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时代

 徐润泽 2020-10-29
萤火虫点评

初读本书的黄金时代时无法让人心理愉阅,实在是耐着性子往下看。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描写很直白,感觉堪比《查泰来夫人的情人》那样的作品,作者对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生活的状态和对正常的情感压抑作了批判和嘲讽。王小波写作文风大胆、行文大俗大雅、梦幻般的色彩、娴熟的语言、打破时空界限、信手拈来几个都叫王二的情爱故事。看似荒诞离奇,但荒诞的背后是真实的存在。正如王小波在写《一只特立直行的猪》一样,小波正是那个时代的一只特立直行的猪,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用他睿智的头脑、幽默风趣和犀利的笔锋为我们带来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王二、陈清杨、转玲、线条、老鲁、刘先生、李先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当数李先生了,李先生博学广识,会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懂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毕业于高级外语学院的李先生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就是才华横溢,是国家顶尖级的像大熊猫一样的国宝级人才。可是在那个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年代里,象李先生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被人们看成精神病,丢掉了工作、差点被饿死、没有住处、找不到老婆最后变成了老年痴呆患者。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象李先生一样的知识分子何等悲哀,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眶。小波在后记里引述了《西方的智慧》一书中的一句话"一本大书就是一个灾难",的确那个时代就是一个民族的灾难。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追忆王小波让我们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幸的似水流年,过去的终将过去,我们还得继续。

城铁点评

2820-118。《黄金时代》《三十而已》《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不知道是五个一集,还是前三个算一个、三个一集,可能怎么理解都成。《黄金时代》里的王二和陈清扬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却处处体现了人性的真与美,他们的身体是真实和美丽的,他们的行为也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小说将两人所有的情感细节,都不加修饰地袒露了出来。倒是书中描写的军代表,用打击报复来掩饰自己的欲望,处处以权势欺人;又有许多“革命群众”,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大骂陈清扬“破鞋”,淋漓尽致地表演着人性的丑与恶。这些对他们横加指责和干涉的人,在这场运动结束后,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新时代里的卫道士,开始对王小波的小说,妄加评论起来。看看王小波的后记吧:谁是那种生活的创造者,显然不是作者,而是更伟大的人。然后就是一个二战中毕加索笔下被轰炸后的小镇画,德国士兵问是你的杰作吗?毕答:是你们的杰作。《三十而立》和《似水流年》是与小转铃、线条之间的故事,《三十而立》中还有个兄弟,大概时间线如下年表:王二年表: 一九五O年出生。 一九六六至一九六八年,“文化革命”。住在矿院,是一名中学生,目睹了贺先生跳楼自杀和李先生龟头血肿。 一九六八年,和许由在地下室造炸药玩,出了事故,大倒其霉。先被专政,后被捕,挨了很多揍。 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二年,被释放。到云南插队。认识陈清杨。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七年,在京郊插队。与小转铃交好。与刘先生结识,刘老先生死。后来上调回城,在街道厂当工人。 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一年,上大学。 一九八一至一九八四年,毕业,三十而立。与二妞子结婚。 一九八五至一九九O年,与旧情人线条重逢,很惊讶地发现她已嫁了李先生。出国读学位。丧父。离婚。回国。 一九九O年,四十岁。《革命时期的爱情》:其实就这么简单事件的顺序是这样的:首先是五八年我出现在学校的操场上,看别人大炼钢铁;然后我上了小学,看到一只鸡飞上阳台,被老师称为一只猪;后来上了中学,过了一年后,开始了“文化革命”。我跑回家去帮人打仗,认识了姓颜色的大学生。等到仗打完了之后,姓颜色的大学生下了乡,我又回到了学校,从那里去了豆腐厂;遇到了X海鹰并在那里陷入了困境。我老婆是再以后的事情。这都是我自己的事,在其中包含了成败。大炼钢铁就意味着我要当画家并且画出紫红色的天空;鸡飞上了阳台就意味着我要当发明家扭转乾坤;我想和姓颜色的大学生性交,并且强奸X海鹰。这都是我想干的事,这些事都失败了——我没当成画家,也没有扭转乾坤,和姓颜色的大学生没有干成,和X海鹰仅仅是通奸,但这也是我的失败。如果按和我关系的亲密程度来排列,首先是我老婆,其次是X海鹰,最后是姓颜色的大学生——我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这些事是人间的安排,不包含任何成败。这样讲来讲去,我就像一只没头苍蝇。事实上也是差不多。而《我的阴阳两界》则是我与小孙之间的爱情故事,短小精干,挺有意思。这本书文字荒诞无稽诙谐粗俗,时间轴来回跳跃,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随意切换(《革》尤是如此),读起来并不愉快,估计写起来很爽,很多影射隐晦的寓意因为看不出来所以体会不到作者更深刻的思想,面上看我是最喜欢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可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经历让作者很犀利,讽刺很深刻,看起来很荒诞,感觉很用力。赤裸裸的真相看起来就是如此的丑陋吧,让人不愿接受。

