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恰同学少年:DigiX极客校园大赛领航的AI远征

 脑极体 2020-10-30

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与之对应的解题思路有哪些?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产学一体化。

但是,来自工业界的利好,如何才能输送到校园这个更具活力和创造性的场景中,至今尚无公论。以扶持开发者为己任的华为“耀星计划”,最近就给出了自己的校园解法。

3月24日,华为正式启动了“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联合华为终端云服务举办的DigiX极客校园大赛也在南京大学正式起航。

据了解,此次竞赛将从应用、硬件、算法三个维度,让华为终端云的智慧生态与学子们的创新能力无缝对接。与之伴随的,还有华为校园千帆行系列讲座等一系列扶持资源。

启动仪式的阵容也十分豪华。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冯少东、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以及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华为的相关领导、专家等多位大咖悉数到场,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于厂校结合的期待可见一斑。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

为什么一场高校级别的比赛,能一次性撬动这么多业内大咖?恐怕还要从校园开发者的尴尬环境说起。

作为关乎国家技术实力的“抢位赛”,人才培养如果从校园阶段就开始起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在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创新前沿阵地,学院会与工业界密切合作,让学生在保持开放性探索的同时,也能够与工业界进行实际的结合。不过,这样厂校高度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毕竟还是少数。

在很多科技公司的扶植计划中,校园开发者往往都处在一个近乎失语的境地。

比如谷歌基于TensorFlow的“AI速成班”,终极目标是希望开发者付费在谷歌云计算服务上运行自己的程序。百度“燎原计划”的一系列福利,则主要向中小企业与资深开发者们开放。而微软AI Lab的扶植计划,也需要开发者掌握一定的基础数据操作、管理和开发的能力,才能够快速上手。

地处技术前沿的AI创新,对于校园开发者来说,就如同《阿丽塔》中少年们所向往的“天空城”,触目可及,中间却隔了一道遥远的“天堑”。

而“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的出现,或许就是在暗夜中遥望灯塔的校园人,所渴求的那道光。

我们不妨借助首个中国高校开发者扶植计划,来尝试回答这个关键问题:科技公司与校园人才之间,究竟需要哪些步骤才能精准对接?

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

一张通往天空城的“船票”

歌德曾经这样描写少年——向天空他追求最美的星辰,向地上他向往所有的欲望。

在AI的世界中,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校园开发者:在精神层面,他们代表着最为蓬勃、不受限的创新力量;而在现实层面,象牙塔中的他们又渴求着来自知识和商业等领域的各种资源。

在华为“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中,DigiX极客校园大赛就通过两大赛事,帮助校园AI力量完成了一次理想与现实的对接。

算法精英大赛旨在激活校园顶尖高手的科研力量,推动机器算法下沉到具体场景中,运用人工智能解决现实问题。

另一个人工智能校园创新大赛,则着眼于软件应用和硬件两个领域,鼓励学子们结合个人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进行创新创造。

除了为大赛提供资金、算力和开发平台之外,华为“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的特殊之处在于,后续还计划通过培训、校园行、AI实习生、校园大使等多项活动,将工业界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技术输送到校园之中,打造一个能够自由释放灵感和脑洞的创新沃土。

年轻的AI开发者们,将成为大学研究课题与产业实际问题之间的桥梁,解决工业界与学术界相脱节的问题。

比如“智能会议记录”这样的产品,本身是一个工程性强但学术性弱的题目,大学科研机构一般是不会碰的,软件公司也可能受限于市场竞争而不会动脑筋去开发。但在2018年华为DigiX极客大赛中,开发者就通过运用HiAI能力,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解决了AI技术难题,测试环节利用华为远程真机测试快速调试,仅半月就开发出一款“智能会议记录”应用。

不难想象,在校园版“耀星计划”的加持下,本届赛事也将充分激活全中国(乃至全球)的校园极客的创新激情,开启探索AI应用场景探索的大门,涌现出蓬勃而源源不断的创新生命力。

从那一刻起,仰望AI“天空城”的少年们,除了心中秉持的理想和勇气,手里也终于拿到了一张真实的“船票”。

象牙塔到天空城:

校园AI与产业界的真实距离

作为首个校园开发者计划,“耀星”的一系列扶持动作,也让我们得以窥视到校园AI力量与工业界对话的潜在难题。

首先,校园AI开发者跟科技企业过往所重点扶持的商业开发者,有着明显的不同。

最大的区别在于,校园开发者对创新的理解和认知。

学术体系下的创意往往不会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商业需求,而是倾向于关注前沿科学成果,鼓励跨学科、全场景的协作与创新,有时还涉及许多现实商业中未曾覆盖到的领域,比如利用AI解决农业低效问题。

很多科技公司在本身业务范围的限制下,其开发者生态的包容性、资源储备、技术实力往往难以满足校园创新所需要的广度和深度。

另一个不同则体现在工程能力的差距。具体到创意实现的进程里,AI开发就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探索,而对开发者的工程细节、部署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开发者本身的经验不足,加上基础条件缺失,很有可能流于理论,使得创意难以被系统化地直观验证,造成“创意牛逼落地难”的局面。

