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互联网让追星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

 罗超Pro 2020-10-29

现在,我们接受娱乐内容,例如影视、音乐,正在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数字音乐几乎已经完全取代传统唱片,而电影电视等形式的娱乐内容同样在向互联网迁徙。与此相伴的是,产出娱乐内容的明星,正在与大众『零距离』接触中。

1、音乐现场进入O2O时代,随时随地观看。

互联网时代之前,大众要见到明星,最可能的方式是演唱会,不过就算万人空巷也只能支持万人,香港最负盛名的红馆亦只能容纳12500人,正是因为如此,能够见到明星的人依然非常之少。近年来兴起的演艺O2O大潮,则让人们有更多机会观看演唱会——通过互联网。2014年汪峰鸟巢个唱与乐视合作,售卖在线演唱会门票7.5万张,这部分帮其增金200余万。今年酷狗双管齐下,旗下的繁星直播则积极挖掘自音乐人的O2O盈利模式,连续为旗下歌手举办名为星现场的O2O歌友会,吸金均达到百万级别,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9万人;其另一个高端子品牌酷狗live在湘江音乐节上高调发布,切入音乐现场直播。与乐视和酷狗的『线下演唱+线上直播』的O2O模式不同,还有一些纯线上演艺玩家,例如近期大热的陌陌现场,粉丝全都通过互联网收看演艺直播,并与明星互动,为其送花送礼等。

互联网演艺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演艺,与明星深度互动,不再像过去那样飞往某个城市去看可能一辈子看不了几次的演唱会。有人说,过去不是可以通过电视看演唱会转播吗?但这是都是缺乏参与感、缺乏现场感、缺乏互动感的演艺。而随着带宽和各式技术的提升,互联网在线演艺已经能够一定程度媲美现场。

2、真人秀节目,让明星正无处不在。

把思维倒带到十年前,你能想象周杰伦去参加一个地方电视台的选秀节目评委吗?你能想象在菜市场看到胡军、刘烨吗?没错,选秀类尤其是真人秀类节目,让明星有更多机会抛头露面,人们通过电视、手机这些设备去观看这些明星的一颦一笑,尤其是《爸爸去哪儿?这种节目,让观众们近距离地去窥见明星的家庭、明星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而这些都是接近本来面目的。当然,这一定程度说明了电视节目的过气,以及某些明星的过气。不过总体而言,我们有更多机会通过『秀』去见到明星,尤其是明星的真实面目,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过气。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所有参加真人秀节目的明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利用微博、贴吧等工具,与粉丝互动交流,愿意主动放下身段去与用户接触,不再像过去明星普遍保持高冷,用专业的话说这叫做粉丝管理,实际上不难发现,更善于粉丝管理的明星,商演价值反而更高,例如tfboys、EXO为代表的小鲜肉——尽管有一些粉丝管理是专业团队在做,但至少说明这样的态度是有效的。明星不再是少数那几颗最亮的,天上所有繁星只要发光,只要善于经营粉丝,都可以成为明星,天王不可避免地走向“碎片化”。

3、明星碎片化,网络演艺逐渐平台化。

明星是什么?十几年前每个人说出的十个名字估计超过一半是重复的,为什么?过去明星就是『大明星』,李小龙、四大天王、成龙、周杰伦……这些都是『天王』级明星。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被电视等少数集中的媒体所控制,这些媒体都会去关注少数大明星。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注意力非常『碎片化』,每个人都可以只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不同的渠道都有自己的『造星能力』。近年来兴起了很多在线秀场,都造出了自己的明星,例如酷狗旗下繁星直播走出来的庄心妍、唐古,再比如多玩YY的毕加索等等,这些名字可能对有一些人是陌生的,但对对应平台的用户而言,就是明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互动能力强,实时打赏的机制让主播能够快速根据粉丝反映调整表演风格。不过,由于YY本身的平台文化和盈利需求,泛娱乐战略聚集了一大批游戏主播和Dopa、外星人陈山、刘老根大舞台等脱口秀艺人,而繁星直播的母公司酷狗一直走垂直音乐的路线,近年更是组成海洋系为繁星直播打通了”创作-包装-推广“产业链条,吸引了比如05花儿朵朵的李佑晨、中国好声音的苹果园组合等成名歌手加盟,音乐战略非常清晰。除了繁星直播和多玩YY之外,陌陌现场也已在造自己的明星,不过YY作为社交前辈具有多年先发优势和爆破基因,繁星则有音乐全产业链优势和多个造星成功案例,陌陌是否能够走出一条新路还需时间证明。

结论是什么呢?移动互联网注意力分散在不同平台,每个平台手握大量粉丝,最后结果就是明星越捧越多了,且很难出现过去那样几颗最亮的星星占据天空的情况。当年快男超女如今成长为娱乐圈的巨星,这些秀场艺人也将成长为明日的巨星,移动互联网带来真正的『群星闪耀』时代。这时候,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见到不同明星的几率自然更大。

4、粉丝经济,移动互联网连接一切。

粉丝经济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黑话』,但『粉丝』这一词正是来自于娱乐圈。粉丝经济的本质就是聚合一群人对某一个明星的热爱,利用『热爱』来形成价值。明星不只是艺术创作者,还可能是一个品牌例如小米,一个普通人例如自媒体人。有意思的是,现在粉丝经济正在『回归』到娱乐界。

近日汪峰推出了一款耳机,许多人都说汪峰成功将娱乐与科技结合,成功切换为一位合格的产品经理,汪峰做耳机,亲自发布产品,亲自为一款耳机吆喝,让用户觉得更亲近了。更早之前,还有不少明星开通了微博、贴吧、微信,与粉丝互动,比如玩得炉火纯青的刘烨。除了通过互联网社区与粉丝零距离之外,一些明星还开设餐厅、上线App或者进行投资,粉丝经济玩得比雷军还熟稔。

在线演艺平台抓住了粉丝经济的本质,一年一度的盛典规模越来越大。就像双十一不断造势将传统零售转移到互联网一样,在线演艺平台通过O2O方式打造选秀通道、年度盛典,现在每年吸引的粉丝规模已达到千万级,盛典背后有着诸多商业模式,给明星和平台都带来真金白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KU音乐盛典、YY盛典、繁星年度盛典等等,已经比许多擅长选秀的电视台的盛典,水平要高,参加者更多了。

当然,不论哪种方式,都少不了移动互联网这一要素。移动互联网区别于PC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与用户随身相伴,随时随地将用户与其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连接在一起。正是因为此,它可以帮助用户观看O2O演艺,随时接受明星微博更新,随时观看在线秀场,随时讨论真人秀节目……进而实现与所关注明星的零距离解读和点对点互动,移动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能力,在娱乐圈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