飘 ✨点评

>>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21岁云淡风轻,还未被阉割时,什么都敢想敢做,而生活就是慢慢精神阉割的过程。他总是惯用这种手法,倒腾来倒腾去的细节描述性,在90年代不可不称为惊世骇俗吧,其实我还蛮理性,说实话,连着拜读了好几本,每本都堪称可劲儿,但是留在我脑中,此刻我提笔要写的,竟没有一丝丝的淫秽。王二就像24个比利,他也分裂出一个自己享受鱼水之欢;分裂另一个自己去挨批斗;再分裂出一个自己像局外人一样看着被批斗的自己。这种随意传送,我想,应该至少有个按钮吧。我开始一直固执的认为,王二就是王小波分裂出来的隐藏性人格,俗称意淫。因为我觉得他,还真没有那个资本。毕竟缺什么补什么嘛,哈哈。但是越往后越觉得这个认识很浅薄,他只是在那个谈性色变的年代,固执大胆的用性来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对身边环境的所受所感,那确实是一个压抑的年代。但他固执的写,固执的他拿这种禁忌来肆意的挑衅这种封闭,闭口不谈性?那么我就任性固执的肆意放大,甚至于带着虔诚的膜拜,我爱这玩意,就像你爱写字,你爱听歌,这本书就是一种自由的选择,我便要肆意疯长!慢慢他用性的一种状态来表述自己,你自己去深度解读吧,这压抑的背后,这人心惶惶的年代。我想,他应该有想过,自己作品出版发行出来是会受阻,有可能会被误读?有可能会被强冠帽子。但却无惧,好吧,这依然很王二。因为一个“破鞋”理论,引发出隐藏的性欲,正好是这个契机点,正好是这个时候,正好是你,正好路过的黄金时代。看完了王小波后期的几部作品,再回过头来看《黄金时代》时的他,恍若隔世~ 说实话开始也不厌恶,现在却很怀恋那个没心没肺,肆意嘴泡的王二,也怀恋那乘着白色的风,肆意奔跑而来的陈清扬,风依旧从她衣服下面钻进来,依旧流过全身,好像爱抚和嘴唇。陈清扬还是像个礼品盒一样,等待着被打开包装。—————————————————————◆ 三十而立二十岁时我们肆无忌惮,三十岁时,我们学会了俯首称臣,向生活,向岁月,向经历。因为每一次低头,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探察。二十岁不狂是没有志气,三十岁犹狂是没有头脑。—— 钱钟书年少时你在寻找生活的真相,而立之年你明白生活就是温水煮蛙,你连寻找的力气都不舍得花,躺在水里挺好,TMD,和泡温泉一个样!!再见了,那些口吐的芬芳再见了,那些踩着棉花般的轻飘飘时光在前面等我,它说嘿!你纯粹点…生存还是毁灭是个问题,人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再怎么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王二,也知道了晋升的快乐,乖巧的顺服于校长,再去医院陪床,思考了生与死,这也是而立之年很多人必须面对和看透的问题,生命的最后可能没有先失去生命,而是先失去尊严,在医院的病床上不能自理,你何来尊严,你连把棉花自己晒好的能力都没有,哪怕有权,也是一样,配合入殓师画个美美的妆,躺好。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岁月风霜的调戏。—————————————————————◆ 似水流年故事以李先生的“阴囊挫伤,龟头血肿”开始,李先生只是代表一小众受害者发声,他的义正严辞更加让一些面露羞涩的旁观者们无地自容! 你们的“难以启齿的羞涩”就是一种阻力,帮凶! 对于受害者本身他们不光是要承受伤害本身,伤害常常还会有情大赠送,不要也得要,因为美其名曰嘛…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反正受到伤害的不是他们自己本身,他们无暇顾及你的委屈感受,打掉牙齿合血吞了吧,您嘞。看得我咬牙切齿般的愤慨,你不能去乞求别人的同理心吧。那么,何不朝着他们的“裤裆”也狠狠的来这么一下!然后世界清静 万物太平最后谈到了死亡,当刘老先生在厕所里撒尿,经常尿到自己裤子上时,当刘老头忽然嗝屁时,王二忽然炸毛,在医院里直接耍横道:>> 我说:你们他妈的找去!老子是知青!那人一听又缩了回去,知道全是亡命之徒,谁也不敢惹。这一巴掌打得啪啪响,知青的热血高亢既已成盲从,像杀红了眼的二秃子,闻风丧胆。特别讽刺的成了居家驱鬼降魔之必备单品。然后王二还念念不望道“我们应该干一回纪念他。”看似无良的举措,简单粗暴的反应王二心灵的震撼,哦,原来人的生命这么脆弱,说没就没了~那么让我发泄一下吧,那么让我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还鲜活吧!>> 岁月如流,就如月在当空,照着我们每一个人,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人都到了中年,什么不是凑合着过么,就好像人到中年就该凑合着过一样。(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