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涵予联手福山雅治,老港片「复活」

 电影派Mr 2020-10-29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1009

11月的电影院,诞生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情况。

连续两周,同一位导演的作品登上院线——

吴宇森,人送诨号「鸽子吴」。

在港片最辉煌的时代,漫天都是他电影里白鸽振翅的身影。

上周,吴导的《英雄本色》修复重映。

又一部「那些年我们欠的电影票钱」系列。

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三千万票房成绩。

总算有机会,和记忆中的哥哥和「小马哥」,来一场大银幕的回首。

回首斯人已茫茫。

本周,吴宇森新作《追捕》上映。

张涵予联手福山雅治;

迷妹们戏称为——中日两国顶级荷尔蒙的交锋。

影片还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展映单元。

要论期待值,五星派爷都嫌低。

然而看完电影后,派爷的心情,难以形容——

《追捕》(2017)

影片改编自小说《涉过愤怒的河》。(1976年老版《追捕》原著小说)

除了人名和剧情框架,故事细节与老版电影完全不同。

张涵予出演本片的灵魂角色杜丘。

老版由高仓健饰演,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硬汉爱豆。

一晃眼40年过去。

距离吴宇森上一次拍摄警匪动作片,也已经过了14年。

他选择改编《追捕》,再次亮出拿手好戏——

「双枪片」「双雄片」。

导演自己都表示:

想拍双雄,想拍枪战戏,我手有点痒了。

故事背景和老版不同,设定在当下。

杜丘是日本药厂聘请的国际律师,被人设计陷害,成了杀人凶手。

他不相信警察,踏上逃亡之路;

福山雅治饰演的警官一路穷追不舍。

一个追,一个逃,展开猫鼠游戏的「双雄」对决。

电影充斥着典型的吴氏烙印。

好不容易再次盼来「双雄」设定,自然少不了枪战;

更少不了「鸽子吴」的招牌动作——

人物一掏枪,白鸽即飞扬。

可惜,如今的观众对“鸽子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来自于老港片的记忆;

陌生,我们的银幕上已经很少见到类似的风格。

一只鸽子飞过,警官开枪时一瞬间的犹豫,让杜丘从枪下脱逃;

杀手姐妹谈笑风生,画面突然变成煽情的慢镜头。

一部影片下来,观众送给鸽子吴一个新称呼——

「老梗王」。

年轻观众的意思很明确,嫌他「老」了。

不仅老,还在不断重复自己。

其实吴宇森的成就,就在于风格。

拿「鸽子吴」的象征鸽子来说;

象征和平的白鸽,总是与暴力场面同时出现,构成一组矛盾而奇异的意象。

这就是吴宇森的看家本领——

暴力美学。

可以通俗地解释为:

明明是玩暴力,非要拍得「美」。

比如拍摄动作场面,也要穿插优美的升格慢镜头。

吴宇森代表了港片的一类气质:

热血豪情,浪漫恣意,快意江湖。

把警匪片当武侠拍,拍得豪情万丈。

在他的镜头下,警匪片的核心不是警,也不是匪;

而是兄弟、情义。

爱情总是美好的,人物总是纯粹而热血。

然而,这类风格已经和现在的口味相距甚远——

我们看多了一枪爆头,血肉横飞的动作场面;

看多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没有无缘无故的善与恶。

已经看不惯,也看不懂吴宇森的诗意和浪漫;

更看不懂那些纯粹,热血的理想化角色。

时过境迁,吴宇森却一成不变。

往好了说,是坚持;往坏了说,是固执。

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风格,固执得可怕。

其实,放下怀旧的「滤镜」;

走路带风,墨镜耍酷的小马哥也未必不尴尬,不做作。

观众总在怀念港片的辉煌时代。

吴宇森为我们还原了旧时代的纯正风味,我们才发现——

那个时代已经落幕,落伍。

除了风格,“丧尸”的情节又给观众带来新的困惑。

片中的反派组织药厂研发违禁药品。

一针下去,普通人类体能爆发,战斗力满点。

派爷似乎看到了我们敬爱的「狼叔」。

然而派爷没想到, 吴导身边的人这样解释剧情的安排:

他想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却并不知道怎么做,还以为大家都喜欢国外的丧尸片。

这位连手机都没有的老导演,突然令派爷无限唏嘘。

像一个装好了宽带,却不知道年轻人已经用上wifi的老年人。

我们无法奢求一个71岁的老人懂时髦。

顶着70岁的高龄,吴宇森着手拍摄《追捕》。

这是他对于电影最初的情怀。

拍《英雄本色》的时候,我就把高仓健的人物性格放在小马哥身上。他的风衣,他的神态,都有高仓健的影子。

为了拍摄《追捕》,吴宇森曾两天两夜不眠不休。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导演,派爷很难用平常的心态看待他们后来的作品。

当初的吴宇森闯荡好莱坞;

凭借一部《变脸》,和李安一起,成为唯二得到好莱坞认可的华人导演。

暴力美学的风格征服许多好莱坞导演,大名鼎鼎的昆汀就是吴宇森的头号迷弟。

数年前,他获封威尼斯终身成就奖。

吴宇森说,很清楚能拍什么能赚钱。

以他的成就,可以选择轻松挣钱,可以选择收山。

但他选择了《追捕》,选择了情怀。

也许《追捕》开头那些肉麻的台词,透露了吴导的真实想法——

难得有人一起聊老电影。

电影和爱情都是陷阱,掉进去就出不来了。

他宁可继续待在电影的陷阱里;

只为跟观众聊一聊,聊港片的黄金年代,聊他记忆中的老电影。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最辉煌的年代。

这个江湖或许不再适合吴宇森;

但迟暮的英雄,仍是英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