利诱,法国从了萨达姆。1975年9月,萨达姆带队前往巴黎,与法国签订了核能合作协定,法国收到大礼包后,答应向伊拉克出口核反应堆,帮助建立核研究中心,同时还承诺提供150名技术人员和65公斤核原料。

时任法国总理希拉克与萨达姆

伊拉克早就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与法国签订核能合作协定时,打的是和平利用核技术的幌子,其他国家也没话可说。但萨达姆在去法国之前,曾接受贝鲁特媒体采访,他放话说:伊拉克要成为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阿拉伯国家。

吾匣中宝剑新磨,汝试言之,其言不通,便请试剑

02

早在伊拉克萌生发展核武器的想法时,摩萨德就盯上了伊拉克。

以色列国土狭小,顶不住几枚核弹轰击,强烈的危机感,使得它对周边国家发展核武器异常敏感。伊拉克争取到强有力的外援发展核能,以色列坐不住了。

以色列外长摩西·达扬先后跟法国、意大利等国谈判,力图从外交上制止伊拉克的核计划。但以色列既拿不出比伊拉克更大的礼包,也无法证明伊拉克会把核技术用作军事用途。这些国家都不鸟他。

既然动口不起作用,那就动手吧。

1979年初,摩萨德得到消息:法国为伊拉克建造的核反应堆即将建成。以色列果断启动了“空运行动”计划——趁在法国的核反应堆还没运到伊拉克之前,派人将核反应堆关键部位偷回以色列,若偷运不成,就摧毁它。

当年4月,7名以色列特工来到法国土伦,秘密潜入CNIM公司地中海船厂第三车间,找到了伊拉克核反应堆,核反应堆装置复杂,光线又很暗,拆卸很困难,于是,特工在反应堆上放置好定时炸弹后,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事后,勘察现场的法国专家认为,爆炸很精准,既摧毁了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关键部位,又没有波及车间其他货物,必是高手所为!

“空运行动”计划,至少让伊拉克的核计划进度推迟了6个月。此外,以色列也对伊拉克雇佣的核工程师下了狠手,枪杀、炸弹、投毒,搞死了好几个。

不过,不管是派特工摧毁核反应堆,还是刺杀核工程师,都只能减缓伊拉克核计划的进程,而不能彻底终结它。

核反应堆可以再造,核工程师可以再招,石油涨价,有的是钱。

1979年7月,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登上了权力巅峰。很快,萨达姆制定了“大阿拉伯复兴计划”,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国家意识形态军国主义化双管齐下,大力扩军备战,强力推动核武计划。

一年后,伊拉克核专家向萨达姆报告称: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塔穆兹”(法国提供的2座核反应堆,分别被命名为塔穆兹1号和塔穆兹2号)计划不出一年即可完成。

乌鸦嘴,意外很快就来了。

2个月后,也就是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伊朗和以色列并不来感,但在共同的敌人伊拉克面前,两国搞在了一起。

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动手之前,以色列就向伊朗发出了示警,伊拉克动手之后,以色列又问伊朗需要什么帮助,还主动提供了伊拉克军事力量部署图,以及124个可供伊朗空军打击的参考目标,伊拉克的核工厂也被放到了突出位置。

以色列的目的是借刀杀人,让伊朗空军去轰炸伊拉克核工厂。

果然,开战一个星期后,伊朗空军启动了“灼烧之剑”行动,派出2架美制F-4“鬼怪”式战机,突袭位于伊拉克图瓦萨的核工厂,但轰炸造成的破坏很有限。

打草惊蛇后,伊拉克在核工厂增设了对空警戒雷达和防空导弹。

不过,伊朗空军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们拥有了伊拉克核工厂的航拍照片,并将其转交给了以色列。

伊朗空军

03

只能自己动手了。

1980年10月,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内阁会议上宣布,为了以色列的安全和犹太人的生存权利,将采取军事行动,在伊拉克核反应堆建成并投入运行之前将其摧毁。

为此,以色列军方和情报部门制定了“巴比伦行动”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是准备的日子,也是等待的日子。

情报、装备、训练,缺一不可。

情报方面,虽然有伊朗提供的低空航拍照片,但远远不够,还需要核工厂附近的卫星照片与核反应外壳强度数据。而这两方面的情报,都需要仰仗美国。

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内部同情以色列人士(美国反对以色列乱搞,官方渠道行不通),以色列搞到了所需的高解析度卫星照片,通过学术交流,以色列科学家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搞到了反应堆外壳强度的资料,从而推断出了伊拉克核反应外壳的设计强度。

与此同时,以色列空军4次飞抵伊拉克西部和南部实施侦察,测试约旦、沙特、伊拉克预警雷达漏洞和反应时间,为之后确定行动时间、航线、攻击方式、俯冲角度等,提供了有力的情报支撑。

选择什么装备实施攻击也是一个大问题。

以色列与伊拉克并不接壤,空袭伊拉克必须途径约旦或沙特领空,为了躲避雷达,战机必须超低空飞行,而超低空飞行最耗燃油,以色列主力战机中,A-4“天鹰”、幼狮C2、F-4“鬼怪”,都因航程或航电系统不符合要求而被pass。

最新锐的F-15战机虽然航程足够,但美国为了防止以色列乱来,出售给以色列的F-15没有配备适型油箱(也叫保型油箱,可以增加航程),搭载沉重的炸弹后,F-15战机也无法超低空走个来回。

