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谭老师讲地理 2020-10-29

1.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 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

(3)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虽在有些图中看不到闭合,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区范围的限制),但它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 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间部分不中断。

(5) 等高线与示坡线(表示出坡度降低的方向,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示坡线)垂直相交。

(6) 图中所注高程,均为海拔(绝对高度),一般用“m”作为单位,0 m表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深度。

(7)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8) 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2. 基本地貌类型

3. 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 选点:

水库

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或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 选线:

① 公路、铁路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弯路较少的线路,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② 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 输油、气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 选面:

农业生产布局

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的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等高线密集,地势陡的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提示]

(1) 在降水集中的河谷(或山谷)地区,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发生时在河谷较窄的地段容易堵塞形成堰塞湖。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2) 地处河谷或山谷地形中的城市,地域形态多为条带状或放射式;且污染气体不易扩散,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3) 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区别:它们都以海平面为基点,等高线是向上数值增大,等深线是向下数值增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