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们被古埃及人推崇为月亮神

 大自然野趣 2020-10-29


白鹮

上图的这只白鹮( White Ibis),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这么大的鸟,它当时距离我只有三四米远。

那时我刚开始学观鸟,当走入佛州的一个红树林沼泽地时,便兴奋地拿着望远镜东张西望起来。就在我刚换了一个地方准备继续搜寻时,它突然从我左前方的红树林里冒了出来。天啊,竟然是一只这么大的鸟!


那时,我对野生的大鸟在目测上的“大”,就是白鹮藏在这片红树林里有多大的概念一点都没有,再加上白鹮奇特的样子(过去连这种鸟的图片也没见过),那种惊叹美妙的感受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

这只白鹮给了我不到一分钟的惊喜和享受,我用普通镜头(那时我还没长焦呢)拍下了它的神韵。从此,我对观野生鸟类的兴趣越来越大。

 

精灵般的鸟类带给我的愉悦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

鹮鸟给人类的感受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这充分地体现在古埃及人的文化里。古埃及人把鹮鸟推崇为月亮神——透特(Thoth 人身鹮鸟头),他们相信人类具有的书写能力是透特赠予人类的礼物;同时,他们还相信透特也是医学和数学之神。你不能不佩服古埃及人的想象力。

 

但我想,五千年前那个年代,在尼罗河一带的鸟类中,鹮鸟表现出来的习性一定是让古埃及人感觉它们是很聪明的,所以才给鹮鸟授予了这么多的代表着有智慧的神位。


全球范围内共有鹮鸟 33 种,生活在热带和气候温暖的地区。虽然它们的外貌和鹭鸟长得很相似,但鹮鸟和鹭鸟还是有不小的区别,而且习性也很不一样。

 

首先,它们有着一个细长且向下弯曲的大嘴;其二,鹮鸟喜欢群飞,排着 V 字型或一字型的队伍浩浩荡荡地非常壮观;其三,它们在飞行的时候,长脖子是往前地伸直着,这和鹳鸟的情形一样,但和鹭鸟的长脖子呈现 S 形状的样子是完全不同的。鹮鸟主要觅食体积不大的甲壳动物、小鱼、昆虫,等等。

 

在北美,生存着 4 种鹮鸟。但这么多年来我也只见过 2 种,除了在佛州和德州可以经常看到白鹮外,见过的另一种鹮鸟就是彩鹮( GlossyIbis。生活在北美东南部的彩鹮,即使是在佛州的大沼泽地里也是不容易看到的。迄今为止,我都没有拍到彩鹮的一张好照片。

 

它们对人类的警惕性比白鹮要强很多。当你还在轻轻地调下车窗的功夫,它们就已经钻进了草丛里(如果你之前的车窗是降下的,那么它远远的就闻到了你的气味,你连它的影子都不会见到)。你只能在远远的地方遥望着它。

 

 而像白脸彩鹮(White-FacedIbis)和美洲红鹮(Scarlet Ibis),我也只能在图片中认识它们。

彩鹮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身长 55-63厘米。其深紫栗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它们的羽毛很有光泽。而彩鹮的幼鸟却显棕色,羽毛没有成鸟有那些漂亮的光泽。

一般彩鹮只在淡水沼泽地、稻田里觅食。我在佛州大沼泽地里找它们的经验是,去那些地势低洼,未开垦过的有水聚集的区域就有可能找到它们。白鹮比彩鹮的体形稍微大一点。身长 55-68 厘米。如果你记住了白鹮的外貌特征,那么它和其它涉禽是很容易区别开来的。

 

白鹮不飞行的时候,除了嘴部、脸部和腿足是鲜艳的红色外,它全身的羽毛是雪白色的。这和大白鹭很容易区别开来。

当白鹮飞起来的时候,它翅膀的两端翼尖是黑色的。加上其它的特征,它和林鹳也不会混淆(林鹳翅膀的黑色部分面积比白鹮大许多 

白鹮飞行时经常翱翔着转圈圈,且喜欢拍打着翅膀滑翔落地。 如果白鹮群飞, 则排着 V 字型的队伍。 这个特征和彩鹮也有点区别。彩鹮群飞时, 更多见的是排成一字型的队伍;滑翔的时候, 也喜欢拍打着翅膀,但似乎频率比白鹮快一些。

 
彩鹮

白鹮的幼鸟值得好好介 一下它们的外貌。 这些幼鸟 从上 身深棕色、腹部白色 转变 成全身白色, 以及它们的弯弯大嘴从粉色转变成红色,都是需要一些年头的。

在这段转换颜色的时间里,不同的时间则呈现出不同的图案,有些就像穿上了一件花色的外衣,很是漂亮。我第一次看见的那只白鹮就是一只已接近成鸟的白鹮,它的羽毛还没有百分之百地全白,仍然还有一点点的咖啡色。彩鹮的幼鸟却没有穿花衣的这种特征,它们的幼鸟到成鸟的颜色变化是均匀的。

 
林鹮

白鹮适应能力比彩鹮强,它们喜欢在淡水沼泽地生存,也喜欢在咸水沼泽地、红树林沼泽地觅食。而且白鹮的觅食能力非常强,它像个领头羊似的经常有其它的涉禽跟在它们的后面。

所以在有白鹮的地方,你也比较容易地看到别的涉禽。尽管我没有目睹到美洲红鹮( Scarlet Ibis),它和前面已经介绍的玫瑰琵嘴鹭、 火烈鸟, 在吸取的营养方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红鹮的体形大小甚至翼尖上的墨黑点形状和白鹮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成鸟红鹮身长 55-63 厘米,除了长嘴是墨黑色(长嘴也有红颜色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它的全身,包括腿足都是红色的。

美洲红鹮在南美的热带雨林地区和加勒比海群岛上都是一种常见的涉禽,但在北美的最南端,你都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

如果你有幸见到粉色的或者粉白杂色的鹮鸟,极有可能是白鹮和红鹮的杂交品种呢。

美洲红鹮为什么是红颜色的,有研究表明这跟它们的食谱有关。


像红色的贝类、虾、蟹等海洋生物是它们的日常食物,这使得虾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大量地沉淀于它们的体内中,从而使其羽毛变得红色。

红鹮的幼鸟开始的颜色是灰白及棕色的混合,当幼鸟到了第二次换羽的时候,由于体内有了足够的虾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沉淀,长出来的羽毛就是红色的了。在有些人工喂养红鹮的动物园里,由于没有这么多的红色海洋生物来喂养,只得以胡萝卜来代替而保证其体内胡萝卜素含量的水平,让其羽毛保持鲜红色。

作者:覃春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发爱惜和保护之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