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钢笔记《隔声性能研究汇总》

 朱明之关于建筑 2020-10-29

第一部分

问:你们的轻钢体系房屋的隔声吗?隔声量能达到多少?

答:冷弯薄壁型钢体系的房屋,其构造特点是一种“复合体系”,因此,所能达到的性能取决于这种复合体系是否科学合理。

举个栗子,就像我们穿衣服:

在材质方面,衣服有纯棉,有化纤的,有丝绸的……

在品牌方面,衣服的牌子有七匹狼的,也有阿玛尼……

在重量方面,呢子大衣可能比较重,羽绒服就比较轻……

理解了这点,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报价1500,有人报价5100。

再举个栗子,就像买电脑,虽然机箱长得都差不多,

在CPU方面,有赛扬,有奔腾,有四核,有八核……

在内存方面,有DDDR3,有DDR4,有4G,有8G……

在品牌方面,有DIY,有联想,有戴尔……

理解了这点,你就知道中关村的奸商如何通过减配坑你

自建房就像定制电脑,选择大品牌,可能价格略高,但是品质有保证,自己水平高也可以去中关村,按需定制,这个行业的乐趣就在于此,这些年我一直乐此不疲的原因在是如此。

第二部分

就像下面的图片,类似的排列组合有N种可能,很多企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主推构造。哪种合理就要看你的资金情况、市场材料的可获取情况、施工工人的可获取情况等等,需要用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作为指导……

第三部分 国家规范对隔声量是如何规定的?

以上表格来源于强制性条文汇编,可见最低值要求是45分贝(空气声)。

第四部分 常见的隔墙做法以及对应的隔声量是多少?

下图是圣戈班做的一个对比。

备注:

99mm=75龙骨+12石膏板+12石膏板。

123mm=75+12*2+12*2,也就是双面双层,中间填充50mm24kg/m3玻璃棉。

使用双层75龙骨的六层12纸面石膏板(三道墙板,每道两层石膏板,共两个龙骨空腔)的轻型墙体内添两层50厚24kkg/m3的玻璃棉,计权隔声量将达到rw=60db,这是半米厚混凝土隔墙的隔声量。

如采用水泥纤维板,效果更佳

第五部分 佐证相关数据

1、美国资料

详细内容:美国冷弯薄壁型钢体系防火、隔声性能介绍(一楼板)

2 澳大利亚资料

3 中国资料

第六部分 补充知识

噪声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两种:

一是由空气传播的噪声,即空气声;

一是由建筑结构传播的机械振动所辐射的噪声,即固体声。

空气声因传播过程的衰减和设置隔墙而大大减弱;固体声由于建筑材料对声能的衰减作用很小,可传播得较远,通常采用分离式构件或弹性联接等技术措施来减弱其传播。 

建筑物空气声隔声的能力取决于墙或间壁(隔断)的隔声量。

基本定律是质量定律,即墙或间壁的隔声量与它的面密度的对数成正比。现代建筑由于广泛采用轻质材料和轻型结构,减弱了对空气声隔声的能力,因此又发展出双层墙体结构和多层复合墙板,以满足隔声的要求。 

在建筑物中实现固体声隔声,相对地说要困难些。采用一般的隔振方法,如采用不连续结构,施工比较复杂,对于要求有高度整体性的现代建筑尤其是这样。

人在楼板上走动或移动物件时产生撞击声,直接对楼下房间造成噪声干扰。可用标准打击器撞击楼板,在楼下测定声压级值。声压级值越大,表示楼板隔绝撞击声的性能越差。

控制楼板撞击声的主要方法是在楼板面层上或地面板与承重楼板之间设置弹性层,特别是在楼板上铺设弹性面层,是隔绝撞击声的简便有效的措施。

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墙系统通常采用双面墙板结构,即“板—龙骨(空腔)——板”结构,每面墙板为单层或双层纸面石膏板,钉接在轻钢龙骨上。为了获得更好的隔声效果,在空腔中填岩棉板或玻璃棉。

单层纸面石膏板的隔声效果很一般,例如:12mm厚、面密度10kg/m 2 左右的纸面石膏板标准计权隔声量rw=29db。即使将四层这样的纸面石膏板叠和在一起隔声量理论上rw也只能达到41db。