另外,校园AI力量在数据、算力等资源上有着天然的短板。AI开发的前提是要在各种端口收集和处理数据,以保证训练成果的有效性。而当前的情况是,大数据资源基本掌握在互联网科技巨头手中,经过脱敏等方式分享给学界,注定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磨合的过程。

综合来看,要将校园开发者打造成时代需要的AI人才,需要注意三项能力的培养:一是从创意灵感到构建成系统的能力,二是从设计到产品的能力,三是将社会、工程、科技、商业全面结合的能力。

显然,仅靠目前的大学教育是无法传递的,商业开发者赋能计划也只是杯水车薪。或许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

只有在顶尖科技企业有意愿成为一个非功利性的教育者时,才能汇聚各界的力量,让校园人才得以有机会在实际过程中学习、碰撞和冒险,从而真正用AI创造价值。

时代的凿壁者:

“耀星”何以成为校园AI的创新灯塔?

以“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为“切片”,我们可以观察到,华为在推进AI基础教育、构建校园创新生态时,带来了哪些变化:

1.不设限的创新探索。

成果的商业化,往往是工业界捆绑在校园开发者身上的一道枷锁,并为此人为设置了不少门槛,以期吸引更具商业潜力的成熟开发者。

比如谷歌AI Impact Challenge,旨在将最佳创意转化为应用;Netflix奈飞的AI竞赛目标也十分清晰,征集电影推荐系统的电脑算法。

但在“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中,不设限的创新鼓励成为华为校园AI生态的风向标。华为的校园开发者孵化模式,并不以固定的赛果回馈和商业价值来界定,也不以争夺开发者为目的。

而是相反,首先根植于体系化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基本精神,鼓励跨学科协作、多资源的调动。这种贡献与开放的初心,反而更容易让华为理解和触达校园创新者们。

2.基础设施的全面赋能。

对于广泛的校园开发者来说,现阶段切入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AI技术还是非常艰难的。技术门槛、算力成本、场景限制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开发者的想象力。

对此,华为采用了多角度、全生态赋能的模式来扶植校园开发者,帮助他们度过最初也最难的观望阶段。

华为的云计算资源和开发板HiKey,都将向校园开发者提供限量免费申请,华为的“芯-端-云”能力,也将通过开发者联盟的多种API和SDK等向学生群体开放。

而由华为硬件终端构成的全场景智慧物联体系,则成为校园创新的绝佳创意源头和试验场,足以容纳丰富的AI功能落地和验证。

通过与实际业务的结合,校园创新才能在及时的反馈和迭代中,不断创造真实的价值。

3.来自工程端人才的援手。

现在企业向开发者提供援助,甚至与大学合作开展AI研究项目或实验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目的是让更多高校人才对AI产生兴趣,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园丁”进行指导和帮助。

像“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就更多考虑了学子们对“领路人”的需求,提供的不仅是硬件资源和在线培训,还组织了身处工程前沿的全球技术专家走进高校,并推出了现场实战的训练营,在DigiX极客校园大赛中,也有来自华为的科学家及评委进行指导和交流。

来自全球的技术专家们为校园极客们保驾护航,让象牙塔和实验室中的AI力量,与社会工程力量前所未有地紧密贴合,这或许比单纯的竞赛和资金扶持意义更大。

以上三个特点,可以说是华为连接高校与产业的三样独家武器。

注重创新背后,是对校园开发者困境的深切体察,也正是因此,才能对症下药,打破AI开发从0到1的壁垒。

学子们渐丰的羽翼即将掀起时代的巨浪。而在他们背后,是“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灯塔一般的光芒。

AI的追梦人:

造一场校园生态的铳梦

无论是不计较短期得失的扶持理念,全面开放平台资源能力的奉献精神,亦或是华为自身技术人才的全面下沉,都充分构建产学结合、厂校共赢的创新环境,前提是打造一个让人才自由驰骋的新世界:

首先,开发门槛不断下沉,让更有生命力的创新得以解开技术的束缚,让业余爱好者、跨专业学生都能够在开发生态中肆意翱翔;

另一方面,解开桎梏想象力的天花板,鼓励校园开发者走出围墙,到五光十色的广阔应用场景中去寻求灵感和创意;

此外,科技企业也需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多维立体的创新综合体,从提供单一的技术工具变成培养高端人才的生态入口。

从多个角度看,“耀星·校园开发者计划”都不仅仅是校园AI开发平台,而是仰望着AI星空的中国年轻人,迎击未来所必经的训练场。华为正引领着这群未来的“狂战士”,在时代的狂流中向宇宙深处的星河与梦想进击。

伴随着一颗星子的亮起,产学共荣的可能性,正前所未有地真实照耀着中国高校这片充满青春和希望的田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