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屏县环卫工人合力助捐抗击疫魔侧记

 黔东南身边事 2020-10-29
爱心不分大小,行善不论贫富。有的爱心很微弱,但却散发着强大的力量,感动着一座城。

300元、100元、50元……近日,在锦屏环卫工人组长王世香的号召下,工友们自愿积极参与捐款,纷纷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些员工正在进行清洁消杀,一听到捐款的消息就急忙放下扫帚,把自己的心意送过来后,转身又继续忙于工作。”她说。



环卫工人代表把捐款爱心交到办公室。

2月9日,锦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站的两名环卫工代表拿着一包用黑色塑料袋包好的东西交到办公室。“这是我们这些环卫工人的一点心意,麻烦请帮忙上交组织!”

该局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杨镜清接过塑料袋,打开一看惊呆了。里面竟是一沓1元到100元不等面值的人民币,并附有一张129个名字的捐款明细,共计6951元。

“他们是自发的,单位都不知道,当时我感动得留下了眼泪。”杨镜清满怀激动地告诉记者,“6951元虽然不多,但我觉得沉甸甸的。”



两名环卫工人代表送来的捐款爱心

这是一幕感人至深的瞬间,这是一份意义特殊的爱心。朴实的言语,特别的来历夹带着阵阵暖流萦绕着锦屏这座城。

众所周知,环卫工是最苦、最累、最脏,工资最微薄。即便如此,她们毫无怨言,甘当“城市的美容师”,一年如一日地守护一座县城的干净整洁。一把竹扫帚、一个撮箕就是她们的“武器”,不管寒冬数九,还是酷暑夏日,每天都是一如既往地在大街小巷上坚守岗位。起得最早的是她们,睡得最晚的还是她们。每天凌晨四五点,当人们都还沉睡在甜美的梦乡时,她们就紧握扫帚逐街清扫;每天深夜,当人们躺在舒坦的床上休息时,她们还在拖着沉重的流动垃圾箱把垃圾聚集到指定场所。

疫情期间,当普通民众调侃着“躺在被窝里为国做贡献”的时候,街上人迹寥寥,但大街小巷涌动着“环卫绿”从未都在我们的视线里离开过,她们奔忙着清扫、消杀、搬运……





锦屏街上的最美“夜扫人”。

放在平时,她们用“宁我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来诠释职业操守;国难当头,她们又挺身而出,用“有多大能力,出多大力气”来表达爱心,集资助国。

129个名字就是129份心意,代表着锦屏所有环卫工人的心声。据了解,锦屏县共有177名环卫工人,每天上班时间8小时左右,执行“每日普扫”工作制,承担整个县城47万平方米的保洁任务。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小小心意彰显大爱。俗话说:积力所举者胜。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人人出力,我们必将早日战胜疫魔,一同迎来春和景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