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实现安卓手机“天上飞”?需要一把像GPU Turbo这样的“天梯”

 脑极体 2020-10-30

在安卓手机产业中,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发布会上展示出的一切参数配置,在新机拿到手后都要打个七折,使用一年之后,还要再打个五折。

这一说法虽然有些玄学的味道,但也非常贴近现实情况。厂商明明在硬件上没有缩水,可是使用体验上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其中的原因,还是要归咎于安卓系统的天然性质。相比苹果生态的软硬件一对一高度契合,安卓生态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让系统可以容纳无数种性能不一的硬件组合,这种开放性包容了大量低质低配的手机,却也因为碎片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很多手机的性能表现。所以会有说法称,苹果手机最大的敌人是安卓手机,安卓手机最大的敌人是安卓系统。

所以在最近荣耀提出在荣耀Play上搭载“很吓人的技术”时,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怀疑——手机厂商再怎么努力,安卓系统本身的限制就在那里,怎样突破安卓的设限,才能实现“吓人”的技术呢?

软硬件协同优化的最强底牌:

如何用软件提升硬件表现

由于系统碎片化、应用生态混乱等等原因,安卓手机的硬件表现比安卓系统限制住了。就像一位很偏心的老师,不管你考试成绩怎么样,总要给你扣个15%的平时成绩。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体会到的永远是最终的“总分”。所以,为了抵销掉这15%,安卓厂商只能尽可能的多提升考试成绩。

提升考试成绩的方式,就是提升硬件能力。于是我们看到,安卓厂商们开始普遍的堆砌硬件,将内存提升到6G甚至8G,中端、低端线也有4G。

这种形式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比如硬件阈值的不断上升会极大的增加厂商成本,甚至使得厂商陷入硬件堆砌的竞争之中。同时硬件上的创新也开始逐渐变缓,最近厂商们在AI芯片、摄像头上面的改进带来的结果是成本增加,只能应用在中高端和旗舰款之上。

在最近几年,以华为、荣耀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正在通过对底层系统深度优化、严控自有应用市场、提升硬件能力等等方式改进安卓生态的弊端而这次在率先荣耀Play上搭载的“很吓人的技术”,很可能是安卓手机越过安卓生态限制的最强底牌。

让荣耀Play上天的“涡轮”

究竟有多吓人?

现在我们知道,决定了安卓无法发挥出硬件能力的重要原因,在于软硬件的契合度。荣耀Play上很吓人的技术,也旨在改变这一点。

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以来,用户对手机的使用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从通讯到影音娱乐,手机承载的图形运算量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对于荣耀这样面向年轻群体的手机品牌来说,用户对大型在线游戏、AR/VR等等功能的流畅度、清晰度要求在不断上升,可同时也希望手机价格尽量亲民。很吓人的技术,就是荣耀在两种需求中找到平衡的秘法。

很吓人的技术“学名”叫做GPU Turbo,本质上来看是一种通过软硬件的协同优化来提升图形处理效率并降低功耗的技术,灵感来自于汽车的涡轮增压。

在一款手机中,计算的运行需要CPU和GPU之间进行指令传输,但这种指令的传输往往不是高效的。就像没有涡轮增压的汽车,要靠气缸内外的压差来自然吸引空气进入,这种低效率的模式自然会导致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但加入涡轮后,就可以压缩空气提高含氧量,并且主动吸入空气供给燃烧。

而很吓人的技术,就是通过EMUI在软件方面的调校,提高CPU和GPU之间指令传输的效率,最终在不改变硬件条件的前提下提升图形处理效率。

给手机底层系统加个涡轮,这样的技术究竟有多吓人呢?荣耀Play的数据显示,加入GPU Turbo之后,图形处理的效率提升了60%,而SoC的功耗却下降了30%。在荣耀Play上进行游戏,很多款热门游戏的帧数都到达了满帧,例如《穿越火线》的帧数就提升了12帧。在游戏运行中,帧数代表着每秒可以加载的画面数量,帧数的提高不仅可以让游戏的交互更佳流畅,也可以提升渲染效果。并且在更好的游戏效果下,可以降低功耗,提高游戏进行时长并且减少发热情况。

这样一来,不论是游戏还是AR、VR包括对图像效果要求高的App等等,都能通过很吓人的技术得到提升。这也是余承东提到的,“天上飞”和“地下跑”之间的区别。

天梯的树立:很吓人的技术会缩短

哪些安卓厂商的上升通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桩由华为主导的技术升级,并不只针对荣耀Play以及后续的新机,而是几乎适用于华为、荣耀两个品牌的全线在网产品,例如华为nova 2S,通过这项很吓人的技术,也能极高的提升游戏帧数表现。

这一变化,或许会彻底改变安卓厂商之间的竞争方式。

在过去,安卓厂商们对手机硬件的一切变化都十分敏感,大屏、曲面屏、双摄、工业设计……这些硬件元素的改变常常会在厂商之间形成跟风趋势。

而这次可以应用于全部在网产品的“上天”技术,开启了安卓生态软硬件协同优化的先河。目前看来,这两年硬件方面的提升也逐渐到达了天花板。芯片从10nm到7nm、NPU在深度学习上的进一步晋升加上摄像功能提升,几乎都是可以被预测到进化路径。此时手机厂商再向Make a difference,必须要提升底层软件的能力。

如今华为、荣耀两个厂商率先做到这一点,几乎是取得了一种“开挂式”的进步——安卓手机本身就拥有十分强大的硬件优势,通过软硬件协同将硬件能力更好的发挥出来,甚至可以帮助很多老机型“梅开二度”。从此,华为和荣耀的硬件储备能力将更具层次感的爆发出来,让近两年内的产品一起加入当今的竞争。至于荣耀Play这样本身就表现优异的机型,更可以因率先搭载很吓人的技术而获得年轻群体的青睐。

从很吓人的技术开始,或许安卓厂商之间的竞争会开始渗透进软件底层的创新,有能力触碰到底层变革的厂商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硬件优势,而缺乏这一能力的厂商,只能不断在硬件层面进行挣扎。结合上手机应用发展对于图形计算要求的提升,以及未来与AI能力的结合,更可以创造出突破当下想象力的应用场景。

芯片能力和底层系统整合能力的深度结合,筑起了门槛也筑起了天梯。拥有这些能力的厂商已经通过很吓人的技术纷纷“上天”,而缺乏这一能力的厂商被隔绝在外。相信随着安卓厂商对于软硬件协同优化做的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也会越发明显。未来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很可能是拥有上天能力的厂商的 “神仙打仗”,从而也断绝了那些只能堆砌硬件厂商的上升通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