以色列F-16战机

此时,美国主动向以色列推销F-16战机。这批F-16战机本来是要提供给伊朗巴列维王朝的,但1979年巴列维王朝灭亡,霍梅尼掌握了伊朗大权,美国和伊朗关系急转直下,F-16战机失去了买主(已有8架进入最后组装阶段)。

F-16战机转场航程达3890千米,适合长途奔袭,以色列愉快接盘了。

让F-15轻装护航,让F-16挂上炸弹执行轰炸任务,各自发挥所长。

剩下的就是训练了。

一是无地标长距离超低空飞行训练,考验飞行员的方位判断能力、身体耐力和驾驶水平。轰炸任务需要超低空飞行2小时,这种飞行方式就像汽车走盘山悬崖公路一样,非常危险,稍一迷糊就可能机毁人亡,所以必须时刻聚精会神,做到人机合一。

二是超密集队形编队飞行训练,为躲避雷达,需要战机组成超紧凑的编队,使战机群在雷达显示屏上只显示一个圆点,看起来就像1架飞机。如果空中管制发问,可以说是民航客机。

三是投弹训练,要求把瞄准时间控制在3秒左右,做到快准狠,弹无虚发。

高强度的魔鬼式训练,造成3名飞行员遇难,但以色列也将技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04

1981年6月初,以色列情报部门获悉,伊拉克核反应堆将于7月1日装填核燃料进行试运行,考虑到事后发动空袭,会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以色列总理贝京决定立即动手——尽管以色列政府内阁成员大多不赞成这个冒险计划。

启动“巴比伦行动”前,贝京向指战人员强调:不得攻击核设施以外的任何目标,最大限度减少法国援建人员和平民的伤亡。

先斩后奏

6月7日,等战机升空后,贝京才向内阁通报详细情况,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任谁反对也没用。

以色列战机从位于西奈半岛的埃其翁空军基地分批起飞:8架F-16负责执行轰炸任务(每架携带2枚常规炸弹,因担心精确制导炸弹不可靠,特意选用普通炸弹),6架F-15执行护航和掩护任务,另外2架F-15担任通讯中继站。

接近约旦领空时,3批飞机按计划编成超密集队形,以离地面数十米的高度飞行。

以色列战机虽然躲过了约旦雷达,却没躲过约旦国王侯赛因的眼睛——侯赛因曾在英国克伦威尔皇家空军学院学习,是一枚资深飞行员,以色列战机飞越约旦领空时,在游艇上嗨皮的侯赛因一眼就认出了以色列战机。

中东地图

侯赛因向伊拉克发出了示警,不过萨达姆正忙于指挥对伊朗作战,没有重视这个情报。

之后,以色列战机编队沿约旦和沙特边境飞行,沙特和约旦关系很好,两国战机经常相互越界,以色列战机编队几次被沙特雷达发现,但以色列飞行员先后以约旦空军和民航客机的身份,蒙混过关。

以色列战机编队往返路线

黄昏时刻,以色列战机抵达了目的地上空,带队机长打破了无线电沉默:准备投弹。

此时,夕阳西下,便于以色列战机实施背阳攻击,背对太阳,有助于飞行员瞄准目标,不利于伊拉克防空部队逆光瞄准。

F-15战机控场,F-16战机爬升,依次实施俯冲轰炸。

2分钟不到,所有炸弹呼啸而下,16枚炸弹有14枚命中目标,2枚脱靶——飞行员感冒了,状态不佳。

完成任务后,所有战机爬升至万米高空(速度快,耗油少)迅速返航,全过程零伤亡。

此次轰炸,使得核反应堆主建筑和设备被彻底炸毁,位于地下4米的核燃料“钚”后处理设备也遭彻底破坏。目睹轰炸过程的法国专家感慨道:轰炸的精度令人震惊,炸弹几乎一米不差地落在核反应堆心脏部位。

此前,伊拉克虽然增强了核工厂附近的防空力量,但防空部队的警惕性太差,不少人在休假中,防空导弹和警戒雷达值班人数不够。东西再好,人不行也没用。

此外,根据伊拉克军队的体制,雷达发现了异常,要逐层上报情况,然后指挥官逐级下达作战指令,反应时间很长,这段间隔时间,足够以色列战机执行投弹任务了。

以色列突袭伊拉克核设施,在国际上站不住脚,因为它无法证明伊拉克玩核技术,是为了造核弹。事后,以色列受到了联合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谴责,美国也决定暂停向以色列出口F-16战机。

不过,相比伊拉克的核威胁,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以色列政府在事后的新闻声明中,声称:以色列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允许以色列的敌人来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们将用任何必要的手段来保护我们的公民。

05

“巴比伦行动”虽然摧毁了伊拉克的核设施,但并没有摧毁萨达姆的核野心。

两伊战争后,萨达姆终于腾出手来发展核武计划了(代号“化学石油3”)。这一次,他吸取教训,分散研制,制定了更高的安全措施。

截止到1991年,伊拉克累计投入80~100亿美元,建立起了比较先进的核研究开发综合体系,只要时间足够,它极有可能通过国际黑市和自己的技术积淀,捣鼓出核武器。

然而,海湾战争的爆发,摧毁了伊拉克的核体系。

战后,联合国核查人员进驻伊拉克,展开大规清查,基本上堵死了伊拉克重建核设施的路。


【参考资料】

《论中东地区的核武器扩散》

《美国对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评估和对策(1958-197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