如果将纸面石膏板做成双层墙结构,隔声量可以获得提高。如上述四层纸面石膏板做成75mm轻钢龙骨双面双层墙,rw可以达到44db。如果空腔内再填入棉板,rw可以提高到50db。

从理论上分析,

影响纸面石膏板墙隔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定律:对于隔墙隔声存在一个普遍的规律,即材料越重(面密度越大)隔声效果越好。对于单层密致匀实墙,面密度每增加一倍,隔声量在理论上增加6db,这种规律即为质量定律。对于双层的纸面石膏板墙,质量定律发挥着重要作用,即增加板的层数或厚度都可以获得隔声量的提高。由于龙骨双层墙系统声频振动形式非常复杂,故质量定律的体现要比单纯的单层墙复杂。

2)共振频率:任何隔墙都存在固有的共振频率, 当声波的频率和墙的共振频率一致时,墙体整体产生共振,该频率的隔声量将大大下降。
一般地,墙体越厚重,共振频率越低,当共振频率低于隔声评价最低参考频率100hz时,由于人耳听觉特性对低频不敏感,对隔声量rw的影响大大降低,一般设计纸面石膏板隔墙时,应使共振频率尽量低于100hz。

对于12mm和15mm厚两种不同面密度纸面石膏板存在不同共振频率。12mm纸面石膏板面密度为10kg/m2,15mm纸面石膏板面密度约12kg/m2。15mm厚的纸面石膏板墙的共振频率基本低于最低考虑频率范围100hz,因此共振频率对15mm板构造的墙体构件隔声性能影响较小。但对于12mm板构造100hz附近的隔声性能影响较大,造成低频100hz、125hz、200hz处隔声量比15mm板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共振频率的原因,而在共振频率以外200hz、250hz处的隔声量接近,这是因为阻尼控制。

3)吻合效应:声波接触墙板后,墙板除了垂直方向的受迫振动以外,还有沿着板面方向的受迫弯曲振动。在某个特定频率以上,受迫弯曲振动将和板固有的自由弯曲振动发吻合,这时板就非常顺从地跟随入射声弯曲,造成声能大量地透射到另一侧去,形成隔声量的低谷,这种现象被称作吻合效应,这个与材料有关的特定截止频率被称为吻合频率fc。

理论和实验均表明,轻、薄、柔的墙fc高,吻合效应弱;厚、重、刚的墙fc低,吻合效应强。12mm、15mm纸面石膏板的fc分别为3.15khz和2khz左右。12mm板在3.15khz处的隔声量产生下降,15mm板在2khz处的隔声量下降更为严重,甚至下降的趋势强过质量定律,造成在这一频率位置上隔声量比12mm的板还低很多。

双层相同的板叠合的吻合频率fc和单层板基本等同,但吻合效应更加剧烈,吻合谷会变得更深。如果使用不同厚度的板进行叠合,吻合谷将彼此错开,且每个吻合谷都较浅,对隔声性能有利。

双层板的剧烈吻合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会造成双层15mm板构造的隔墙隔声量反倒低于双层12mm板的隔墙。一层12mm和一层15mm板叠合的隔墙比双层15mm隔墙的面密度变低,但隔声量反倒会提高,这是吻合效应作用的结果。

吻合效应的因素比较复杂,不但与材料的面密度有关,还和材料的弹性模量、厚度、泊松比等条件有关。纸面石膏板制作工艺中的发泡情况会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影响最直接的面密度。从大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减小面密度,吻合频率会变高,而且吻合效应会变弱,对隔声有利。

4)声桥:板材直接固定在龙骨上时,受声一侧板的振动会通过龙骨传到另一侧板,这种象桥一样传递声能的现象被称为声桥。声桥越多、接触面积越大、刚性连接越强,声桥现象越严重,隔声效果越差。在板材和龙骨之间加弹性垫,如弹性金属条或弹性材料垫对纸面石膏板墙隔声有一定的改善量,最多可以提高3db。此外,轻钢龙骨本身刚度比较小,对两侧板材的声桥作用要好于矩形截面的木龙骨和石膏龙骨,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墙要比相同构造的木龙骨和石膏龙骨隔墙隔声效果好。

