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焰喷射器在太平洋初露锋芒后 美军为鬼子准备的火葬开始了

 爱历史 2020-10-3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上展开了异常激烈的争斗。1942年8月7日,美国陆战1师开始实施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战,与日军在热带丛林里展开了一场拉锯战。日军作战时极少投降,明知必死也要发动自杀攻击,美军伤亡很大。岛上的日军碉堡一般高度仅为1.2-1.5米,碉堡上方用椰子树作顶,四面用砂土夯实,中间添加钢板加固。这种碉堡经过精心伪装,很难被发现,普通武器在这种工事面前作用有限,需要找寻一种合适的武器来对付日军。

1942年底,美军25步兵师,陆战2师先后抵达瓜岛,随同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少量的M-1型火焰喷射器。

1943年1月15日,陆战2师第8团在攻击一处日军工事,最初的行动还比较顺利,但到了傍晚的时候,士兵们被一处负隅顽抗的碉堡阻挡无法前进。在久攻不下之下,两名喷火兵携带M-1型火焰喷射器前来增援。在火力的掩护下,两名喷火兵匍匐抵达了攻击位置。在一阵烈火焚烧后,碉堡里的机枪彻底哑火了。攻入碉堡的陆战队员,在里面发现了5具日军被烧焦的尸体。随后,该团又在火焰喷射器的配合下,仅用20分钟就解决了日军的另外两座碉堡。

在瓜岛作战中,美军陆战1师的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认为火焰喷射器用来对付日军实用而有效。

随后美军37,43步兵师在1943年6月30日开始进攻新乔治岛,在这里又有大量与瓜岛相似的碉堡在等待着美军。美军在进攻中大批的士兵倒在了战友身旁。1943年7月26日,第43步兵师103团在进攻中被日军3座碉堡压制不能动弹,并造成了美军的大量死伤。103团的指挥官决定使用M-1A1火焰喷射器。在经过30分钟的炮火准备后,118战斗营C连的6名喷火兵在掩护下向日军的碉堡爬去。在距离日军碉堡18米的地方,同时开火向伪装的日军碉堡喷射而去。很快3座碉堡便成为了火葬场。碉堡里的机枪也又一次在烈火中哑火。

在瓜岛和新乔治岛上的战斗证明,火焰喷射器是对付日军一种极有效的武器,美军高层在1943年10月决定太平洋战区的美军每个师的火焰喷射器装备数从24具增至60具。随后在太平洋的逐岛作战中,美军的火焰喷射器成为了日军的噩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进程。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