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哪是什么蓝海,而分明是酸海

 大自然野趣 2020-10-29

二氧化碳正在改变海洋的化学性质。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 1/3 二氧化碳直接被海洋吸收,与海水发生反应,形成一种弱酸。在工业化时代之前,河水中溶解 的化学物质被裹挟冲入海里,还可以中和海洋中这种酸性,但现在我们制造了如 此多的二氧化碳,河水的中和力度无法跟上。这意味着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 加,海洋的酸度也会增加。首先,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表层,然后渐渐混合,进入深海。

落日的余辉洒在印度洋留尼旺岛的 珊瑚礁上。珊瑚礁可以保护西海岸免受暴风雨的侵 蚀。最近在此成立了国家海洋公园,目的是为了在保持珊瑚 礁的生态健康和日益增长的 旅游需求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从数据看来,变化似乎不大。在工业革命之前,海洋的 pH 值为 8.2,呈弱碱性。现在大约是 8.1,虽然数据看上去差异不大,但它实际上反映了仅在几百年内海洋 的酸度增加了 25%。到 21 世纪末的预测表明,pH 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0.5。类似的自然变化可能需要数万年的时间,海洋生物有着足够的适应时间。

在迈阿密大学, 克里斯·兰登(Chris  Langdon)教授一直在研究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软体动物的壳是由碳酸钙组成的,酸会溶解它们,当壳溶解时,软体动物会收缩并开始消失。珊瑚也是一样。整个珊瑚礁的骨架都是由碳酸钙构成的,珊瑚礁溶解了,生活在其间的所有生物也会开始消失。

这是兰登教授和他的同事们预计在很遥远的未来才能看到的现象,但不幸的是 在眼下就成为现实。“佛罗里达珊瑚礁的北部,有部分珊瑚开始溶解,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因 为我们认为这种情况要到本世纪末才会发生。

一群太平洋鳐鱼在迁徙的过程途经普尔莫角国家公园。这些鳐鱼的“翼展” 大约有 70 厘米,它们成群结队,沿着礁岸边缘行进。

为了了解在遥远的将来会发生什么,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华盛顿州海岸研究贻贝壳,这里的水很不寻常。由于全球变暖,海岸的风力增强了,上升流将更多的深水和营养物质带到洋面。深海水域,像个“死胡同”,空气流动也较差,二氧化碳逐渐积聚,所以比海洋其他地方的酸度更高。上升流将深海水带上 来,导致沿海水域的酸性也增强。

研究表明,pH 值的下降对贻贝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可以测量的。收藏在博物馆里大约1000 年前由美国原住民收集的贝壳,它们比现代的贝壳厚大约 28%。

迈阿密大学的照片表明,酸性逐渐升高的海水是如何溶解佛罗里达群岛凯利斯福特礁的碳酸钙质地的生物的。 

兰登教授指出 :“海洋酸化对任何有壳的动物来说都是灾难性的。贝类开始死亡,会对以它们为食的动物产生巨大的影响——鱼类、海豹和我们人类。

一般来说,生命对酸碱性的微小变化都是敏感的, 例如,人类血液的 pH 值为 7.35~7.45,只要 0.2~0.3 的下降便会使人陷入昏迷,甚至死亡。在海洋中,这样的变化将会使海洋生物无法呼吸、繁殖或生长。上一次这样大规模的事件发生在大约 5500 万年前,当时海洋里的许多动物都灭绝了。早在约 2.5 亿年前,强烈的火山活动导致了严重的海洋酸化,当时 90% 的海洋物种都灭绝了,即所谓的“大灭绝”。今天,史前的事件可能会重演,而这次的凶手是谁显而易见。

兰登教授说 :“有绝对的证据表明,造成这种情况的二氧化碳是人为制造的。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与源于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有着不同的化学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海洋和大气中日益增多的 二氧化碳不是来自自然界,而是来自化石燃料。这是一幅黯淡的图景,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我们可以让这样的未来不会到来,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可以改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而不是化石燃料。这场灾难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简介:

詹姆斯·霍尼伯内(James Honeyborne),《蓝色海洋II》出品人,BBC自然纪录片制片人和导演,曾任BBC里程碑式作品《非洲》(Africa)的制片人,制作过数部水下影片,包括获得英国电视学院奖的《深蓝海洋》(Big Blue Live)。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蓝色星球2》一书。

我们,对海洋了解多少

海洋若是被水母肆虐,后果会是如何

是谁,剥夺了海洋动物说话的权利

在水深10000米的海洋最深处,人类发现了最可怕的致命威胁

做自然使者,为大自然代言

微信公号:ziranguanch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