对于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为了减少声桥,获得更高的隔声量,有时将龙骨结构做成错列结构和双层结构。错列结构是竖龙骨错列分立,两边板不同时固定在一根龙骨上,天地龙骨共用一套;双层结构是天地龙骨和竖龙骨分别做两层,中间没有任何连接,板固定在各自的龙骨上。理论上讲,错列龙骨隔墙隔声优于普通龙骨隔墙,可以提高1-3db;双层龙骨隔墙隔声优于错列龙骨隔墙,比普通龙骨隔墙可以提高7-8db。错列龙骨结构的双面单层墙和双面双层墙隔声量都比普通龙骨同结构的隔墙提高2-3db,这是声桥减弱了的缘故。

5)板缝和孔洞:隔墙上如果出现缝隙和孔洞,会大大降低隔墙的隔声量。假如隔墙墙体本身的隔声量达到50db,而墙上有万分之一的缝隙和孔洞,则综合隔声量将下降到40db。为了防止石膏板墙和原结构之间的缝隙,通常在墙体四周安装龙骨时垫入塑料弹性胶条。另外,当每面两层石膏板时,应错缝安装,里层可以不勾缝,只对外层勾缝,这对隔墙隔声量影响不大。但是每面一层板时必须勾缝,否则隔声量将会下降12-17db。

影响轻钢龙骨轻质板隔墙的隔声性能的因素:

单层墙体因受质量定律的限制,必须是重墙才能获得良好的隔声性能。对于住宅分户墙,为达到国家最低标准rw=40db的要求单层隔墙至少需要100kg/m2以上的面密度(面密度是每平方米墙体的重量)。

如果将墙体分成两层或多层,隔声量会显著提高。这是因为,声音撞击到第一层墙板时,透射的部分将进入两层墙板之间空腔,在空腔中来回反射多次后,一部分透射到墙体对面,另一部分被损耗掉。

同时,两层之间的腔体有类似弹簧的作用,使墙板系统具有有利于消耗声音的弹性,进一步隔声。如果在腔体中填入离心玻璃棉等吸声材料后,声音传播过程中在腔体中来回反射的声音将被大大衰减,隔声量大为提高。对于120厚的砖墙隔声量从45db左右提高到50db以上需要重量提高一倍,即需要240砖墙。

而对于75轻钢龙骨双面双层12纸面石膏板隔墙而言,只需在腔体内添加一层50厚24kkg/m3的玻璃棉,计权隔声量就从44db提高到50db。可见,隔墙腔体中的吸声材料对隔声量的影响非常重要。

根据测定,使用双层75龙骨的六层12纸面石膏板(三道墙板,每道两层石膏板,共两个龙骨空腔)的轻型墙体内添两层50厚24kkg/m3的玻璃棉,计权隔声量将达到rw=60db,这是半米厚混凝土隔墙的隔声量。

然而,轻型多层板隔墙即使使内填了离心玻璃棉等吸声材料,低频的隔声能力也不能完全和重型墙相比,计权隔声量同样是rw=50db的混凝土墙和轻墙相比,在125hz频率上,混凝土隔墙的隔声量r=40db,而轻墙的隔声量只有23、24db左右。一个有利的因素是,人耳对低频并不敏感,因此在大多语言环境下轻墙完全可以满足隔声要求,但在机械噪声、迪斯科舞厅等低频声音严重的场合必须考虑低频隔声量是否足够。轻墙低频隔声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墙板比较轻柔,难于阻隔振动幅度较大、波长较长的低频声,同时,空腔中的吸声材料低频吸声性能也比较有限。

龙骨:龙骨弹性越好隔声性能越好,尤其低频隔声量有显著提高。轻钢龙骨的弹性好于木龙骨,故使用轻钢龙骨轻墙比木龙骨轻墙计权隔声量高1-3db。如果采用z型减振龙骨,计权隔声量可以提高1-2db。如果在龙骨上采用s型的减振条,计权隔声量可以提高2db。如果使用两层完全分离的龙骨(龙骨之间没有任何连接),隔声量能够提高5-7db。龙骨越宽,也就是空腔越大隔声性能越好,100厚龙骨比75厚龙骨计权隔声量提高1db左右。安装墙板的螺丝钉钉距越稀疏,隔声性能越好,因为稀疏的钉距使墙板连接的刚性变差,据测定,300mm的钉距比250mm的钉距计权隔声量提高0.5db左右,但是钉距不能过于稀疏,因为必须保证墙体的强度。

