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复杂的人设,很难想象到,发生在素来单薄的青春剧里。在国人眼里,还离不开怀孕堕胎辍学等标签,比较喜剧片。两人在一起的原因,不是因为无厘头的“你这女孩好特别”。康奈尔性格腼腆,朋友们却奔放,谈论性、评判女人的胸部、吹嘘跟谁有了关系。玛丽安之所以浑身带刺,是因为富家女的身份,让她看透了社交的虚伪。临时接到哥们电话,把玛丽安赶下车一个人淋雨去上学。比如学业比他优秀,或者,和平民阶级的康奈尔在一起。康内尔喜欢她与自己一致的敏感,佩服她能做到他不敢的畅所欲言。朋友辱骂女友“贫乳的婊子”,他也沉默,装作没听见。在玛丽安名字被提到时,康奈尔像是突然惊醒一样,悄悄拿开手,分开两人距离。玛丽安与异性好友亲密接触,他表面不说话,出去抽烟生闷气。用玛丽安的话说,“隔了六道门才敢装作两人熟一点”。这就是《普通人》不普通的地方,主角不够强大,没有遇神杀神的冲劲。这种“退缩”是他们在进入成人世界前,都熟悉的一种不自信。康奈尔向杂志投稿,退稿理由是“缺乏自信,观点不清”。甚至在第二集开篇15分钟之内,就上演了各种没有马赛克不能看的。  与康奈尔第二次分手后,玛丽安沉迷于SM、捆绑等虐恋游戏。对自己的虐恋情结、冷漠的家庭环境、不快乐不够正常的人生自卑。试图融入很多圈子,但从没有被任何一个圈子真正接纳。又或者,和玛丽安一样,自认不匹配任何圈子,最后划分自己为“孤独的怪人”。这种有点怪的状态,其实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常态。回到前面的问题,爱情在青少年成长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呢。就是让他们有机会“忤逆”原来的圈子,拥有自己独立的选择。因为玛丽安,容易害羞的康奈尔,头一次因为愤怒涨红了脸。只是每个普通人,从依附,到独立做出选择的路上,必经的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