墙板:在实验中发现,面密度越大同时越薄的墙板隔声性能越好。这是因为,密度越大隔声量越大,越薄则在中高频出现的吻合谷越往高的频率偏移,偏出感兴趣的频率范围之外。例如,同样厚度的75龙骨双面单层25mm厚内填棉的纸面石膏板墙的吻合谷在2500hz,计权隔声量仅为47db,而75龙骨双面双层12mm厚内填棉的纸面石膏板墙的吻合谷在3150hz,吻合效应影响变弱,计权隔声量为50db。对于grc板、硅酸钙板等墙板,由于密度比石膏板大,而厚度比石膏板薄,因此具有更好的隔声性能。另外,使用不同厚度的板材复合,或使用不同材料的板材复合可以将共振和吻合频率错开,有利于提高隔声量,例如使用10mm的grc板与12mm纸面石膏板复合的双面双层填棉轻墙的计权隔声量比两层石膏板的轻墙高2db,可达52db。

内填棉:内填离心玻璃棉的厚度和容重越大,吸声效果越好,由于声音在空腔来回反射多次而消耗,即使每次反射吸声较小,多次反射的积累效果也非常大,因此125px厚24kg/m3的离心玻璃棉作为内填吸声材料已经足够了,更厚或更大的密度所带来的隔声增加量非常有限,一般不会提高1db以上的隔声量。但是,62.5px以下、不足16kg/m3的离心玻璃棉由于过于稀松,吸声性能太差,会使隔声量下降2-3db。125px厚容重大于40kg/m3岩棉和玻璃棉的隔声效果是类似的,理论上讲,因为岩棉容重往往大于玻璃棉,隔声略有优势,但很难相差1db,那种认为轻墙中岩棉隔声好于玻璃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空腔中的棉不能满填,这样会造成棉将两层墙板连接在一起,出现声桥,使隔声量下降。填棉时,应尽量保证棉体两边不同时接触板材,以防止声桥。如果使用50mm厚的c型龙骨,那么填棉厚度应小于50mm,如25mm或40mm的岩棉或玻璃棉。有些设计人员认为棉体需要满填、填实在空腔中,和板之间不留空气层,这是不对的。实验表明,满填棉隔声性能将下降1-3db。另外填棉厚度不均、回弹率过大等造成的棉板与两边板材局部或大面积接触都会引起隔声量下降,施工操作中应尽量避免。

板缝和孔洞:隔墙上如果出现缝隙和孔洞,会大大降低隔墙的隔声量。假如隔墙墙体本身的隔声量达到50db,而墙上有万分之一的缝隙和孔洞,则综合隔声量将下降到40db。为了防止石膏板墙和原结构之间的缝隙,通常在墙体四周安装龙骨时垫入塑料弹性胶条。另外,当每面两层石膏板时,应错缝安装,里层可以不勾缝,只对外层勾缝,这对隔墙隔声量影响不大。但是每面一层板时必须勾缝,否则隔声量将会下降12-17db。

施工及其他等因素:以下若干因素对隔声的影响并非墙板本身,而是设计、施工、整体结构等方面疏忽造成的,这些因素有时造成纸面石膏板隔墙隔声量下降非常严重。

①板-板之间空腔内填棉不饱满,或棉钉粘合不牢固,过一段时间后棉体下坠(玻璃棉常出现这种情况),造成出现填棉缝隙。严重时可能引起3-5db隔声量的下降。

③隔墙外框和房屋结构刚性连接,未按规定垫入弹性垫条,结构受荷变形或结构振动,造成板缝开列,形成缝隙漏声。

④管道穿墙,未按规定要求密封处理,造成孔隙;电器开关盒、插销盒在墙上暗装,未按规定要求做内嵌石膏板盒隔声处理,造成隔声薄弱环节;甚至隔墙两边电器盒对装而不做任何处理,都会大大降低隔声性能。

⑤在实际建筑物中,两个房间除了隔墙传声外,还有其他途径引起声音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这些途径的传声称为侧向传声,如地面结构传声、侧墙结构传声、门窗传声、管道风道传声等。有些有吊顶的大房间用石膏板隔墙分隔成一些小间,因为先做的吊顶,隔墙只做到吊顶下沿,而没有延伸到结构层楼板底,出现吊顶内的侧向传声,造成房间实际隔声量比隔墙隔声量低很多。

第七部分 补充视频

视频一


视频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